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報名 免費報名 感受新東方花藝大師 - 凌宗湧的生活美學

行動產業/販賣「移動的幸福」

利多:市場正在成熟 關鍵:提供優質服務

柯芷伶
user

柯芷伶

2004-10-01

瀏覽數 4,450+

行動產業/販賣「移動的幸福」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一般人想到「行動」創業,計程車與手機通訊行最快被聯想到。但交通部調查計程車營運狀況,發現近6成計程車司機打算轉業,主要原因是「收入不佳」;而面對各大電信直營店、加盟店或是聯強、全虹等強敵環伺,個人通訊行經營不易,若想加盟大廠牌,開業成本就要200萬以上,門檻太高。

商機在哪裡?

別人搶著離開的行業,就別再跳進去了!這裡要介紹的搬家公司與電動自行車出租店,才是開發新市場的好例子。根據主計處工商與服務業普查總報告顯示,近5年來,服務業部門營業家數是工業部門的3.7倍,而且還在持續成長。服務業蓬勃提供搬家業轉型的利基,搬家公司不再只是運輸,其賣點是服務品質。

而2004年國情統計中,觀光人數較去年增加15%,經歷SARS疫情後,台灣的休閒市場仍一片看

好,這是自行車出租店的利多。

除了大環境的優勢,本篇兩例販賣「移動的幸福」,正符合消費者心理,因而能開創一片天。許多運輸業都是大資本,由於搬家業是政府特許行業,必須籌設1000萬資本額、備有10台貨車才能成立,規模大得令人咋舌。但若從「靠行」開始,你還是可以進入搬家業。而電動自行車出租店的資金門檻就親切多了,只需40萬。

資金如何運用?

若你有意進入行動產業,資金分配與風險考量都得打算好,幾乎90%的創業資本都用在購買交通工具上。而最大的風險在於顧客的身家財產安全,搬家公司最怕遇到家具損害賠償、而自行車出租業者最怕遊客騎車受傷,兩者都可藉由保險壓低風險。

你適合投入嗎?

適合進入行動產業的人,首先行動力要夠強,不怕體力勞動;相信英雄不怕出身低,即使從事勞力密集工作會被人瞧不起,仍樂在工作;而要是你熱愛追求自由、想隨自己的高興來安排工作時間,則這門行業更是值得你全心投入。

案例1∕搬家公司

先靠行再立門戶

台大MBA開搬家公司? ! 請收起你的錯愕,搬家這行業正從傳統的勞力運輸業轉型成精緻服務業。華陽優質搬家公司負責人朱發展,頂著台大商學院碩士光環投入搬家業,從一人一車到今日旗下30台車的盛況,他只想提供優良服務,扭轉一般人瞧不起搬家業的想法──「搬家不是大材小用,是一門專業!」

尤其是崔媽媽基金會每年都會進行搬家公司評鑑,華陽搬家已連續5年獲得推薦優良獎,成績很耀眼。朱發展將品質控管概念導入搬家業,建立價格透明、保障理賠、顧客滿意評鑑等制度,業界群起效尤,亦受市場好評。

做別人沒想到的

朱發展與搬家業結緣,始於碩士一年級暑假時擔任搬家助手,那時坐地起價、敲竹槓的「搬家流氓」橫行,市場缺乏好的服務提供者,消費者每次搬家都得擔心受怕。有鑑於此,朱發展敏銳地嗅出商機,「所有的MBA都進入金融業,跟那麼多優秀的人競爭多難啊!倒不如進入發展尚未成熟的搬家行業,成功的機會比較大!」30歲碩士畢業,他不顧親友反對,決心實踐優質搬家公司的理想。

先「靠行」以累積經驗與人脈

其實進入搬家業很簡單,一個人加一台3.49噸的貨車就能營業,朱發展用20萬買了一部中古車,先「靠行」累積經驗。「靠行」是搬家業特殊的創業模式,先找一家兼營搬家的運輸行合作,搬家師傅再承接案子,依比例拆帳,是合夥關係。

華陽搬家也沿用「靠行」的慣例,由公司統一受理全省搬家業務,再轉包給搬家師傅,一件案子抽25%作為公司營運成本。為追求高品質服務,若客戶指明找哪一位師傅,師傅還可再獲得5%的獎金。

有心想開公司的人,也須藉著「靠行」來累積同業人脈。例如在華陽,業績好的師傅會被拔擢為區經理,底下管理3、4台車,許多區經理藉此培養管理能力、籌措資金,之後再自立門戶開公司。

搬家業首重品質控管 從事搬家

業也有風險,損害賠償、工作傷害是兩大顧慮。朱發展認為練好搬家技術很重要,否則搬家一趟賺3000元,弄壞客戶超大平面電視還得倒虧更多錢!另外,用力不對也易造成工作傷害,但只要訓練專業的搬家技術,就能降低這兩項風險。

【趁遠見週年慶訂,一年送半年】中階主管必收>>看懂產業趨勢,升遷與轉型的關鍵利器!

