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脫軌的尺度 - 西雅圖 Seattle

張雅婷
user

張雅婷

2004-09-01

瀏覽數 3,150+

脫軌的尺度 - 西雅圖 Seattle
 

對美國總是有一種不理性的嚮往,似乎那樣的一個國家是完美的化身。在西雅圖,我真確的知覺到,對美國的烏托邦式的嚮往是來自對自由的迷戀。

自由沒有應不應該 用迷戀這

個字眼或許看來誇張,但在西雅圖更讓我深刻感受到生活在台灣的不自由――小孩不自由、大人不自由、政治不自由,我們甚至沒有成為一個國家的自由。一樣的生活、一樣的概念,在西雅圖似乎一切都變得比較簡單、比較悠閒。或許這其中有百分之八十是來自是遠離現實所帶來的以偏蓋全;也或許是飛夢那群藝術家帶給我的錯覺,我老覺得他們人民肩頭上的包袱輕多了

或許是難得,所以我向來嚮往自由,我覺得台灣人給自己太多的應該:人生應該要怎麼過的、房間應該收乾淨、吃飯應該不講話、女孩應該要白淨纖細、書應該唸得好、應該要有成就……這樣,你才算有一個人生。這些「應該」,把所有我們應該有的自由都啃蝕殆盡了。自由,應該就是沒有應該。

在飛夢社區(Fremont)他們設置了一隻由冷戰時期的飛彈做成的裝置藝術,上面寫著:「freedom to be peculiar」(每個人都應該有獨特的自由)。於是到西雅圖,最深刻的感覺便是察覺我們身上所背負的應該;在飛夢社區,遇過才氣洋溢的藝術家,曾跟幾個homestay的人聊過,其中有端盤子端得厭倦的美術系學生;也有負擔不起醫療保險的藝術家。他們的生活中不是沒有應該,但是他們還存在著用生活去體驗、質疑、試探那些「應該」的勇氣。

找到「脫軌」的勇氣

並不是說藝術家在美國更容易生存,而是說他們有更多人擁有成為藝術家的空間,他們的藝術家或許沒錢,但絕不是沒出息。一個人的價值,是可以不因為任何附加價值而存在的。

見見飛夢的藝術家,給了我一點勇氣和一些計劃「脫軌」的夢想。我們的面前都有一條筆直的軌道,我要找個時間抄抄小路,或許去航個海,或許到外太空晃一晃。脫個軌,希望有機會不要回頭。

凌晨三點,西雅圖藍得無瑕的天際,掛著一顆鑽石般的星星, 就那麼一顆, 大概有幾十克拉的星星。透過雲層,西雅圖就像一個被施了魔法的城市,靜謐的港灣有著金銀粉的閃爍。看著那顆幾十克拉的星星和西雅圖這個魔法城市,我告訴自己,沒有什麼事是不可能的。我許了一個願:Hope that I have the power and the freedom to be peculiar!(希望我有獨特的力量和自由)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