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有夢,就別只是想

楊倩蓉
user

楊倩蓉

2006-06-01

瀏覽數 5,000+

有夢,就別只是想
 

19歲時,《絲慕巴黎》的作者郭正佩到紐約遊學,看到來自世界各國的青年聚集一堂,彼此分享對世界的看法與經驗,從小就是資優生,一路從北一女念到台大物理系,總是在明星學校光環中長大的她,忽然覺得很受震撼──原來,這個世界除了考試與學歷,還有更精采的東西。

有計畫就能實現

回國後她許下了心願,希望自己30歲時英文要非常溜、日文很流利、法文則至少溝通沒問題;從美國到巴黎、從巴黎到東京,都已經有了她駐足生活的痕跡。

十一年後,郭正佩30歲生日那一天,她獨自走在巴黎的街頭,從早上走到晚上,走遍巴黎她最愛的街道,一面回想自己從20歲到30歲這十年間,是如何不可思議地在不知不覺中完成了夢想。

郭正佩說:「實現夢想需要很大的動力和耐力。」當別人以為你的夢想只是說說而已時,自己要有堅持下去的毅力。

為了實現夢想,大二時,郭正佩就開始在台大語文中心學習日文,一點一滴學習堅持下去。她在竹科工作一年多後,為了要進申請入學難度很高的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進修,她乾脆搬到MIT旁,鎖定目標拜訪教授,甚至把全校教授與教授所帶領的研究小組成員了解得一清二楚。

這種動力和耐力,終於讓她如願以償進入這所名校就讀。

接著郭正佩利用MIT暑期實習的機會,申請到德國易利信公司、Intel實驗室、及法國電信公司去實習,藉此學習語言、體驗當地文化。

MIT畢業後,她申請到日本第一大的電信公司DoCoMo工作,如願到東京去生活。「我花了八年的時間,把當初遙不可及的夢想,也不知道哪一天會達成的志願,竟然已經達到了。」

別跟現實妥協

郭正佩的30之夢,雖然一路走來遇到許多艱難辛酸,但她回頭一望,覺得其實要實踐夢想並不困難。每個人都曾經擁有過人生最美好的初願,但一路走來,我們大多數人都逐漸向現實妥協──考試填志願,考慮父母的期待、學校的排名;面試找工作,考慮薪資的高低、公司的名聲。於是,現實就一步一步淹沒了人生的初願。

但夢想是不會死的,很多人在現實人生的衝刺中,面臨某個階段的轉折時, 人生的初願又會在你內心的底層招喚著你。「這是你要過的人生嗎?」其實,不管你的夢想是什麼,我們都沒有必要以妥協的心態繼續過日子,事實上,要過第一志願的人生並不難,已有愈來愈多的30世代, 正勇敢追求心目中的第一志願人生,而不想再依循別人的志願卡,苦悶地走過人生的旅程。

環遊世界兩百二十天歸來後的建築設計師蔡世鏗,總覺得30歲以後無論在事業或是家庭都應該要有「30而立」的表現,所以他想趁著下一個人生階段來臨前,完成自己環遊世界的旅遊大夢,成為眾多懷抱著同樣夢想的台灣30世代,少數的實踐者之一。

【會員限定活動】想懂護國神山的背後?和《造山者》導演一起看見時代的選擇!立即報名>>

圓夢要趁早

當然,環遊世界只是年輕世代的夢想之一,也有很多人將夢想建構在不同的地方。成立已經十年的荒野保護協會,由最初的小型家庭聚會運作,到現在成為台灣民間最大的環保團體,是緣起自一位年輕醫師李偉文的夢想。

當初, 聚會成員雖然都已成家立業,但是他們對於童年時期接觸美好大自然的記憶猶存,對保護大自然的夢想卻不曾消逝。因此,成立協會,從環保與教育出發,開始買下台灣各地的荒地,種下他們對大自然的美好初願。十年來,來自社會各個階層包括醫師、律師、學者、教師,陸續加入他們的行列,帶領一批又一批的陌生人,帶領一個又一個的家庭,和他們一起分享原始自然的美好。

縱使同樣是醫師也有不同的夢。30歲的外科醫師古孟偉,心裡有一個從小到大未完成的夢,他想成為建築師,親手建造自己的房子。但這個夢想卻因為家族的壓力,讓他在大學聯考的志願卡上填上醫學系,變成一名醫師。

然而,外科急診室每天送來許多意外發生事故的病患讓他醒悟,如果再不及時完成他的夢想,隨便一個意外都是終身的遺憾。

所以他在掀起家庭革命後,向醫院請了長假,走入南投山林間一棟殘破不堪的百年老三合院,與剛退伍的表弟兩人開始打造自己的夢想,用一年的時間完成一座古意盎然的民宿,讓外界趨之若鶩,也讓古孟偉修復了自己的夢想。

重新認識自己

每個人都有夢想,究竟,我們在夢想中究竟在追逐些什麼?無論是出走到天邊海角,或是脫離既定軌道,從事自己想做的工作,到頭來,許多夢想家透過夢想的實踐,處理的還是人與人之間、人與自然之間、人與自己之間的關係。

出走世界兩百二十天,蔡世鏗說, 在旅途上面對的是自己,他發現原來自己擁有那麼多的潛力,也終於了解自己的極限在哪裡,旅行,是一個認識自己的很好機會。

來自美國的Chris Breitenberg,今年25歲,2004年他辭掉教師工作,加入國際道德重整協會所發起的「國際生命行動」計畫,用長達九個月的時間,與世界各國青年交流相處。他的夢想是希望這個世界更美好,為了讓世界更美好,他打算把自己當作一座橋樑,希望打破國界的藩籬,直探人心。

至於人與自然之間的關係,這幾年在台灣掀起的一股下鄉熱潮,例如清境農場第一間民宿「香格里拉空中花園」主人羅介鴻,在宜蘭種植有機米的碩士農夫賴青松,以及成為討山女農的阿寶等人,他們多是30歲左右就開始走入自然去築夢,在聽夠上一輩對夢想無法實踐的遺憾後,決定在這一代儘早實現夢想。

夢想並不遙遠,只需要拿出多一點的勇氣、久一點的毅力,真的是可以成真的。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