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夠專業,就不會被唬倒

仙炙軒餐廳經理陳淑娟

林婉蓉
user

林婉蓉

2006-01-01

瀏覽數 3,550+

夠專業,就不會被唬倒
 

上海有許多歷史悠久的建築物改建而成的餐廳,這些老房子矗立在那兒,靜靜地看著物換星移,人事更替。故事, 就在那一磚、一瓦、一草、一木之中。

仙炙軒餐廳也開設在一幢會說故事的八十年老建築裡。那房子是白色的法式文藝復興風格,後來是名作家白先勇父親白崇禧將軍的宅子,少年時期的白先勇曾居住過半年。國民政府遷台後,那兒成為上海國畫院,接著又變成越劇學館。

如今經過450萬美元花費的整飾, 來到仙炙軒的客人就在古色古香的建築裡享受燒肉美食。仙炙軒的英文「Ambrosia」一字源自希臘,意思是奧林匹克山裏神仙吃的珍饈佳肴。2003年底,仙炙軒獲得「全世界最佳新餐廳」的榮耀。

掌握竅門苦盡甘來

陳淑娟在2003年12月來到上海,擔任仙炙軒第三任經理。時值寒冬,上海冷到攝氏0度以下,剛接手餐廳經理事務的陳淑娟,一方面要適應冷冽氣候,一方面又怕砸了全世界最佳新餐廳的招牌,壓力極大,日日步步為營的她累到哭泣。又累又想家之下,她病倒了。

「病好了, 又是一條活龍。」雖然初到上海工作剛開始很辛苦,現在陳淑娟早已得心應手。剛到仙炙軒,陳淑娟手下有個做了六年的上海籍襄理,故意點名兩瓶酒問她有什麼不同,聽到她正確而專業的回答,才沒再說話。「你要有很強的專業、很用功,才能讓下面人服氣,也才不會被唬倒。」陳淑娟在上海平均每天工作十二至十八小時,保持台灣人勤勞的優點,對自我的要求也高,「來上海不能讓人看扁。」

在管理上,陳淑娟也發展一套不同於台灣的模式,必須緊迫盯人。陳淑娟表示, 大陸員工有兩種, 一是接到命令不回答,因為他不會做,不敢講話;一是聽得懂但不執行,就必須盯著他做到精準。後來, 陳淑娟為了做到「軍令如山」,每次下達指令後,必定以「打破砂鍋問到底」的方式回問員工每一項、每個步驟,確認他們真的理解。「在台灣,同事做事會回報,在這邊,要去查事情是否做好,要嚴一點,」陳淑娟的管理都對事不對人, 但是在上海不用「愛的教育」那一套,「因為命令會無法執行。」

活在當下享受單純

上海的消費對於領台籍幹部薪水的陳淑娟來說很物超所值;而上海的生活卻讓陳淑娟返樸歸真、化繁為簡。

上海的物價水準相對較低,花較少的錢,就能得到不錯的享受。陳淑娟舉例,以台灣仁愛路、天母等地別墅的相同價碼,在上海可以買到更大更寬敞的房子,而且上海的綠化做得比台北好。買一台全新鋼琴的價格是1萬元人民幣(約台幣4萬元),學鋼琴一個小時學費60至100元人民幣(約台幣240元至400元)。此外,家裡請一個打掃、照顧小孩的阿姨,一個月700元人民幣(約台幣2800元)。

【會員限定活動】想懂護國神山的背後?和《造山者》導演一起看見時代的選擇!立即報名>>

雖然薪水和台灣相較下並未打折,消費力更高,但是陳淑娟的生活反而變簡單了。她以前看電影一定喝星巴克咖啡,沒想到來上海兩年,一次都沒喝過。而現在工作累,下班後也不需要社交,「我很專心在工作和家庭,我來過生活,整個人比較單純,回歸簡單。」陳淑娟說。

每半年回台灣一次,陳淑娟覺得台北什麼都貴。她想到一進便利商店,1000元就花完了,不禁讓習慣上海物價的她直呼:「回台北消費很可怕,台北太貴了,貴得不得了,台北人太可憐了。」

那麼是否就此移民上海了呢?陳淑娟還沒定論。她和同事也會討論「我們要死在哪裡」的問題,雖說落葉歸根,但他們迷惘著:根在哪裡?對陳淑娟而言,台灣就像媽媽,有一種熟悉的感覺,還是會想回到媽媽身邊,但是目前她的事業、她的舞台在上海。陳淑娟決定二到四年內在上海發展,更遠的未來則尚未決定。她告訴自己:「人要活在當下。」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