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個年輕人興致勃勃地去請教一位相當成功的長者:「我要怎麼樣才能成功?」
「我不知道,」那位長者回答說:「但我知道你怎麼樣會註定失敗。」
「難道還有失敗的秘訣?」「對。失敗的秘訣是,你想要討好每一個人。」
這是多年前一位卡內基訓練的講師所說的故事,我一直到今天都還記得,而且印象深刻。
別怕拒絕他人
首先,我們根本就沒有辦法讓每個人都滿意。
怪不得我們生活得好累!工作的累、人際關係的累。今天,有48%的人覺得壓力大到受不了,每4位上班族中就有一位「想過」自殺。某大學心理系的140位同學做心理測驗,結果有14位同學心理異常。
為什麼會這樣?該怎麼辦呢?我曾聽過馬英九的一段故事。在他15歲那年有人遞給他一支香煙,但他拒絕了。
我也在15歲那一年接到同伴給我的第一根香煙,我卻接過來抽了,結果香煙害了我幾十年。我是在44歲那一年戒掉的。這中間我嘗試過無數次戒煙,有的數週,有時長達1、2年,都失敗了。不只是想到肺癌、氣管炎、高血壓等抽煙的害處很不舒服,而是真的感覺到生活品質因抽煙而低落。我為什麼會從同學那裡接過來第一根香煙呢?因為我不敢拒絕他人。
自信需要鼓勵
也可能我當時很擔心這些同學以後不跟我玩了怎麼辦?他們會不會把我排除在外?他們可能不把我當哥兒們了怎麼辦?或是我很想討好他們,想要他們滿意。
我想,最重要的原因是因為我自信不足。缺乏自信不正是我們最普遍的問題嗎?想想看我們都是怎麼長大的。很多人從小在家裡最常聽到父母說的,就是去做功課、看書、補習、考試,還有去洗澡、整理房間、早點回家。多年後,也不要太多年,30多歲後,這些都不重要了。對我們重要無比的事,像自信,在我們成長階段中卻得不到灌溉、滋潤、扶持。
父母真的該多給孩子一些肯定、尊重、讚美或注意力,讓他覺得自己還不錯、還大有可為。
現在30多歲的年輕人一定不要忘記──你們能給孩子的最好禮物,就是幫他成為一位有自信的人。而自信能幫助一個人更成功、更快樂、更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