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22 design游聲堯》水泥清水模,就是時尚

認識台灣設計師

王維玲
user

王維玲

2013-11-07

瀏覽數 6,350+

22 design游聲堯》水泥清水模,就是時尚
 

從來沒有人想過,平凡無奇的冰冷水泥,也可以成為身上最溫暖的一抹風景。但是「22 design」創辦人游聲堯卻硬是用最純粹的熱情,將僵硬呆板的水泥轉化成充滿風格禪意的設計品,還登上英國指標性設計雜誌《Wallpaper》。

轉入台北市仁愛路旁的巷子裡,首先映入眼簾的除了綠意,還有個小小的招牌寫著「地下連雲」,這是一群設計師們的聯合工作室。再繼續走入地下室,不到10 坪的空間,演講時可以擠下30 人,設計師想放空時,還可以變身成為桌球場,活動筋骨。

正是在這麼隨性快樂的氛圍裡,游聲堯和一群夥伴們正聚精會神地攪拌水泥,注入矽膠模具,一個個有稜有角、風格獨特的水泥戒指就此成型,每個水泥戒指都是一個有機體,會隨著配戴習慣自然而然地磨損風化,隨著日積月累的摩挲把玩,長出獨一無二的線條。

一頭短而有型的捲髮,穿著輕鬆的T 恤短褲球鞋, 乍看之下,活潑開朗的游聲堯與冰冷的水泥並不搭嘎, 但是再深入觀察,你會發現, 游聲堯對設計的執著與投入,就像清水模一樣,大巧若樸。

充滿樸質禪意的清水模,最能展現職人的精神。因為完工後不再額外修飾,沒有瓷磚的遮掩,所以從開始到完成的每一步驟都是關鍵:模板不能有釘痕、平整沒有孔洞;水泥色澤要統一,以免成色不均;灌注時,必須均勻使水泥分布在模板中,才不會出現蜂巢現象。每個步驟的失誤,都可能在清水模上留下痕跡。

設計,不也是如此?從創意初萌階段的天馬行空、收斂想法、尋找材料、實驗不同的製造手法,每個步驟, 設計師都必須全心投入,不存在取巧的小聰明,才能做出最扎實動人的產品。

當游聲堯滔滔不絕地談起當初他如何從各家不同的水泥品牌中截長補短,找到自己想要的功能,如何調製配方,你不會覺得他是高高在上的前衛設計師,他更像一個單純想把事情做好的熱情實驗家,不只動腦,更要親自動手動腳,做出理想中的產品。

對他而言,設計就是一種自己親自動手,追求快樂開心的過程:退伍後,因為不想找不開心的工作,所以成立工作室;因為買不到喜歡的戒指,所以自己做了水泥戒指;因為他不想和別人長得一模一樣,所以游聲堯選擇用水泥,定義自己的風格。

上窮碧落下黃泉,動手動腳做水泥

在一般人眼中,游聲堯是那種會玩又會念書的「人生勝利組」。念書對他而言從來就不是難事,還有多餘的心力可以追求外表的酷炫,國中時買球鞋,氣墊一定要夠大夠誇張;高中時訂製合身的制服都只是小case , 畢業退伍後一直買不到自己喜歡的戒指,索性自己動手做,「就是悶騷啦!」游聲堯笑著這樣說起創業的源起。

到了成大工業設計系,游聲堯更是如魚得水,他喜歡實驗人和產品之間的各種可能,例如他曾設計過一個鏡面上有著放大鏡箭靶的鏡子,讓你在擠痘痘時可以精確瞄準,或是充滿趣味的枕頭書套,可以套在筆記本上,讀累了還能睡個好覺。

游聲堯是幸運的,因為他並不需要一肩挑起家中經濟大樑,在畢業、當兵、退伍後,他擁有一段肆無忌憚的時光,盡情做著自己想做的事。因為喜歡打扮自己, 卻不喜歡台灣的手作或嘻哈系飾品風格,他想:為什麼不拿水泥做戒指?

很多人問他,為什麼選擇水泥,而不是其他材質? 「我一直想要找一個厲害的故事來包裝,但其實一開始, 只是因為很喜歡日本建築師安藤忠雄的清水模風格, 忍不住想,要是水泥可以拿來做飾品,一定很酷!」游聲堯誠實地說。

除了向偶像安藤忠雄致敬,游聲堯選擇水泥的另外一個原因,是因為他誤以為這個材料最簡單,「好像只要加水攪攪拌拌,再灌到模型裡就好。」沒想到,事情完全不是憨人想得那麼簡單,當他一頭鑽下去做才知道,水泥看似冷硬簡單無變化,但只要配方比例不對,一下就會裂開破損,或是充滿了難看的氣泡。

什麼都不懂怎麼辦?游聲堯到處請教別人,從賣水泥給他的五金行老闆,到當兵時認識的班兵(本業是泥水匠),到專做清水模建築的建築師,每問一個人,他就修改一次配方。

「但是效果還是不好,有客人投訴,戒指1個月就碎掉了。」尋尋覓覓,不斷實驗、改進,成效仍然不彰。最後游聲堯帶著滿肚子的疑問,找到台科大營建工程系教授黃兆龍,教授微笑給他一本書。

游聲堯滿懷希望的翻開,才發現裡面寫的是如同天書般的微積分公式,即使傻眼,他還是認真研讀了一段時間後,才再回頭找教授求救,教授也很有義氣地派出2名研究生來幫忙,又改變4、5次配方,最終才找到現在平滑、光亮、質地堅硬的水泥配方。

