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專屬 會員專屬 《造山者》導演分享護國神山背後「只許成功,不許失敗」的信念

訂做我們的幸福

王復先和林芳燕的家庭願景討論

王念綺
user

王念綺

2005-02-01

瀏覽數 5,400+

訂做我們的幸福
 

根據本期《30雜誌》幸福大調查結果,「家庭美滿」是多數30世代心中對幸福的定義,然而要擁有美滿家庭的重要因素是什麼呢?

美滿家庭必備「願景」

史蒂芬‧柯維(Stephen R.Covey) 在《與幸福有約》(The 7 Habits of Highly Effective Families)書中談到,家中若擁有共享的願景,未來當遇到考驗、挫折時,這個願景將可幫助家中每個人由偏離的軌道中返回,繼續朝向願景前進。然而「願景」是什麼?在Ken Blanchard和Jesse Stoner合著的《願景的力量》(Full Steam Ahead!)中清楚定義,「願景」包括了重大的目標、明確的價值觀與未來的影像3大要素。王復先與現任天下遠見文化業務部經理的妻子林芳燕,兩人均是虔誠的基督徒,婚前即接受教會所舉辦的婚前輔導課程,藉此與對方溝通未來家庭的願景。結婚一年多來,遇到意見不同時,雙方就會依照願景的3個要素來進行溝通。

要素1:重大的目標

家庭的重要目標是依照家庭中的成員需要而有所不同,例如期望一個有愛、開放或是包容的家庭。然而目標的達成,需要家中每個人先問自己存在這個家庭的意義為何,並朝著這個彼此認同的意義去實踐。

王復先和林芳燕首先對此做了一番討論。王復先認為自己是家庭的保護者,由於林芳燕的個性較為直率,有時說話會不經修飾,因此王復先認為保護者的任務就是從旁提醒她;而由於王復先之前的工作單位被裁撤,目前正專心進修,為下階段的生涯做準備,因此林芳燕認為自己在這段期間,應扮演先生背後支持的力量。

在王復先的心中,認為妻子表達愛的方式,就是為他燒一頓熱騰騰的晚餐。然而身為職業婦女的林芳燕,平日工作壓力大,假日還要兼修碩士班課程,常是一回家就累癱在沙發上;而且對打掃等家事提不起勁、青菜蘿蔔都分不太清楚的她,對做菜也是興趣缺缺。但當林芳燕知道先生心中的期望時,雖然不擅長,但一有時間她仍親自下廚做菜給先生吃。雙方均以對方希望的方式,全心投入並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要素2:明確的價值觀

了解自己在這個家的存在意義之後,下一步就是建立明確的價值觀,幫助家庭成員在意見不同時,依照此行事準則來溝通。

免費報名 | 9/27(六) 東方花藝大師凌宗湧 帶你感受每日美日的生活美學

由於王復先與林芳燕均是教徒,彼此都認同自己的婚姻走在信仰當中。有了信仰, 他們對於許多事情的優先順序、對待父母、金錢的態度都趨於一致。信仰也成為雙方溝通的語言, 以及共享的價值觀。當發生爭執時,一方就會問對方:「你認為這樣做,在我們的信仰中是被認可的嗎?」如此一來,就好像按下暫停鈕,很快地讓彼此重新依據價值觀思考、行動, 而非流於意氣之爭。雙方除了明確的信仰外,還有夫妻間彼此的信任與尊重。王復先對於妻子想做的事,會放手讓她發揮,即便有時因為工作課業繁重而忽略了家庭,也能彼此溝通、相互體諒;相對地,即使家中暫時少了一份收入,林芳燕仍是全心信賴丈夫,並將先生這段待業期間視為儲備能量。平日兩人各自進修學習,也參與教會活動,所見所聞都共同分享,並藉由許多價值觀的相互衝擊,得以更深入了解對方。

要素3:未來的影像

最後,須共同勾勒出最終結果的影像,並將焦點放在希望創造的影像、而非想要除去的東西上。

王復先夫妻討論出未來家庭的明確影像,是希望退休後到清幽的環境居住, 擁有一塊土地,親手建造一棟有院子的房子。屋內由窗戶、牆壁到裝潢規劃,都是依照多年來兩人溝通的樣貌所打造。房子裡有間很大的廚房,中央有個大桌子,那正是兩個小孩長大後回家話家常、家人和樂融融地相聚、並享用女主人精心烹調晚餐的所在。

這個清楚圖像背後所代表的,正是在實體與內涵上皆由兩人親手打造的美滿家庭,處處充滿雙方對家的愛與付出。

回顧一年多的婚姻生活,林芳燕輕嘆: 「工作上的成就並不能帶來婚姻的喜悅與感動。」在工作及課業的雙重壓力下,她自認雖和丈夫溝通了願景,但實踐得卻不夠徹底。

你也正面臨同樣的處境,心有餘而力不足嗎?實踐願景最需要的就是「勇氣」!新的一年,訂做一個屬於自己的美滿家庭吧!請務必主動積極,看著願景,全力前進。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