比起風險, 朱發展認為更艱難的任務,是培養搬家師傅的專業形象。習慣穿拖鞋工作的師傅,起初聽到要穿鞋就嚷著: 「穿鞋我不會搬了啦!」;還有許多老師傅也不喜歡讓顧客做評鑑:「就是不喜歡給人家比!」。聽到這些怨言,朱發展除了慢慢溝通,改變他們的觀念,在公司業務繁忙時,仍然隨著師傅們一起工作,「建立兄弟之間的革命情感,人家比較服你啦!」這是朱發展收服人心的方法。

想入行要趁早卡位 想創業卻沒

搬家經驗的年輕人,朱發展建議先從助手做起,磨個一年學習技術, 之後「靠行」,自備5萬元便可向銀行貸款買車。由於搬家公司是特許行業,受交通部管轄,登記營業執照需要資本額1000萬,不適合剛起步的年輕人。

論起搬家業的前景,朱發展希望多些生力軍加入,一起推廣優質服務。他認為此行業工作時間自由、接觸的人從上流階級到市井小民都有,很適合喜歡新鮮體驗、想擺脫辦公室精神壓力的年輕人。目前搬家業界正進行去蕪存菁的洗牌效應,當市場空隙出現,正是創業好時機,管理與行銷能力的年輕人,投入優質搬家市場,趁早卡位擁有自己的事業。

案例2∕電動自轉車出租店

50萬有找的創業!

工作就是玩樂! 要不要工作任我選擇!時下許多年輕人心中的夢想。美夢有成真的一天,當休閒旅遊市場成熟,各行業紛紛冒出頭,如民宿、深度導覽員、東勢綠色隧道旁的小Coffee Shop、自行車出租店等,這些工作最大的特點是「自己先玩得爽快,再推薦給你」!

休閒工作主義商機

今年31歲的黃光宏及28歲的郭智民也是「休閒工作主義」的服膺者,兩人平日各有工作, 工作之餘則合夥在桃園大溪老街開設「大嵙崁電動自轉車出租店」當作副業,而且只在週休二日營業。

電動自轉車外型像自行車,有馬達當輔助動力,頗受遊客喜愛。兩人事前還勘查大溪各處名勝古蹟,自行設計深度導覽圖,地圖上還有標示「下坡路段!請注意!」等警告語句,讓人看出其用心。

妥善分配資金回本快 購買一台

電動自轉車所費不貲,成本最少要1萬5000元,兩人擁有20多台車,連帶店面租金、水電設備等營運成本,兩人合資創業基金約在40萬到50萬間,去年年底開幕,租車以時計費100元,開店至今9個月已回本。

郭智民分析成本效益,建議想開自行車出租店者,將一半資金用來購買一般自行車,一台2000元,可節省許多成本;另一半購買電動自轉車,「年輕人不怕運動,自行車就能滿足他;而家庭出遊的客戶,中高齡的遊客喜歡租電動車,可以不費力地遊覽。」同樣的資金可以更有效地分配、回本。

賺錢及環保兼顧

但明知電動車成本高,為何他倆全部買電動車?「我們要藉由旅遊,推廣這種環保概念車,最好能全面替代機車,空氣污染就少很多了!」黃光弘說出他的遠大理想。開租車行是為了綠色理念,能賺錢是一舉兩得,這倒是新鮮的創業邏輯。平日他倆還開車帶著電動自轉車四處旅遊,向一般自行車出租業者推廣。

看天看地吃飯 觀光周邊產業

看天吃飯,這類出租店感受特別明顯,大嵙崁的月營業額在1萬到4萬間變動得很厲害,尤其911水災後幾個禮拜,生意簡直一落千丈。

旅遊勝地跑久了,他倆觀察出營業心得──一般自行車租車行,靠近停車場是最佳開店地點,位處人潮入口,顧客光顧機會大; 選擇地點也要謹慎,如台東關山、台中東勢等著名遊覽區, 每天都有觀光團,正是適合的開業點。他們拿自己當反例,由於大溪老街只有週休二日有人潮,經營會比較困難。

兩人慷慨提供創業秘訣,亦相信電動自轉車可以替代機車,成為代步主流,胸懷理想的青年大夢值得鼓勵,或許你也願意開一間電動車出租店,一起來推廣這項綠色大業。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