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這個時代,天天坐辦公室工作的人,經常覺得和物質世界脫節,有時甚至說不出一天到底做了哪些事情,內心產生空洞、空虛感。
工業化以來,分工被視為具有「機會成本」效益,所以設計與製造分離、企畫與執行分離、思考和手作分離,虛擬和現實也從此一刀兩斷,也因為如此,「手作的力量」重新回頭。
當人們放棄雙手、輕視雙手,喪失了手作的「工匠性格」,變成了閃靈刷手的「消費者性格」時,生活會愈來愈不踏實。工匠個性務實、實事求是,他們專注在真正的專業,能夠獨立思考;反之消費者不斷追求新鮮,被各種花俏的行銷手法操弄,讓生活變成「工作為了賺錢,賺錢後消費享樂」這種缺乏樂趣的不良循環。
但是,在我們的內心裡,依舊追求一種工作與生活的意義、追求存在的價值,而這種意義與價值來自於我們知道、看到我們正在做的東西,正在被他人使用,知道自己對社會有所貢獻,就像手工藝,讓你由衷產生幸福感。
怎麼找回你的工作和生活價值?讓我們跟著這群工藝家,重回參與真實的樂趣、找回動手製作的快樂,就像你打開一台收音機、拆解一部腳踏車那樣,樂於探索的那種真心與享受,一起改變消費者性格,回到工匠性格,讓我們專注生活、獨立思考,然後分享生活與工作真誠的點點滴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