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跟著褚士瑩學外語1 0 堂課

打開你的世界之窗》

褚士瑩、整理/高嘉鎂
user

褚士瑩、整理/高嘉鎂

2013-10-11

瀏覽數 5,450+

跟著褚士瑩學外語1 0 堂課
 

加強英語力只是為了應付工作?當然不!

「 不學語言,簡直是浪費人生!」國際NGO工作者褚士瑩如此說。「出走家鄉來去環遊世界,語言力將是你旅途上相伴的好友,讓你走遍天下無往不利,」這是他學習各國語言後的感想。

17 歲開始即過著遊牧民族的生活、30 歲前足跡已踏遍近百個國家、背包客資歷超過20 年的褚士瑩,以超強的移動力環遊世界體驗各國文化,他認為學語言不是「溝通」、不是「翻譯」,而是張開雙臂,毫無保留、開開心心的接受。

「誰說聰明的人才能把語言學好?」環遊世界不是語言高手的專利,身為務實理想主義者,褚士瑩的語言天賦也不是與生俱來,他說要養成學習的習慣,更要有學習語言的熱忱,他學語言的動力就來自於旅遊時能親眼見、親身嘗的「幸福感」。褚士瑩說,雖然自己也曾用盡笨方法,但他認為文化交流最重要,融入當地文化、交幾個在地朋友,讓環遊世界同時增進語言力,玩樂加訓練一舉兩得。

褚士瑩認為語言力是他人生發展的重要推手,但語言不是武器,也不是炫耀的工具,而是認識世界的方式。如果你需要,如果你好奇,學語言就是踏進世界第一步;學了幾種語言,就有幾種生活風格。跟著褚士瑩學10 堂外語課,你就懂得如何打開自己的世界之窗。

第 1堂 一個人會多少種語言,就有多少 種生活!

學語言最重要的,已經不是語言本身,而是養成「學習的習慣」。學習語言第一個理由,是因為需要; 第二個理由,是因為好奇。想要透過語言進入另一種文化,是開啟世界的另一把鑰匙。

學習語言,我提醒自己3 件事:

1. 開開心心交一個當地朋友;

2. 只要學日常生活用到的就好;

3. 最好的方法是「使用」,而不是「背誦」。

在我學習語言的功臣之一,就是空白名片做成的單字卡,尤其是在漫長、無法預測眼前的旅途中,我唯一能做的事,就是握著手中的單字卡,反覆的背誦、練習。中國曾出版過一本書《語言天才的腦內革命》, 照著6 個步驟來學習單字,算是相當有創意的語言學習書。

第 2堂超低科技祕密武器─單字卡

1. 反覆大聲念16 次:與其用「看」的讀100 分鐘, 還不如用10 分鐘「聽」和「念」,幫助大腦寫入長期記憶。

2.想像使用場合:預想這個詞或是句子會在什麼時候講。

3.把握零碎時間:排隊、等車、等電梯、等待送餐、等待電話轉接的零碎時間,都可以學語言。

4.找關係:隨時尋找個人化的例句並有系統地記錄,當我們學習的是和自己有關的語句,當然比較容易記憶。

5.光說是不夠的:發現發音不好,常常是因為不會讀、寫,有閱讀能力,發音才會更正確。

6.五感一起投入學習:學習語言的時候,其實也是需要聯想能力,不妨用肢體語言幫助記憶。

第3堂切記!一次只能學一種語言

語言也有買一送十的好康優惠嗎?不妨先挑一種語言作為基礎,基礎穩固了以後,再用這種語言的基礎,作為開始學習另外一種「姊妹語言」的跳板。

每學會一種新的語言,同時也就打開通向世界的一扇窗子,問題是,學了以後要做什麼?如果沒有清楚的學習目標,就算簡單學起來,因為沒有用處,也會輕易地忘掉。

只要不貪心,保持一次學一種語言,任何人一生能夠學習語言的總數沒有上限。

第4堂到底要學多少單字才夠用?

