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薪水族投資外幣怎麼選?

王妍文
user

王妍文

2013-04-01

瀏覽數 9,300+

薪水族投資外幣怎麼選?
 

2013年,日圓趨貶掀起全球貨幣戰爭!到底該持續持有新台幣?還是趕緊多換些美元?

2013年,政府開放人民幣存款業務,國內掀起一股換匯潮!轉換人民幣真的可以只賺不賠?

過去,外匯戰爭是各國間經濟實力的競技場;現在, 外幣選擇則密切影響你我口袋裡辛苦賺的每一塊錢。

隨著遠赴國外旅遊、經商,挑選以外幣計價的各種投資產品等機會愈來愈多,民眾對外幣需求也轉強。繼美元、歐元、澳幣之後,今年2月才剛開放的人民幣存款業務,短短8天就吸金逾人民幣70億元,掀起一股換匯熱。

去年底日本政府對弱勢日圓的政策性宣言一出,放手讓日圓走貶,也引發新台幣將跟進趨貶的疑慮,不少資金轉身換匯成美元,讓新台幣一度逼近30元兌1美元,近3個月來,就貶值了2.38%(註:截至2013 年3月18 日止)。

或為投資、或為避險,外幣成了新顯學,到底,我們該怎麼選擇?

考量1 挑選利率相對較高的貨幣

外幣投資獲利2 大來源,就是利差與匯差。在換匯前,挑選利率相對新台幣定存利率愈高的貨幣愈好。

放眼國內外幣定存中,利息較高的有南非幣、澳幣、紐元等。以南非幣來說,3 個月定存利率約莫3.5% -3.7%,有些銀行甚至祭出4%的利率來吸睛,這樣的利率比新台幣3 個月定存利率0.94%,還要高出將近3 倍;而最近熱門的人民幣定存,在台1 年期定存利率約1.88%,也比新台幣1 年定存1.34%還高,若能直接到中國開戶存進人民幣,利率則至少3.25%起跳。

在新台幣利息趕不上通膨,造成幣值日漸趨薄下, 這些相對高利率的外幣,不可謂不讓人心動。

不過,高利率有時看得到卻不一定吃得到。元大銀行資深副總吳鴻麟指出,利率並非外幣投資的唯一考量,像南非幣利率高,卻有波動大的風險;在台定存人民幣或是到大陸開戶,也都有不同的隱形成本。外幣投資,除了利率外,最好還能考慮匯率升貶風險, 以及實用性。

【會員限定活動】想懂護國神山的背後?和《造山者》導演一起看見時代的選擇!立即報名>>

考量2 評估能否承擔波動風險

買賣外幣,最怕的就是「賺了利息,卻賠上匯差」。以南非幣來說,雖然利率高達4%,但2012 年也曾因爆發礦場工人罷工事件,造成幣值波動劇烈,1 週就貶值5%,換句話說,投資人很可能賺了4%的利息, 卻因匯兌風險而損失。

富邦銀行執行副總黃以孟提醒,從事外幣存款,最重要的就是把握利率與匯率的消長,慎選貨幣, 否則便可能同時蒙受利息與匯差的雙重損失, 他建議,最好以「資產配置」的觀念來持有外幣,才能有效分散風險。

像是最近存款戶爭相持有的人民幣,黃以孟建議,可以把人民幣當成另一種外幣商品,最好根據自身需求來分配比重。若單純以外幣投資角度來看,則可以美元6 成、澳幣3 成、人民幣1 成的比重來配置。

他認為,以中國大陸的經濟成長與外貿順差的趨勢來看,人民幣長期仍會相對美元升值。6:3:1 的比重,考量了存款利率、可投資的理財商品種類及匯率波動風險3 個因素,不僅平衡匯率波動風險,又能兼顧投資機會。

考量3 未來是否有使用機會

一般人持有外幣,最好有實際的運用需求。根據國際貨幣基金(IMF)一項研究指出,主要貨幣的匯率在1 分鐘內有20 種報價是家常便飯。如果使用機率高,未來即使要兌換回新台幣時呈現貶值,但因有機會使用掉,至少先賺了高利率,也不必擔心換回後的匯兌損失。

以人民幣來說,吳鴻麟觀察,人民幣業務開放後,市場上出現許多短期人民幣定存商品、組合型存款、人民幣保單或是以人民幣計價的基金等,紛紛登場搶市,這些商品雖然都是著眼於投資目的,但隨兩岸往來密切,不管是工作、觀光旅遊、消費甚至留學念書的需求也日漸增長, 「都讓人民幣不會只是投資的選擇。」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