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月17 日,首支台灣登山隊成功攀登位在中國及巴基斯坦交界處、海拔8035 公尺的喀拉崑崙山系迦舒布魯II 峰。消息傳回台灣,贊助這支隊伍的歐都納董事長程鯤激動得無法言語,因為這是歐都納在2011 年提出15 年內完成全球14 座8000 公尺高山攀登計畫中,首度完成登頂的高峰,也是迦舒布魯II 峰有史以來,首次有台灣人攀登成功的紀錄。
歐都納(Atunas)的logo 與中華民國國旗一起出現在登頂照片中,代表台灣戶外用品的自創品牌,禁得起8000 公尺惡劣環境的考驗。這條路,歐都納走了2、30 年之久。
「大自然有一種淨化人心、消除疲勞的作用,」歐都納董事長程鯤說,自己也是戶外活動的狂熱者,潛水、三鐵、登山、衝浪都難不倒他。他從小被父母親帶著上山下海,5、6 歲時,父母親就帶著他上到馬拉邦山,也帶著他到溪邊去釣魚,從小就接近大自然,也讓程鯤比別人更愛大自然。
熱愛戶外運動的他,看到30 年前從事戶外活動者大多是穿著家裡的舊衣服去爬山或下海,完全沒有功能性,更談不上保護性。程鯤認為當國民所得提高時,專業的戶外運動衣應有需求市場,他大膽向家族企業山王工業提案,要投入戶外運動服飾開發,且是走自有品牌。
自創品牌也是一種冒險
「做事業就像爬山,一步步耐心爬,總會愈來愈高。」這是程鯤把歐都納做到台灣戶外休閒品牌銷售第1 的心得。
自創品牌在當時是一招險棋,大家都不看好,因為當時代工正流行,沒有人想要靠品牌賺錢。但程鯤認為,只有自創品牌才能走屬於台灣自己的路,而且他不僅要自創品牌,更要成立屬於歐都納的設計開發部門,量身打造適合台灣人身材的戶外運動服飾。
從事戶外運動的人一定知道,即使有萬全的準備,還是有萬一的情況發生。程鯤在高中時跟同學去登山,不小心迷路了,慢了一天下山,但沒有被家人指責,因為父母親都知道,登山一定有萬一,計畫趕不上變化,但最重要的是遇到變化不要害怕,處變不驚是王道。
「適度的冒險反而能激勵潛能,更是戶外運動者享受其中的祕訣,」程鯤道出為何他一有空就衝去爬山,或跑去騎車,甚至下海潛水的祕密,就是享受那份冒險的滋味。
創立歐都納品牌也是一種冒險。第1 年,預期營業額是新台幣900 萬元,但實收只有732 萬元,而光是打品牌,廣告費用就花了400 萬元,最後山王工業只有把歐都納「請」出去。程鯤只好跟母公司切割,另立門戶。
就像戶外運動一樣,你永遠不知道跑過一個彎道、爬過一座山頭,下一個映入眼簾的畫面是什麼?每次都有新的經驗,甚或是驚喜,這就是大自然迷人的地方。
歐都納獨立成為一家新公司後,雖然辛苦,也投入不少行銷費用,但從開張至今,卻沒有虧過一毛錢,「冒險就會有意想不到的結果,事業也是一樣,」程鯤說。
親自參與才能第一手體驗
歐都納成立之初,程鯤帶著同仁拜訪全台超過1600 家的店面,包括登山用品店、體育用品店、文具店、書店,甚至舞蹈社、游泳池、釣具店等,只要與戶外運動相關的,都是他們的市調目標。
有人問,為何要親自帶著年輕幹部去拜訪店家,找家市調公司不就可以了。「因為我要第一手感受市場情況, 看店家對戶外用品的感覺及印象是什麼?」程鯤認為,透過市調公司,那只能得到數字及結果,意義完全不同。
就這樣,有店家以為他是別家店來刺探情報而拒絕他, 也有的店家熱情歡迎他,這種第一手的感觸,他至今仍十分重視,也深信是歐都納深耕台灣市場必備的動作。
一分耕耘,一分收穫。經過3 個月的拜訪後,程鯤發現,歐都納只要做出與國際品牌相同品質的服飾用品, 但價格少20%,就有新品牌生存的空間。歐都納成立後, 這個策略目標一直未變,也因此在市場上殺出一條生路。