不需要懂20萬個英文字、法文字或日文字,才能讀英文、法文或日文,懂幾百個字彙,讀一般的法文出版物就已經綽綽有餘。

當你的單字卡都一直沒有增加的話,就表示你應該已經掌握超過這個語言90%的常用字,就可以開始學習另一個新的語言了。

我的語言流利程度評估表:

聽:在不知道對方的話題下,迅速了解別人談話內容,或是聽懂收音機節目,看懂電視節目。

讀:可以讀書報雜誌,順利瀏覽網頁。

說:可以打電話,應付食衣住行日常生活所需。

【會員限定活動】想懂護國神山的背後?和《造山者》導演一起看見時代的選擇!立即報名>>

表達、書寫:可以寫便條、卡片,甚至信件。

透過學習每一種語言的機會,重新檢視自己一直以來相信的真理,重新思考自己的生活。至於學多少字,真的有那麼重要嗎?

第5堂任何語言2個月就可以上手!

我沒有理由相信世界上有哪個語言的基本運用,是2、3個月不間斷好好學,還學不會的。

摩門教傳教士學語言只要2個月,他們學習外語的祕密如下:

1.「努力而專注」是學習重點,也是學習新語言最重要的原則。

2.要像傳教士那樣,有充足的動機學習。

3.相信自己有天賦。

4.找到溝通的機會。

5.要有責任感。

6.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工具。

7.多開口問。

8.語言不能離開文化。

你必須每分每秒都浸潤在該語言的情境中。先透過聽力,清楚感受這個語言的不同聲調,接著才解釋它的構成與規則。只要聽到一個新的字,我就趕快抄下來,做成單字卡,變成我的隨身補充教材。如果外語學得不好,原因可能非常簡單,那就是:聽得太少。

第6堂說外語本來就是一件不自然的事!

我有一套「韓國泡菜學習法」:先強迫自己連續幾天密集看外語電視新聞節目、閱讀5、6種最新一期外語新聞雜誌,目的就是要讓自己像韓國泡菜一樣,充分浸漬在語言的醬汁之中,以求能接近原汁原味。

口音、單字、文法,是我每學習一個新的外國語言時,非常重要的3個主要元素。單字千萬不能死背,而是要運用聯想法,我通常會分成「基本字彙」跟「進階級字彙」兩類:基本字彙像是旅遊指南後面的單字表;自行按照自我需求來增加的則是進階級字彙。我會把這些單字都抄寫在單字卡上隨身攜帶,有空就背。至於文法,其實就是破解語言的密碼,把它想成探險,又像讀好看的偵探小說的感覺乘上10倍,就能感受這種難以言傳的奇妙快樂。

第7堂像聽音樂或料理一樣,培養一輩子 的嗜好

如果沒有世界觀,學習外語也不會幸福快樂。我們時常將「全球化」簡化成為「學習外語」,問題是語言如果沒有世界觀的反思,被建構過的社會文化架構框架住,不大可能像許多家長期許的,只是因為學習外語,下一代就變得更加幸福快樂。

我贊成歌德在《箴言與自省》(Maximen und Reflexionen)中說的:「不懂外語的人,就不懂自己的語言。」像我開始旅行之後,才開始更加了解我的故鄉;我開始學習外語以後,也才因此更加了解自己的母語。

若能夠了解「世界上沒有任何一種語言獨大」的事實,知道只要具備學習外語的能力,無論走到地球哪一個角落,隨時能夠想學就學一門新的語言。

第8堂掌握語感,萬能鑰匙全包辦!

設想如果我們跟認識不久來自外地的好朋友說:「我覺得我們兩個很麻吉ㄟ。」對方卻說:「我們什麼?麻糬?」你只好換個說法:「就是換帖的啦。」

「換什麼?」沒想到他還是聽不懂。這時候,你只好很掃興地說:「哎,就是我的好朋友啦!」這樣他終於聽懂了,但是你卻覺得悵然若失,因為麻吉跟好朋友的感覺,完全不一樣啊!

想想珍珠奶茶的口感,就是語言的「語感」。語感可以說就是語言的珍珠,可能不是什麼珍貴的材料,但是用得好不好,重要得不得了。

第9堂愈感受自己的無知,對世界愈好奇!

重新想想「幸福感」這件事,透過自己的雙腳去走、用自己的眼睛去看,但是還想要更多,更想要用耳朵去聽、用嘴巴去說,學習不同族群的各種語言,就像學習跟世界握手的方式。

第10堂學語言,讓我們更愛這世界!

抱著對語言的敬意,不以語言作為炫耀的工具,也不把語言當作武器,這應該是我對於學習外語,最欣賞的態度吧!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