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報名 免費報名 感受新東方花藝大師 - 凌宗湧的生活美學

重返校園,現學現賣

絕對加分型:碩士在職專班

林婉蓉
user

林婉蓉

2005-04-01

瀏覽數 5,400+

重返校園,現學現賣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我不是在往學校的路上,就是在學校和同學討論。」課業是碩士在職專班的同學,下班時間與假日的生活重心。

無怨無悔,我願意!

就讀碩士在職專班的學生,都是平均至少五年以上工作資歷,工作表現優異的菁英,其中不乏公司董事長、總經理、總監、財務長等一級主管。他們必須利用日常忙碌工作之外僅存的時間,為了念碩士在職專班,忍受舟車勞頓、犧牲與家人的相處、考試、趕報告、寫論文、繳交30~60萬元的高額學費。是什麼讓他們這般無怨無悔的付出?甚至還有人出書紀念這段進修歲月。

對個人工作職涯的加分效果,讓碩士在職專班的學生大聲地說:「我願意。」

選擇碩士在職專班,在付出那麼多之後,可以獲得哪些加分呢?

1.取得文憑

就讀碩士在職專班的學生必須修課、課堂報告、考試與繳交論文,通過這些試煉後,可以獲得碩士學位。

廣設大學的政策使得高學歷者激增。根據教育部統計,包含碩、博士班的大學以上學生人數,自1986年起突破20萬人,此後每年幾乎都以2萬的人數上升,近五、六年更是如此,甚至每年增長10萬人。許多中階主管面對新進人員學歷愈來愈高,希望不要和他們落差太大。

有些人則是過去為了拚經濟,沒有機會念研究所,藉此一圓讀書夢。創盛基因科技行銷處長黃素秋是第三屆台大EMBA畢業,1985年她大學畢業時,原本想出國留學,但是當時台幣兌換美元是1:41的高匯率,她只好存著「先賺點錢再去念」的想法,工作後接著結婚生子,就耽擱下來。家人得知EMBA的訊息,鼓勵她進修。「念在職專班的人,很多是學士學位,想念碩士是一定的。」黃素秋有機會完成多年的心願,很努力念書,「這是補償心理。」

2.突破瓶頸

在政大傳播學院碩士在職專班的迎新會上,每個新生都要說明促使自己進修的理由。除了拿學位外,答案就是「想解決工作瓶頸」。工作上的瓶頸很難對同事和上司傾訴,深怕被貼上「能力不足」的標籤。

然而重回校園,除了與許多面臨相同問題的同學相遇,可以盡情地拋出疑問之外,還能從書本、理論、老師的學識與同學的激盪討論中,得到不同的解答,突破原有瓶頸,更上一層樓。

就讀交大EMBA的聯強國際產品總監黃基民,當初也是外派上海時,因在管理上遇到瓶頸,於是決定回校園取經,衝破「中年撞牆期」。政大經營管理碩士學程(EMBA)執行長溫肇東表示,許多來念EMBA的同學原本並非學管理,而是擔任管理職,有時候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做對做錯都不曉得為什麼,因此決定到學校釐清。

3.拓展人脈

碩士在職專班的學生來自各行各界工作表現傑出的人士,年齡從三十多歲到六十多歲都有,你可以一次認識他們,而且互相學習,一起做功課,感情遠勝泛泛之交。「同學間的互動和老師教學一樣重要。」溫肇東說。

訂遠見雜誌,讓你每月掌握趨勢、拓展視野;39週年慶限時優惠,不容錯過!

溫肇東指出, 在工作崗位上,因為利害關係,很難真正交到朋友,學校是可以分享、交心的重要場所。黃素秋的觀察是,大家平常在工作上都很防備,但是當同學後,就卸下武裝,而且因為共患難、任職於不同產業或相關產業(如上下游),並不直接競爭,所以變成好朋友,甚至還有同一產業,互相欣賞,英雄惜英雄。

因此同學間彼此分享資源和交換訊息、挖角同學到自己的公司任職、投資同學公司的例子屢見不鮮。

4.升職加薪

據非正式統計(諮詢各碩士在職專班執行長與同學),就讀碩士在職專班後,升職加薪的比例為30%~50%,顯示出這類進修實質可量化的亮麗成效。中華人力資源管理協會認證委員會主任委員張瑞明分析,當整合了理論與實務經驗,又汲取同學的經驗,學會以多元的角度思考, 功力大增,自然反映在實際的職位和薪資上。此外,從這些人的工作發展曲線來看,原本就處於往巔峰爬升的階段,進修更加速向上提升的速度,升職加薪也是水到渠成的結果。

5.家庭教育

「媽媽好辛苦,要上班還要讀書,我也要好好讀書。」杜邦會計經理詹慶儀念小學的兒子這樣跟老師說。詹慶儀就讀碩士在職專班勤奮向學的身影,在兒子小小的心靈裡留下深刻印象。以身教代替言教,詹慶儀覺得十分有效。

「以前下班就盯著孩子讀書做功課, 叫他要用功、要用功,親子關係緊張。如今自己進修,沒空管小孩,家庭氣氛好很多,孩子也會效法。」一位碩士在職專班的學生覺得這是意外的收穫。

對於碩士在職專班,許多人以為只有「人脈」的收穫,或譏為「高級交際班」。經緯智庫總經理許書揚曾說,同樣的時間,有人拿去吃喝玩樂,可是這些人寧願犧牲享受去上課,即使出發點是為了人脈,也要抱持肯定的態度。其實,除了人脈,你在碩士在職專班,還可以有更多額外的加分。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