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營利事業,拚非營利志業

美國運通董事長江丕文

張卉穎
user

張卉穎

2005-04-01

瀏覽數 3,800+

做營利事業,拚非營利志業
 

微風廣場地下二樓,白髮皤皤的珍古德(Jane Goodall)應媒體之邀,在鏡頭前露出燦爛的微笑,這是她第八次來到台灣。而在珍古德身邊作陪, 另一個同樣白髮皤皤、看起來慈祥和藹的,是台灣珍古德協會理事長江丕文。

年過半百仍然精神奕奕的江丕文除了是珍古德協會的理事長外,還有另外一個更廣為人知的頭銜,就是美國運通銀行(American Express,簡稱AE)董事長。美國運通銀行連續七年蟬聯《Fortune》雜誌消費信用類最受推崇的企業。其發行的信用卡過去專攻頂級客層,在30世代眼中是高不可攀的夢想。但在江丕文領軍指揮下,卻推出了年輕人專屬的信用卡,投入另一個年輕的戰場。

懷抱使命投身保育

去年底發生南亞海嘯當天,江丕文正悠閒地在蘇美島上游泳,享受熱帶島嶼的藍天白雲和難得的新年假期,渾然不知馬來半島的另一邊,正上演著慘絕人寰的人間悲劇。

「這是大自然的反撲!」出生於馬來西亞的江丕文說。他認為南亞的過度開發,使得能夠做為緩衝的紅樹林被砍伐殆盡,加上養蝦業使用抗生素等化學藥劑,對海洋生態的破壞,以及人口稠密、太多人居住在濱海地帶,都是使得慘劇一發不可收拾的原因。這也是江丕文一直投身於環境保護工作的主因,「富裕的人必須帶頭做選擇。」也因此他選擇加入珍古德基金會,就是覺得必須要負起教育年輕人的使命,希望帶給他們正確的環境保護知識,並期望能對環境做溫和的變更,以避免像這樣的慘劇再度發生。

跨國背景心胸開闊

不像一般CEO給人高高在上之感,一跨進位在精華地帶的美國運通辦公大樓,原以為將會遇到嚴肅、難以親近的總經理,沒想到這位跨國公司的主管卻讓人感到無比的親切。

對於人道以及弱勢族群的終極關懷,是江丕文給人親切感的主因。不過,跨國文化的背景, 讓他懂得尊重不同的族群,從市井小民到王公貴族都能和諧相處,絲毫沒有一點不自在,也是他之所以讓人樂於親近的原因之一。

灰白的頭髮,說著帶點廣東腔國語的江丕文是馬來西亞出生的華僑,他18歲到美國求學,麻省理工學院畢業後進入花旗銀行,歷任馬來西亞、印尼、菲律賓、日本的花旗銀行,因此中文、英文、馬來文、日文都能朗朗上口。

掌握契機異鄉成功

跨國文化的背景,使他適應力特別強,不過因為工作的關係,全家人必須常常搬家,對一個地區缺乏長久的認同,江丕文笑稱自己就是「20世紀跨國文化的代表」。像這樣背景的人雖然缺乏認同、對每個文化都只能粗淺地了解而無法深入,但卻因為適應力強,常常能夠獲得意想不到的機會。

【遠見 x 未來兒童雙刊共讀】週年限時優惠,不只加送一期,還送《未來兒童》知識庫權限!

1991年,花旗銀行提供他兩個升職的機會,一是到美國康乃迪克州開分行,一是到台灣統籌消費金融業務。當時的台灣正是經濟成長力10%、政府投入3000億資金、而高鐵也正計畫興建、新銀行如雨後春筍成立、經濟如日中天之時,江丕文看好這樣的前景,選擇踏上了這片有點熟悉,卻從未親炙過的土地,就這樣一待超過了10年。

允文允武熱愛生命

江丕文雖然平日工作繁忙,還兼致力於非營利組織,卻總是能夠抽出時間來運動。馬拉松、網球、高爾夫球、爬山,他樣樣都參與,尤其是馬拉松,他認為「這世界太多博士,卻太少馬拉松跑者。」所以積極地從事各項休閒活動,是江丕文年過半百,卻仍然神采奕奕,積極地為美國運通拓展事業版圖的活力來源。除了運動之外,他最值得驕傲的就是在麻省理工學院唸書時,當過《史隆管理雜誌》(MITSloan Management Review)的編輯。江丕文是第一個讓這本雜誌銷售突破5000份、讓它開始賺錢的編輯,當時他一個月最高的月薪,相當於花旗銀行助理副總裁的薪水,不但享有在餐廳用餐的特權,甚至還可以把車停在辦公室旁邊,這是連教授都不一定享有的優惠。他回想起這段經歷時,還是難掩興奮之情。

既懂編輯、愛運動、投入環境保護工作,又不忘為AE開拓年輕人市場,江丕文用他畢生的經歷,實現了生命之美。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