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琳(J.K. Rowl -ing)女士寫的《哈利波特:神祕的魔法石》一書中, 有一幕非常出名。
哈利波特前往霍格華茲魔法學校,接受魔法師的正式訓練。
他要到火車站的第九又四分之三月台,搭乘霍格華茲快車。
但是當他抵達火車站,他當然找不到這個月台,他看到第九與第十月台,就是沒看到九又四分之三月台。哈利轉身看著其他要接受魔法師訓練的孩子,問他們九又四分之三月台在哪裡?「穿過那裡。」一個孩子用手指著堅固的水泥牆。
哈利感到困惑。他看不到任何通道, 只看到一面厚厚的牆。然後,他驚訝地看到,比他有經驗的同學們一個個全力奔跑,衝進這面牆壁,神奇地消失了!哈利跟著他們穿過這面牆, 站在九又四分之三月台上,看著奇妙的霍格華茲快車,這列火車將把他和同伴們帶到霍格華茲魔法學校。在那裡,他會學到魔法的祕密。
在月台上,哈利學到了成為偉大魔法師的一樣重要功課:有些事的本質,與它表面上的樣子截然不同。
事情不能只看表面
當我們經歷挑戰、過渡時期與蛻變轉化,也許會發現,就像哈利波特一樣,我們一開始彷彿面對一面不能穿透的牆、一條死路。我們瞪著眼前的障礙,儘管很想越過它,卻看不到帶領我們穿越或繞過障礙的入口:
‧我們的愛情走到盡頭,或是覺得它會永遠停滯不前。‧我們不滿意自己的工作或事業,覺得沒有發展。‧我們投入大量時間與心力的計畫未能成功。
‧我們賴以支持某個想法或計畫的募款,宣告失敗。‧我們想做某些事、想成為某種人、想達到某種成就的夢想,未能實現。
‧我們的生活發生悲劇性的事件,無法想像自己能復原。在這種艱難的時刻,我們怎能繼續往前走?怎能穿越看起來不可能越過的路障,走向快樂的大道?
一開始我們就要記住:有些事的本質,與它表面上的樣子截然不同。表面上是愛情走到死路,其實可能是大好機會,讓我們建立深度的親密關係或找到超乎想像的嶄新愛情。
表面上是工作或事業的死路,其實可能是大好機會,讓我們走向創造力的嶄新大道,進入成功的嶄新領域。
表面上是快樂的死路,其實可能是大好機會,讓我們得到重新發現與重生的體驗。表面上是信心與希望的死路,其實可能是大好機會,讓我們達到更高層次的智慧與覺醒。
有時人生沒有藍圖
藉著極大的勇氣,我們把舊的地圖放到一旁。藉著勇敢地放下,我們不再緊緊地抓住過去對自己的期望,準備啟程前行。突然間,我們發現少了一樣東西,少了地圖,一張描繪下一段旅程的地圖。
我們等待這張地圖自動出現,希望從上面看到新生活的詳細計畫。但是什麼也沒有出現,我們焦急地環顧四周,確信應該有一張地圖,但是我們找不到它。我們的舊地圖畫出一條道路,通往其他人已經到過,或是我們自己到過的地方──父母度過的生活、社會為我們排定的傳統命運、清楚標明的專業道路與個人道路。
但是,對於正在經歷情感與靈性重生的我們這些人來說,我們往往沒有地圖可用,前方只有一片遼闊、充滿未知的空間。
我們習慣了有地圖、行程、計畫與時間表。它們創造出一種幻覺, 讓我們覺得自己走在正確的方向上。它們讓我們感到安慰,誤以為自己並未離開這條道路。在沒有地圖的情況下尋找自我,讓我們感到困惑與茫然。我們擔心一直往下走,最後會迷失方向。
所以我們等待著,害怕做出新的決定, 害怕畫出新的路徑,害怕試著走上新的方向。
「我知道應該繼續走, 通過這個階段,」我們對自己說:「我知道應該採取行動,按部就班地走向一個新的地方。但我希望有人給我一張清單,寫出我可以從哪些步驟開始做。我覺得焦慮不安。我覺得應該採取行動,卻不知下一步要怎麼走。」
下一個方向總會出現
對於不喜歡失控感受的人來說,這種情況更是艱難。不知道前方有什麼在等著自己,讓我們感到渾身不自在,於是我們留在原地,由於缺乏安全感,由於害怕犯錯,無法採取任何行動,也無法做出任何決定。獲得重生的過程中,我曾對朋友說:我曾經有能力看到前面很遠的地方,一眼就看到多年後自己的情況。就像拿著探照燈,連前面很遠的地方都照得很清楚。如今,我的光只能照亮即將踏出的下一步。