很多事情,冥冥之中自有天意。當初游聲堯想要取巧,沒想到反而花了更多時間在實驗摸索水泥配方;但也因為他願意堅持花時間鑽研,才能走出一條和別人完全不同的路,別人用水泥做家具等家居用品,他卻另闢蹊徑用來做飾品,不只是台灣獨一,在國外也很少見。

一卡皮箱跑商展,拓展品牌新想像

費了九牛二虎之力,終於喜歡的東西做出來了,可是,卻賣不出去。

《造山者》拍出台灣半導體的人情與選擇,7/31空中沙龍帶你聽見幕後真實|立即報名>>

「剛做出這個產品時,我一直覺得自己要發財了,」游聲堯回憶當時的天真,水泥材質的幾何設計,看起來清冷剛硬,沒有光彩奪目的水鑽裝飾,也沒有誇張的造型,一般消費者接受度不高,只有設計師及建築師埋單。「去創意市集擺攤,只賣出2個,還是同學捧場。」

至今,游聲堯還能夠清楚回憶那次刻骨銘心的擺攤經驗。那是過年前的寒冷週末,他們跑到敦南誠品前面的創意市集擺攤,2個新手沒有準備手電筒,一片漆黑的攤位乏人問津,雪上加霜的是警察來了3次,手忙腳亂地邊收東西、邊躲警察,游聲堯想,不能這樣下去。

沒有知名度,沒有行銷資源,台灣消費者接受度又低,是否該放棄?乖乖去找一份穩定的工作?「不如出國看看吧!」游聲堯帶著一卡皮箱,就開始到世界闖盪。

2007年,他第一次跑東京設計展,許多從世界各地而來的創意攤位齊聚一堂,包括已臻成熟有量產的工業設計商品,也有手工風味比較濃厚的產品,消費者的偏好也更多元,短短5天的展期,他就做出10幾萬的成果,還接到不少訂單。

「原來走出台灣,全世界都有我們的TA(Target Audi¬ence)!」這次參展經驗,打開了游聲堯的視野與想像,台灣人不接受這個產品?沒關係,世界大得很,他到香港參展,一下飛機搭上地鐵,就看到旁乘客手上戴著他們的水泥戒指;2010年開發的水泥座鐘,還登上過紐約時報家居版,每年光是在日本網站Design Boom寄賣產品,營業額就超過百萬。

在「文化創意產業」還沒成為政府重點扶持產業時, 游聲堯早已帶著一卡皮箱,憑著風格獨特的水泥產品, 在東京、韓國、香港、紐約順利打響品牌知名度,闖出屬於自己的一片天。

找到屬於自己、獨一無二的風格與價值

建築大師安藤忠雄曾說:「我的人生就是這樣,抓住微小的希望之光,拚命地活下去。總是處於逆境中,在思考如何克服的過程中找到活路。」

對游聲堯而言也是一樣,當產品銷售量穩定成長時, 他卻感到一種說不出口的悶。「說不上來,產品銷量很穩定,但是開發新產品一直失敗,也不知道問題出在哪裡,就是很悶,不上不下⋯⋯。」或許,是時候浮出水面,狠狠呼吸幾口新鮮空氣了。

游聲堯暫時放下公司,遠走英國,當時女友正在皇家藝術學院念書,他也跟著認識了一大群年輕熱情的設計師,沒事時,大家就聚在一起分享自己的看法、看展、交流,沒有人會藏私,神祕兮兮地保護自己的創作。

這種樂於分享的氣氛,深深撼動了他。過去在台灣做設計,大家都是埋頭各自做自己的事,孤軍奮戰,「如果回台灣之後,大家也能像在英國一樣,有一個空間互相交流、沒事時可以到處串串門子、聊天,這樣不是很好嗎?」

這就是地下連雲的雛形,目前除了22 design 之外, 還有舉牌小人創作者李翰、平面設計師吳東龍、時尚女包設計師Wei wei,甚至有正在發展中的時尚品牌,這群充滿熱情與想像力的年輕設計師在這裡互相激盪、為彼此加油打氣,形成一股充滿活力的設計新勢力,持續向外發酵擴散。

同時間,游聲堯開始思考未來的品牌方向。過去,他一直很希望當一個自由的設計師,想要設計燈就設計燈,想要設計椅子就設計椅子;創業初期,他也還是抱持著這樣的想法,想要在販賣水泥戒指的同時,自由自在的開發新產品。

但是22 design 這個品牌的精神究竟是什麼?除了賣水泥戒指,還可以推出什麼產品?是應該堅持水泥系列,還是也可以去開發其他任何自己喜歡的材質?

這些問題,都是當初游聲堯從未想過的問題,所以他遲遲無法推出新的產品,中間甚至還跑去開發了一個成本過高、乏人問津的萬花筒玻璃水杯。

「這個問題最終回到:我想做什麼?」22 design 是游聲堯一手創立的品牌,品牌的模樣,就是游聲堯最想做的事,回到最一開始的初衷,「我希望能夠展現自己和別人不同的風格和價值,」從這個核心價值向外延伸擴展,22 design 就充滿了無限可能與創新的空間。

現在,游聲堯還開發出水泥座鐘、水泥鋼珠筆以及水泥手表等產品,每一個產品都是手工製作,擁有獨一無二的表棈與風格,靜待有緣人帶它回家一起生活,隨著時間漸漸展露出專屬於主人的面孔。

「22 design 這個名字的由來,是希望自己永遠記得22 歲那年的熱情與美好。」即使大學好友們最終各奔西東,沒有像當初期待的一起創業,但是游聲堯對設計的執著與熱情,卻永遠像22 歲那年一樣新鮮,且永不過期。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