倫敦對我來說是一個非常有名的大都市,我對英國的期待,是一個先進科技的已開發國家、一個很蓬勃的地方。然而,當我真正見識到這個城市,發現跟我期待的不同時,有一點失望,不過卻一天天喜歡上它。
因為選擇所以多元
曾有人說:生活在倫敦,你可以感覺生活在世界的中心。
倫敦很多元, 像一個小型聯合國的縮影,走上街頭,不同的種族、文化在我身邊穿梭來去,什麼都看得到,你可能跟穿著西裝筆挺的上班族和身上打滿洞、穿著奇特的龐克族同時擦身而過。曾經在公車上,有個當地媽媽突然就問起我覺不覺得今天的天氣很棒、應該出門走一走,對於一個自覺是外來人的我,對她而言,並不是一個遊客,而是居住在當地的人。這讓我覺得很新奇,我絕對不會對台灣街上的外國人用中文聊起生活鎖事。這顯現在倫敦,文化種族的多元已是一種常態和特色。這讓我學會平等、尊重不同的種族和個人自由。
因為選擇所以新舊並陳
之前的我,覺得進步的東西就是要新穎、科技化,但倫敦讓我看到,你可以有追求新東西的自由度和可能性,但卻仍保有舊有的文化根基。你可以在一間老教堂外駐足, 然後發現它是一家PUB,不僅舊有的建築得以保存、更兼有新的用途。另外一個例子,是一家外表突兀的PUB,必須要徵求附近居民超過70%以上的同意,才能繼續施工、或是拆除。我看到一本簽名簿和意見調查,你可以在上面發表你的意見,因為那是你的生活環境。
選擇所以生活有樂趣
當我在住宿家庭時,我的住宿媽媽, 是一個蠟燭兩頭燒的職業婦女, 不過, 卻依舊保有自己的生活樂趣。即使在趕著煮飯時,她都會趁空檔,不忘給自己沏一壺茶、花半小時在花園看看書。有時她會花上一天的時間,和家人一起油漆或整理花圃。不管多忙,她都會問問小孩或老公今天過得如何、有沒有特別的事發生。
在超市,你也可以看到各種自己動手做的材料,多半比成品便宜很多,我覺得這鼓勵了人們親身去體驗生活中的一切。
在倫敦消費很高,生活並不容易,但我看到在一個在步調快速的生活節奏中,心靈有舒緩的空間。做你自己想做的事、過你想過的生活,並且珍惜和家人、朋友的互動。
選擇所以有尊重
還有,就是勇敢說出你心裡想說的話。一次有個態度很惡劣的公車司機,把一個女單車騎士逼得騎上人行道。我心中正想著,那個女生應該會不了了之時,卻看到她拍著公車門,強迫公車司機打開車門停下來聽她說話。她大聲地對他說:你自認為這是很聰明的事嗎?不,你沒有!你威脅到我生命的安全!
另一次則是在超市,有個人拿著一包不新鮮臭掉的鮭魚,要求退錢。他仔細地說明了原因, 並說雖然造成超市的困擾,但還是很堅定地要求退錢。而那位服務人員並沒有為難顧客,只要求出示收據,還謝謝他的反映,讓他們能夠提供更好的服務。
在倫敦,人很自由,快速的都會步調和週邊的悠閒生活交織著和諧的協奏曲。我清楚地看到人們握有對生活的選擇權,和他們尊重、保存古老舊有的人、事、物。我從人們身上,讀到很多的故事,他們也教會了我很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