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大企管系畢業的陳富美,今年剛滿30便掛上了經理的頭銜,身為資深理財專員的她,如何設定個人理財目標、又如何為自己的財富作規劃?
存退休金為目標
過去陳富美沒有特定的理財目標,只是每月固定從薪水中撥出10%~15%作投資。最近在準備理財規劃顧問(CertifiedFinancial Planner簡稱CFP)的考試過程中,她開始確切地思考個人理財與生涯規劃的關係,並開始為退休後的生活作準備,以「存夠退休金」做為個人理財長期目標。目前陳富美主要投資在海外基金與國內股票上。她的25萬元投資分配如下:5萬元作為每月定期定額投資基金扣款用、10萬元投資歐洲基金、10萬元投資高收益債券和海外型生化科技產業基金。另外隨著財富累積,也保留10~20萬的額度,在股市低點時,買進國內績優龍頭類股作長期投資。投資6年來,基金的獲利約在15~20%左右;股票方面,兩年內也有10%左右的獲利成績。
心得:有財才能理
陳富美自認從前的理財方式比較「敢衝」,存款多半放在活期存款,基金也選擇股票型基金作投資;現在為了「存夠退休金」,她的理財方式慢慢往保守的方向調整,以長期投資為主,固定把錢撥入定存,在基金方面也選擇風險低、收益穩定的債券型基金。她給同樣是30歲世代女生衷心的建議:經濟基礎是個人獨立最重要的一步,每個月盡量強迫自己把薪水的10~15%存下來作定期定額投資, 有「財」才能「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