梳著西裝頭,西服筆挺的吳信翰,顯得十分成熟穩重, 他是美商優比速(UPS)公司進軍亞洲十八年來,2005年產生的第一位台灣本土總經理。40歲的吳信翰不僅是台灣UPS目前唯一土生土長的總經理,也是UPS最年輕的總經理。
本身是國貿系畢業的吳信翰,當初並沒有鎖定特定行業發展。退伍後第一份工作被西北航空錄用,即使之前從沒有相關專業或經驗,急著找工作的吳信翰心想:「先做了再說吧!」
一開始擔任櫃台人員的吳信翰,因為反應快,表現優異,三個月後即被調往猶如機場中樞的航務組。然而前輩告訴他:「這行的薪資不低、福利不錯,可是一旦你待久了,就很難轉換跑道。」
吳信翰將前輩的提醒銘記在心,於是在碰到瓶頸之前,就轉換到新加坡航空負責貨運組。在新業務上手後,吳信翰發現,他的主管都擁有二十年以上的資歷,可是升遷的速度很慢。他又開始考慮,「我是不是要在這裡長期發展?」
這個時候,一個好機會主動來敲門。西北航空的人事經理跳槽到UPS,想要找一些有經驗的人手,因此打電話挖角吳信翰。1994年1月,29歲的吳信翰進入UPS,這一次,他一做至今十二年。
壓力是進步的推手
物流作業繁雜,UPS又是大公司,該學習的事項多,工作也很累人。吳信翰的工作時間很長,每天早上8點上班,晚上8點後才下班,而且平均每兩年,公司就調派他到另一個部門學習。有一次還把吳信翰調至一般人觀念中,理工科背景才能從事的工業工程部。即使一切從零學起,吳信翰仍舊學會所有部門的流程串流與人力分析,將工業工程的技術運用到運務員的動作上,嚴謹地計畫每個運務員行經的路線,精密計算每一站所需的時間和距離以及每個動作,包括開車時應先啟動鑰匙還是先綁安全帶,都有一套SOP(標準作業流程)。
接受挑戰、持續地學習,難免伴隨著壓力,吳信翰總是能將壓力轉換為提升自我的動力。雖然在安穩的環境裡,可以因工作駕輕就熟而舒服地上下班,吳信翰卻選擇到不同部門學習新技能,「如果我二十年都做同樣的工作,這樣的人生其實滿無聊的,」吳信翰認為,壓力能讓他進步,訓練自己的方式就是做以前沒有做過的事。
千辛萬苦也值得
機會都是留給準備好的人。吳信翰突出的表現使自己獲得不少外派的機會、更多更大的世界舞台。他接受派駐至新加坡的亞太總部,負責南至印度、北至韓國的關務,也一肩扛起到大陸開疆闢土的階段性任務。
事業的成就與更好的工作機會,經常必須以某些犧牲做為代價。當吳信翰仍是機場管理包裹進出的小員工時,他得日夜輪班,時常半夜3點就上工;成為高階經理人後,吳信翰在全球各地差旅,尤其是外派新加坡與大陸期間,連續三年,幾乎一年只回家一趟。而且最愛吃白米飯的吳信翰覺得,除了日本外,各國的米都沒有台灣米好吃,沒有台灣美食的國外生活,挺折磨人的。
現在吳信翰回想起來,千辛萬苦都已化做甘甜的回憶。他表示一路走來,自己從不擔心外界的認同,因為他相信,只要面對挑戰、做出成績、證明自己的能力,大家自然會看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