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理財看時機而不投機

陳鳳馨怎麼做

張卉穎
user

張卉穎

2005-11-01

瀏覽數 3,150+

理財看時機而不投機
 

打開電視,常常可以看見知名媒體人陳鳳馨在針砭時政,但事實上,她可是財經記者出身,對理財也有一套獨特的見解,目前更出版了一本獨門的理財秘笈。

早在大學的時候,陳鳳馨就展露了她的投資天份。當時建議父親買的忠孝東路房子,轉手就漲了三倍以上,而她自己更在畢業後就擁有第一棟房子。目前股票投資報酬率維持在15~20%之間,只比投資大師巴菲特少一點點(23%)。

購屋首重時機

時機,是購屋時的關鍵因素,只要能掌握到好的時機,怎麼買怎麼賺!陳鳳馨就是因為觀察到好的時機,早早就成為有殼無債族。1986年,她大學還沒畢業,就觀察到台北市八德路到忠孝東路四段間的台北東區,中古屋只要一坪7萬元,當時銀行的年利率是7%,算一算月收入總共4萬元的小夫妻,就可以在最繁華的地段買一間三十坪左右的房子。

再加上當時台幣升值、熱錢流入,房地產的價格只升不降,所以她大膽建議父親把高雄的房子賣掉、投資忠孝東路,果真幾年後就賺了三倍以上。而她自己也在畢業後沒多久,以念書時存的錢加畢業後兩個月的薪水,訂了一間預售屋。因為當時價格不高,所以沒多久就還了房貸的債務。

購屋四大考量

因此,陳鳳馨認為,年輕人買房子需要考慮到四大面向:自備款、負擔能力、地段、購屋時機。通常建議以月收入的1/3來還貸款,以此標準可以計算自己負擔得起多大的房子。例如月薪2萬元,可購買250~300萬元的房子;而自備款有50~100萬的人,應可負擔得起300~400萬元的房子。

還有購屋前得多做功課,考察一下附近房子的租金情況。因為首次購屋,以後一定會換屋,所以要考慮到房子好不好賣。要判斷房子好不好賣,就要考慮到租總價)的問題,租金率若是小於定存的利率,那就不要購買;反之,租金率比定存高約2~3%,則穩賺不賠。

投資要有階段性

而投資也因年齡而有階段性的差異。20多歲時,陳鳳馨薪水多花在房貸;30~35歲時,她將五成以上的資產投資台灣股市;目前身邊除了留三個月所需的花費外,其他有六成在股市、一成在海外基金(尤其是能源股)、近二成投資在黃金上(見圖一)。她回憶,年輕時投資其實是賺少賠多,但慢慢累積了一些經驗後,現在已經可以獲利15~20%左右。

先投資再研究

「先投資再研究。」陳鳳馨建議年輕人先投進第一筆錢,然後才會對投資標的有興趣,知道要到哪裡得知相關訊息。投資初學者可以先從綜合報紙的財經版讀起,再慢慢研究專業報紙、國外財經雜誌;而網站也提供了很多即時的資訊可以參考。

現在訂雜誌就送>>亞諾納行李箱:TSA鎖+手機支架+煞車輪一次到位

「機會還很多,只是要多花心思。」她說。另外,因為常常接觸財經新聞,陳鳳馨研究了多年的總體經濟情勢,在判斷未來投資標的時,也有準確而獨到的見解。例如她前幾個禮拜認為黃金得幾個禮拜後上漲。

判斷的標準來自於她對國際金融市場的不安,尤其是大家對美國政府的過度信任。事實上美國企業、家庭,負債比例都創下歷史新高,而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的貨幣準備率又只有1.5%而已。如果這個國家的名字不叫美國,國際資金早已從這個國家出走了。

因此最近她改投資黃金,因為黃金是最能避開紙鈔貶值、也是最能抗通膨的商品。除此之外,像房地產、原物料、能源,也都能夠抗通膨,是陳鳳馨最近考慮的投資標的。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