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沒有爵士樂,就沒有沈鴻元

游惠玲
user

游惠玲

2005-01-01

瀏覽數 10,450+

沒有爵士樂,就沒有沈鴻元
 

「我要先感謝Louis Armstrong(路易斯阿姆斯壯)、Duke Ellington(艾靈頓公爵)這幾位外國人,因為沒有他們就沒有爵士樂,沒有爵士樂,我就沒有搞頭了。」32歲的沈鴻元在金鐘獎頒獎台上這麼說。他所謂的「搞頭」,就是在台北愛樂電台主持「台北爵士夜」。

流著西洋樂的血液

「那天,我確實沒想到我會得獎,」面對著實力堅強的競爭者,沈鴻元謙虛地說,「我只是運氣好,可能剛好對了評審們的胃口吧!」

許多意想不到的事情,其實都有跡可循。沈鴻元自嘲,「可能我天生比較不要臉吧!」他從小就是演講比賽的常客,一路不停愛現到上大學,當時中央大學每年所舉辦的「西潮英文歌唱比賽」,他從未缺席。個人組、雙人組,全都榜上有名,關於自己究竟得到過多少個獎項,也早就數不清楚了。

年輕時對於黑人音樂的喜愛,讓沈鴻元接觸到了爵士樂與藍調。國中時期的他就格外喜愛聆聽英文歌曲,熟悉每首曲子的旋律之後還不過癮,為了理解每句歌詞的含意,沈鴻元會土法煉鋼地在本子上謄寫出每一句歌詞,遇到不懂的單字就勤查字典,並在兩行歌詞的空隙間寫下中文翻譯。對於英文與音樂的知識,就在這一本本的歌詞謄本間累積,沈鴻元笑說:「就是這些歌手教我英文發音。」

養兵千日用於4小時

「我聽爵士樂,我喜歡爵士樂,我想來這邊作爵士樂。」這是沈鴻元當初聽見愛樂徵才廣告時,心裡唯一的念頭。一心想朝傳播業發展的沈鴻元,很老實地在履歷表上寫了自己並未涉獵古典樂,不過是個絕對的爵士樂愛好者。愛樂電台為這個「誠實履歷」量身訂作了一份爵士樂考題,也讓沈鴻元得到了進愛樂電台「蹲馬步」的機會。那年他27歲,從業務轉為廣播人,沈鴻元一點也不曾猶豫。

當時的伯樂也就是今天的愛樂總經理夏迪,回憶起那天整整4個小時的面試,他依舊記憶猶新,「沈鴻元就是天生吃廣播這行飯的人,他的聲音低沉、厚實而且穩重,態度靈活也有誠意,不過就是太皮了一點。」那時的沈鴻元就像匹新生的千里馬般,遠遠地超越了數十名競爭者,一枝獨秀地跑到伯樂面前。

經營台北爵士夜

絲毫沒有媒體經驗的沈鴻元,從整理爵士樂資料庫、學習如何使用錄音室機器開始,一步一腳印地做中學、學中做。半年後,當時「台北爵士夜」節目主持人黎時潮離開,沈鴻元於是接下主持棒,開始了「推銷」爵士樂的工作。「在廣播界中,我其實只是個新兵, 要學習的地方還很多,我只是希望自己能夠『不擇手段』地讓人對爵士樂有興趣,並且給國內的樂手更多的舞台。」沈鴻元道出他對主持「台北爵士夜」的期許。

【會員限定活動】想懂護國神山的背後?和《造山者》導演一起看見時代的選擇!立即報名>>

「三○年代『搖擺爵士』(Swing)是從芝加哥、紐約等大城市興起的大樂團爵士風,演奏在經過嚴謹的編曲之後,更為精緻且具娛樂性,也更適合搖擺起舞;Jam是爵士樂手用音樂來過招、軋歌的即興演出;小號天才李摩根(Lee Morgan)竟然是死在女友醋勁大發的槍下。」每個時代的爵士傳奇、爵士樂手的軼聞趣事、每支令人想隨之搖擺的爵士樂音、每場與爵士樂手或大師的對談,經過沈鴻元有系統、有組織的規劃,在深夜12點到2點陪伴聽友陶醉在夢鄉中。

批評讚美全都錄

5年來,沈鴻元培養了一批忠實聽眾,他們跟著沈鴻元在爵士樂世界中一起學習成長,大夥兒在台灣這唯一的帶狀爵士樂廣播節目中,有了傾聽的聲音與說話的對象。「就像我當年抄英文歌本一樣,我希望隨著時間緩緩累積,聽眾也有緩緩的收穫。」沈鴻元說。

對愛樂電台每個節目都如數家珍的資深聽友李俊賢,認為「台北爵士夜」好聽的理由是:「不廢話,每一句話都有內容和意義。」在「台北爵士夜」的網路留言版上,對節目的魔鬼批評與天使讚美全都錄。網友Sensor 留言說:「常聽你的節目……但覺得聽來……

像嚼蠟……放的音樂雖不賴,可是重覆性過高!」美國忠實網路聽友老丹看了,不服氣地回應:「在台灣做Jazz節目真不容易……有人堅持要聽經典、有人希望多放活人作品,還得偶而播些曲高和寡的前衛Jazz孝敬大內高手,重複的曲目是否因為這些曲子老被聽眾點播?」閱讀這些留言版上的唇槍舌戰,沈鴻元其實很享受,「聽眾的適時提醒,對我是常好的營養針。」他說。

要讓爵士樂更搖擺

其實沈鴻元對於推銷爵士樂的企圖心,還不僅止於廣播節目的放送,除了這每天2小時、5年主持生涯近4000個小時的「基本功」之外,沈鴻元還走出錄音室,在誠品講堂開過兩期爵士樂的相關課程;近3年來,每個月都在市立圖書館舉辦爵士樂聆賞講座;再加上學校社團或音樂團體不定期的演講邀約,沈鴻元的生活早已和「爵士樂」畫上等號。

而台北愛樂從4年前就開始在淡水及八里舉辦「水岸爵士音樂節」,期盼爵士樂音能夠讓更多人聽見。「我其實希望大家能夠就像艾靈頓公爵所唱的〈Take the A train〉(搭乘A號列車)一樣,紐約人搭A號電車去哈林區聽爵士樂,我們搭捷運淡水線,每年都到淡水聽爵士樂。」沈鴻元一邊說著,那首催促大家趕緊坐上電車的輕快樂曲,也彷彿開始輕洩。

談到對於爵士樂的下一個願景, 沈鴻元期盼, 「有一天,希望有一個單獨的爵士樂頻道, 像是『台北愛樂爵士台』, 這樣我就可以更完整地、24小時來介紹爵士樂,讓爵士樂有時間和空間keep swinging(繼續搖擺)。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