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賠了400萬,賺了一堂課

30理財參考三

張卉穎
user

張卉穎

2006-06-01

瀏覽數 3,650+

賠了400萬,賺了一堂課
 

股市,是吳凱媛理財的啟蒙導師,也是她惡夢的開始。64年次的她,畢業後的第一份工作就是證券營業員。剛開始吳凱媛對股市懵懵懂懂,但慢慢地幫客戶操作後,膽子漸漸地大了起來,於是也開始下場玩。

「賺錢實在是太容易了!」吳凱媛常常一個下午就賺到別人半個月的薪水。不過這樣的生活收入高、風險高、花費也高。因為整天看盤,訊息掌握得比別人快,吳凱媛嘗了小甜頭之後,開始愈玩愈大。營業員上百萬的年薪,再加上股票的高獲利,有錢的滋味讓她簡直變了一個人。出手闊綽,平均每兩個月買一個名牌包包,連朋友都快認不出來。

「一個包包2、3萬根本沒什麼,我十支漲停板就賺到了。」她回想起當時的揮金如土,感慨地說。終於,一次的股市下跌讓她賠盡了所有的積蓄。總結股海浮沉七、八年下來,不但沒賺,還倒賠了400多萬元。

活用「分類帳戶法」

吳凱媛痛定思痛,決定改變自己不當的理財習慣。她離開證券業,從年薪百萬降到月薪只有3萬元的銀行房貸專員。因為薪水減少,揮霍的習慣也改了很多。不但少買名牌,還將帳戶分門別類做管理。她將帳戶分成四個部分:薪水、投資、股票、生活費,每個帳戶都控制在一定金額以內、避免超支。

因為平常吳凱媛工作忙碌,沒有多餘的時間記帳,所以分開帳戶的好處可以讓她不需要天天管錢,也可以清楚地知道錢都用到哪去、哪幾項投資賺了多少錢。像房貸、車貸、瓦斯水電用的是生活費的帳戶,額外的花費就用薪水的帳戶扣款。目前她房貸、車貸、投資和生活費約占薪水的2/3,留1/3的現金在身上,不像從前那樣全部投入股市。

吳凱媛現在還是會買股票,但金額都控制在每個月3-4萬元以內,也不再天天看盤、不買太高或太低的股票。還有因為目前工作跟房貸有關,所以吳凱媛也開始進行房地產投資,陸陸續續經手的四間房子都幫她賺了60-100萬元。30歲之前的理財經驗讓她學習到的是,做人絕對不要太貪心,理財還是穩健一點好。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