當我們習慣了穩定與有把握,在光線只夠照到下一步的情況下尋找自我,會讓我們覺得非常害怕。但是我們必須把恐懼放到一邊,提醒自己說,我們不需要看到整條路徑,只要看到下一步就夠了。
這就是不靠地圖前進的公式:以踏出一步、做一件事做為起點。也許你只能看到面前的第一步。儘管如此,你還是要踏出去,一旦踏出了一步,下一步就會清晰呈現;踏出第二步之後,又會看到下一步,就這樣,一步步走下去。
我們踏出一步,我們只知道這麼踏出這一步,然後,我們等待。某種清明會從內心湧現,引導我們走向下一步。下一步踏出後,我們等待。我們生命中的某個人或某種事物,會幫助我們發現下一步往哪裡走。就這樣,我們憑著直覺繼續前進,一個剎那接著一個剎那,一步接著一步,下一個方向總會自然出現。地圖成為一種生活,一個個瞬間的工作不斷地運行, 我們不再盲目跟隨一張僵化、公式化的藍圖前進。
聽到心靈的聲音
新的門就在那裡。我們還看不到它們,但它們在等待。我們該怎麼做,才能找到它們?在沒有地圖的情況下前進,並不表示沒有任何力量在引導我們。它的意思是,我們藉以前進的舊方法,已經不適合眼前的挑戰與重生。它是我們心中直覺的智慧,幫助我們走上旅程,發現新的入口。
心靈總是用微弱溫柔的聲音跟我們說話,但我們經常忽略這些聲音。我們體驗到瞬間掠過的激情,我們腦中出現片段的思緒,我們產生一種無法解釋的突發情感。即使我們察覺了,也不會重視它們。但是忽略它們就是忽略內心的聲音,這聲音試圖跟我們溝通,試圖引導我們避開危險,為我們指出新的方向,引領我們走向等待著我們的新入口。
我們心中直覺浮現的智慧,看上去不一定都有道理。它看來可能不合邏輯、不實際,甚至不講理。這是因為它不走直線方向,把我們從A點直接帶到B點。相反地,它讓我們一步一步,配合宇宙的韻律與設計前進。直到抵達目的地後,我們才會了解,是這條不可思議的道路,把我們帶到這裡。
這種從心中說話的智慧,擁有許多名字。有些人稱它為「更高的心智」( HigherMind),以便與一般人的「平凡心智」(conventional mind)有所差別。也有人稱之為「宇宙的智慧」或「聖靈」(Spirit)。對許多人來說,它就是上帝的聲音。
思考「問題中的問題」
無論名稱為何,我們如何能聽到這個心靈的聲音,如何跟隨它的引導?我們必須停止對自己提出這些問題:「現在我該怎麼做?」、「我有哪些新的目標?」或是「我該按照哪些步驟採取行動?」相反的,我們必須思考我所說的「問題中的問題」。這些問題不是為了給我們資料性的答案而設計,它們的目的是繞過心智,讓我們打開心胸,認識自己心中的智慧。它們不能靠智能獲得解答,我們必須去感受這些答案,而不是思考這些答案。
有許多方法能解開這些問題。你可以一次面對一個問題,寫下它所帶來的心得;你可以在靜坐時沉思這些問題;你可以與伴侶、朋友或心理治療師討論每一個問題;你可以每星期全心沉浸於一個問題。這些問題都不是智能練習,它們是強而有力的引導,幫助你進入內心深處,你要關注於聽到的答案。就像諺語所言:「當心靈對你說話,要好好記下來。」
以下提出一些「問題中的問題」供你反省:‧我是否成為自己想變成的那種人?
‧有多少時刻,別人看到的我,就是我真正的模樣?
‧面對了解我的人,我隱藏了自己哪些真實的部分?
‧我所做的事,真的讓我快樂嗎?
‧每天的活動與互動,是否讓我感到喜悅?
‧我忽略或否認了自己的哪些部分?
‧我必須做什麼或放下什麼,才能長大成熟?
‧我必須做什麼或放下什麼,才能得到自由?
‧如果明天我的生命就要結束,對於我如何活過這一生、得到哪些成就,我是否會感到充實?
‧如果我不用自己的期望做為判斷標準,也不拿自己的生活跟他人比較,我會是什麼樣子?
‧如果我不擔心別人怎麼看我,他們會有什麼反應,我會做出哪些改變或決定?
‧如果只有一年可活,我會做出哪些改變或決定?
‧如果肯傾聽心靈一直嘗試告訴我的話語,我會怎麼做、有什麼改變、做出什麼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