2008 年的「法國巴黎家具家飾展」(MAISON & OBJET),一個攤位上放著生動活潑的「動物紙鎮」,引起當時路過的星巴克副總裁馬西諾(Julie Felss Masino)注意,一下就下了2 萬件訂單,希望幫他設計製作耶誕節的限定動物memo 夾。
這個「動物紙鎮」公司,不是哪家國際精品大廠,而是來自台灣中部的一家本土皮革品牌「züny」。為什麼züny 可以抓住馬西諾的眼光?答案很簡單,因為他創造了一個無國界,而全球都嚮往的奇妙世界,這個世界是一座飛行島嶼,島嶼上生活著各式各樣的動物,台灣黑熊、大貓熊、白色大象、金色麋鹿、馬來貘,或是綠色的恐龍、長翅膀的銀色獅子⋯⋯,可能是我們熟悉的動物,也可能是想像中的生物,在這座飛行島嶼上共同生活。
züny 的創意總監陳瑞士認為,洞悉「人類需要陪伴」,永遠是品牌世界共通的語言。掌握住這個原則,目前züny 已行銷歐洲、美洲、大洋洲、亞洲等多國,更與星巴克、agnès b. 等知名品牌合作,9 年的努力,一下子從傳統老店變身國際品牌。
一個從重慶交流道開始的故事
一看到züny,第一時間多數人都會以為是國外的進口品牌,但事實上,züny 不只是土生土長的台灣品牌,它的母公司其實是40 年前台灣皮鞋零件代工力大皮革廠。
這是一條從台北重慶交流道開始的故事,畫出的是一條台灣皮革工業40 年的軌跡。
züny 母公司力大皮革,最早成立在台北重慶交流道附近,但後來隨著產業移轉,中心移到了台灣中南部,後來考量成本及市場,又再一次外移到中國廣東東莞。
就像所有台商一樣,南進西進走了40年,逐水草而居真的是台商的命運嗎?力大皮革董事長林慧雄開始思考,「下一步我們要到哪裡去?是要再轉移去越南?還是我們應該轉型?」
林慧雄決定要轉型,而且是往設計的路前進。恰好林慧雄的長女林志芬有志於開發新品牌,於是在父親的大力支持下,發展了設計品牌züny。也正是因為背後有力大皮革專業的做工,使得züny可以全心發展產品設計與品牌打造,在品質控管上無後顧之憂。
林志芬從2005年開始創立züny,嘗試各式各樣的皮革製品,並積極的參與國際展覽。創意總監陳瑞士說,最初他們什麼都做,皮革面紙盒、杯墊、筆筒、筆記本等,「因為不知道應該做什麼,所以乾脆繞一整圈來找」,卻也因為品項太多反而模糊了焦點。
直到他觀察到,有位日本買家一直穩定的在跟他們購買動物紙鎮,他才終於靈光一動:züny的最終定位,就是這塊少有人競爭的藍海─「皮革動物紙鎮」。
飛行島嶼創造「療癒」商機
決定好要以動物紙鎮作為主要產品之後,陳瑞士知道一個品牌不可能單靠產品撐起,它更需要的是充滿故事概念的「品牌形象」。
züny 創造了一個新的世界,這個世界是一座飛行島嶼,島嶼上生活著各式各樣的動物,台灣黑熊、白色大象、金色麋鹿、長翅膀的銀色獅子⋯⋯,在這座飛行島嶼上共同生活。
陳瑞士說,「這個概念其實就是打破國界,因為在這座島嶼裡沒有地域或國界甚至時空的分別」。也因為如此,züny 設計師的創作方向很多元,「在züny 飛行島上會發生的故事本來就沒侷限」,甚至這些故事也不只發生在飛行島上,而是向消費者的生活中延伸。
深深掌握住無國界語言,用造型可愛的動物們作為品牌主角,用「無須多說」、「一見鍾情感」征服各地市場。例如有位粉絲用自己買的züny 河馬做成動畫放上YouTube,讓河馬如故事書般逗趣的過生活;也有一對粉絲夫婦分別是攝影師和作家,旅行時會帶著züny 河馬出門,拍攝牠優雅遊船塞納河或是在巴黎鐵塔高處從容欣賞美景。都把züny 的歡樂帶進日常生活之中。
