徵得兩位四川「大涼山彝族扶貧計畫」專員的大陸朋友的同意,我們跟著一起深入彝族三天兩夜,親身體驗「化外人」的生活。阿圖是接受「大涼山扶貧計畫」的對象之一,他家是大涼山上少數有「自來山泉水」的家庭。彝族的住家沒有隔間,農具、農作物、各種器具、衣服,雜亂地堆置四處,屋子角落擺著的木床是一家人夜晚安眠的所在。
大地待人以「解放」
彝族人熱情好客,家中來了客人,一定會殺豬宴客。主人在屋裡生起了火, 阿圖抓著一隻小黑豬進來,在兩位親戚的幫忙下,俐落地將小乳豬割喉、放血、在火上燒烤……由於開腸剖肚的血淋淋場面不是膽小的我所能承受的,便識趣地走開,躲進包穀園裡「灌溉大地」去。彝族人沒有廁所,大地供應他們的生活所需,也在他們需要「解放」時寬容地接待他們。一蹲一起之間,沒有顧忌,也不耗費任何物資。住在山上的彝族同胞,物質生活極其貧乏,取水不易,他們終年不沐浴,一件衣服穿到破舊不堪、或是天氣轉變時才更換,所以,在包穀園裡「方便」後不擦屁股,都是稀鬆平常的小事,卻是我們這些「文明人」極具挑戰的「大事」。
大地賜人以「豐足」
躲在包穀園裡解決民生大事, 頭上滿是橙黃飽滿的包穀。徵求主人同意後,我們摘下幾根,蒸熟後滿足地享受未受農藥污染的甜玉米。我請主人也吃,但他們只是看著大快朵頤的我們,吃吃地笑。再三詢問後才知道,彝族人是不吃包穀的,我們吃的是豬的「飼料」! 幾經慫恿後, 終於有人拿起一根包穀吃將起來,而且,還露出頗滿足的表情!
大涼山上,放眼看去都是玉米田,家家戶戶都種包穀、大人小孩都會摘包穀, 可是,為什麼人人都認定它只是豬的飼料,竟然沒有一個人想要嚐嚐它的滋味?群山在蒼天白雲下靜默不語,也許它們也在納悶:純樸的彝族百姓為何不懂得享受祂所賜予的美味?天地不懂,我們這幾個外來客也不懂,在簡陋的茅屋土房前,大家不自覺地靜默下來。
大地教人「隨遇而安」
突然,有人打破沈靜,用一個凹凸不平的舊鋁盆盛了一堆狀似黑炭的東西到面前來, 熱情地招呼我們享用。原來,這就是久聞其名的「燒烤飥飥肉」,是將宰殺後的豬切成大塊後,直接丟進火堆裡烤成的,這是彝族同胞用來接待客人的最佳美食。
雖然早有心理準備,但是,真正見了這東西,心裡仍然震驚。好吧!既來之則安之,幾個人便圍著放在地上的鋁盆,紛紛伸出指爪,抓起盆中的黑炭, 管它吃進肚裡的是什麼東西。飥飥肉「燒烤」完了換「水煮」,是將大塊的豬肉丟進加了鹽和辣椒粉的水裡煮成的,色相差、味道怪,實在不太容易下嚥,但面對熱情招待的主人,我們都不約而同地努力擠出滿意的表情來。往後兩天,我們飲食的內容和模式幾乎一成不變,以致於想到吃飯就反胃,可是,沒想到我們的腸胃竟然逆來順受,很配合地照單全收所有的食物。
大地化人「順其自然」
彝族人不用碗筷吃飯、也沒有桌椅, 他們與大地緊密連結的程度, 超乎我們想像之外。他們將煮好的食物裝在盆子裡,往地上一擺,家人圍著食物蹲下, 吃飯吃菜喝湯,全靠手中一瓢。能吃的食物往肚子裡送,不能吃的往地上一扔,雞狗過來撿食,剩下的,掃把一揮,回歸大自然。吃飯時放置菜餚的地方,也是雞狗出入、孩子嬉戲拉屎拉尿的地方。彝族同胞體諒我們不習慣蹲在地上吃飯,早就事先預備了碗筷和吃飯專用的桌椅供我們使用,其他家人則照樣圍蹲在地上,人手一瓢地進食。
通過「野地解放」和「吃飥飥肉」兩堂「震撼教育課」後,我們結伴去探訪映著藍天白雲的邛海。在海拔一千六百多公尺的山上,天地像一個慈祥的母親俯視著懷中安然入睡的嬰孩,以寬容與慈愛時時護佑著祂的子民。也許,彝族早已被世界遺忘,但她並沒有失去天地最寶貴的賜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