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難想像吧,有的工作竟然一年有機會出國好幾次,享受歐洲的酒莊與古堡,峇里島的SPA與沙灘,在旅行社工作確實讓人嚮往萬分,但我可是幾經掙扎最後痛下決心才享受到這一切的。你可能不相信,四個月前,我還在冷冰冰的高科技產業當PM,每天工作到半夜才下班。剛轉業時,旁邊充斥各種反對意見:「早知道要去做旅行社業務,書讀得那麼多幹嘛,實在很浪費!」
其實在前往這個讓人夢想成真的工作以前,我拿著漂亮光鮮的名片、領著人人稱羨的收入──月薪加上股票配股,躋身百萬年薪絕非難事。但是雖然工作讓我短時間內累積財富,卻很難給我心靈的滿足。當我每天都熬夜加班到半夜,連週末假日也不例外時,電腦螢幕上發光的旅遊網站提醒著我:我已經30歲了,這是我以後要的生活嗎?
尋回求學時的舊夢
因為從小是會念書的好學生,一路跟著主流價值走,很少思考自己將來要做什麼。學生時代不僅自己愛玩,也愛帶著大家去玩,我辦的旅行朋友們都有口皆碑,研究所剛畢業的時候就想去旅遊業闖闖看但是礙於土木所碩士生的高學歷包袱,還是選擇了明星產業的前途。不過夢想卻始終沒有消失,去旅遊業的念頭在我30歲前夕又蠢蠢欲動。是機會也是運氣,在求職網站上看到雄獅旅行社在徵VIP業務專員,要求的竟然是「碩士」的學歷,引起我的好奇。進辦公室後看到原來現在的旅行產業E化得很徹底,與印象中小小破破,燈光昏暗的旅行社很不同,又增加了嘗試的動力。
自己已經30歲,快要成家立業,要把自己的興趣當飯吃,「浪漫」的舉動的確讓我承受很多輿論的眼光。說出轉業的想法後,身旁充滿了「旅遊業沒前途」「人不能靠興趣吃飯,工作還是務實一點好!」的各種雜音。還好自己最親近的人,包括父母,與在金融業的弟弟都給予正面的回應,讓我可以放手一搏。
不同經歷成優勢
第一天上班,從最初級的行政工作做起,開票、辦護照、申請簽證等。相較之下,身邊有的同事才67、68年次,已經在這一行兩、三年了,我霎時感受到年紀比人老,卻什麼都不懂的壓力,可以體會中年轉業者的心境。而從原來高科技產業轉換到旅遊業,不但少了響噹噹的頭銜,薪水也一下子打了好幾折,都是做出這個選擇所必須承受的結果。
好處是只要確定自己想要的,這些就只是過渡階段。多年的不同產業經驗讓我在轉換跑道時,也累積了比別人更多的人脈與成長潛力。我從科技產業來,對於如何與金融業與資訊業的客戶溝通,比別人占先天優勢。而雖然旅遊的專業與流程要從頭學習,身為業務人員所需要與人溝通、讀懂他人內心的天賦、統馭調度的能力,長期擔任PM的我卻非常擅長;加上良好的簡報技巧、處理細節所需要的細心,也是我比新鮮人更具有的優勢,不會隨著轉業而消失。
慢一步海闊天空
回顧這個30歲前夕,讓人跌破眼鏡的轉行舉動,雖然讓我個人的計畫,包括買房子、結婚也受到延遲,卻讓我整個生活品質變好,得到了每天6、7點下班的健康生活、藍天白雲的旅行人生,與找到人生方向的興奮。
常常有人說:賺夠了錢,再來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但是對於已經年近而立之年的我來說,你能想像五年後成家立業的自己,還有這樣的勇氣嗎?如今的我, 每天都充滿了活力,更加肯定夢想應該及早開始,30歲,就是把握最後勇氣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