züny 也掌握了現代人渴望的「療癒系」商機,目前已開發了超過50 種動物造型、850 款動物產品,小到做成吊飾,大到比椅子還大的擺飾品都有,所有看見這些五顏六色、千奇百怪動物們的人絕對都會忍不住脫口而出:「真是太可愛、太療癒了!」
進軍國際,小蝦米不畏大鯨魚
2008 年的「法國巴黎家具家飾展」,星巴克副總裁馬西諾(Julie Felss Masino)的慧眼訂單,是züny 第一次品嘗到成功的滋味,但這個成功卻也同時帶來了巨大的挑戰。
台灣很多品牌遇到的問題是,想要把台灣的特色表達出來,卻往往讓外國人摸不著頭緒。但züny 反其道而行,用「動物」這個不需語言解釋的共同語言,快速抓住國際市場的注意。
但一個台灣中小型企業,如何接軌上跨國企業的標準?陳瑞士回想,就像是小蝦米遇見大鯨魚,很多事情都要重新摸索、調整,也挑戰全公司的抗壓力。後來züny在2個月的時間內重新升級工廠,才終於達到星巴克的標準。這一試,雖然幾乎耗盡他們的氣力與心力,但卻像挑戰盟主的武林新銳,經驗值大增,züny也正式從一間本土企業躍升為可信任的、國際級的品牌。
後來他們生產出來的皮革小麋鹿memo夾,短短2週內就在美國銷售一空,證明了züny飛行島動物們強大的魅力。而這次的成功更吸引了香港精品百貨「連卡佛」(Lane Crawford)前來邀約,配合檔期活動推出6款動物紙鎮;以及法國知名品牌agnès b.邀約合作,推出耶誕禮盒。
陳瑞士認為,「當一個台灣年輕品牌有機會站在品牌巨人的肩膀上向世界觀看,優秀的製造能力就可以和大廠牌做搭配,因為宏觀視野,設計思維也能漸漸改變。」
幾次的國際合作讓züny體認到跨出腳步的重要性,於是開始積極的拓展國際接觸,讓台灣品牌züny可以落腳在世界各地。像是主動向荷蘭百貨de Bijenkorf提出合作,聯名推出大象書擋,以及和各地經銷商建立起良好關係,成功的把產品推銷到歐洲、美洲、大洋洲、亞洲等多國,也透過良好的媒體操作,讓züny的動物們成為國外家飾雜誌中的常客。
找到對的語言,就能行銷台灣
陳瑞士在專訪中分享了一個不曾公開的想法,也流露出züny雖然乍看之下不像個台灣品牌,但骨子裡卻是不折不扣的「歹灣郎」。「其實那座飛行島就是台灣,雖然我們從來沒有公開明說過。但我希望藉由帶給全世界開心的愉悅感,讓大家更認識到台灣這個地方的親和力,只不過我找了一個共同的語言來呈現─也就是動物。」
陳瑞士鼓勵想要自己創業、開設設計品牌的年輕人,大膽的讓自己走出島嶼,雖然這條路並不輕鬆,但是他說:「夢想,再結合自己不會被取代的能力或是特色,就是努力的方向。」
züny的品牌成功方程式
1.豐富的品牌故事
擺脫單一產品的模式,回頭建立一個能滿足人性需求的感性訴求,豐富自己的品牌故事。
2.不需解釋的語言
找出一個「不需解釋」就能令人喜愛的產品作為溝通語言,便能打破國界。
3.傳產的穩定基底
利用數10年傳產留下的珍貴製皮經驗,不必從頭摸索,又獲得穩定的品質保證。
4.緊抓與國際大牌的合作
一旦有機會跟大鯨魚合作,絕不能臨陣退縮,反而積極吸取經驗值,讓自己一戰成名。
5.積極參展
不管展覽在世界何處,勇往直前、積極參展,讓更多人看見自己優秀的產品,製造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