親自參與才能了解實境,這個信念也讓程鯤獨排眾議, 在歐都納2006 年贊助的7 大洲7 頂峰計畫中,他決定與隊員一起攀登歐洲第1 高峰厄爾布魯斯峰(5642M)。「我不要只是出錢,要起帶頭作用,跟大家完成目標。」
回憶起那次登頂過程還有些驚險,前2 天還發生山難, 有人喪命,「第一次感覺死亡離我這麼近,」他說,「但當我們克服困難,成功地站上厄爾布魯斯峰,那種與隊員一起完成使命的感覺,無可比喻,「也讓社會知道歐都納推動戶外運動的決心。」
分享共存,與大自然共生
熱愛大自然的人,一定會珍惜大自然的美好,因為他們知道與大自然共存,才能讓大自然永續,也才能留給後代子孫同樣的景觀。這種共生、分享的觀念,正是歐都納的企業精神,也是程鯤從事戶外運動抱持的態度。
人類是大自然的維護者,但人類也往往是大自然的殺手,如果沒有好好與大自然分享與共存,那就不配成為一位戶外運動者。歐都納強調,要與大自然和平共處, 鼓勵人們去親近它、擁抱它、體驗它,但絕不能破壞它。
歐都納在30 年前就投資新台幣2800 萬元設立廢料鍋爐,讓生產過程產生的廢料可以回收再利用產生熱能, 以對地球負責。同時,歐都納也率先減少戶外用品中的羽絨材質,改用人造纖維。目前,歐都納正在推動碳足跡標示,以讓消費者了解每件衣服的碳排放量多寡。
分享的概念來自程鯤小時候祖母給他的啟示。「祖母是助產士,看到貧困的家庭,她都是義務幫她們接生,不收任何費用。」成立公司後, 程鯤也願意與人分享,包括開放公司主管成為股東、補助員工從事戶外運動、超額4 倍進用身障人士、一律使用台灣員工等,都在實踐分享精神。
冒險與探索未知,增加存活率
歐都納贊助台灣選手攀登世界各地的高峰,同時也贊助特殊奧運選手出國比賽,2010 年開始,還帶盲胞登玉山及雪山,甚至帶身障人士橫渡日月潭等,這些都所費不貲,累積甚至達數億元。
程鯤認為,對於一家年營業額只有10 億的企業來說, 這些費用真的不低,但歐都納把這些活動視為一種使命、責任,就是要讓台灣能在世界登山舞台上被看到。因此他不計成本,願以「阿甘」的精神,推動有史以來台灣最大規模的海外攀登計畫—「歐都納8000 米攀登計畫」, 贊助台灣選手在15 年內完成14 座8000 公尺高峰。
當台灣選手穿戴著歐都納的裝備完成一座座高峰,代表了歐都納的產品通過惡劣環境及氣候,仍能保護台灣選手成功登頂,那是程鯤最大的安慰,同時也證明歐都納與國際大廠品牌的品質能相抗衡,一樣傑出。
程鯤自己也承認,歐都納唯有率先投入戶外運動,讓更多人參與戶外運動,始能創造出一股運動風氣,回來帶動歐都納的銷售業績。因此與其砸錢打廣告,不如贊助辦活動,就成了歐都納的行銷策略。雖然花的錢不少,但帶動全民運動風氣,這錢花得更值得。
熱愛戶外運動的程鯤認為,企業經營有如登山,本以為體力到了極限,但潛力激發出來,又讓自己到達另一高峰。歐都納也常是如此,藉著不絕潛力,企業不斷創新。歐都納雖成立已近30 年,但它一點也不老!
歐都納率運動用品之先,與美利達合作開立大坪數單車旗艦店,2007 年在台北內湖開設的美利達旗艦店,首創在店內可以試乘單車,一改過去單車無法試騎的銷售方式。
除了銷售之外,歐都納也採取租借登山裝備的方式, 方便偶爾使用的消費客層,也能享用歐都納的專業產品。
程鯤強調,歐都納經營策略就是戶外運動的精神,強調冒險與探索未知。唯有持續不斷的冒險,才能增加企業的存活率;也唯有持續的探索未知,也才能保持高度警覺,穩健踏出每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