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人生不以成敗論英雄

古巴精神領袖 切‧格瓦拉

黃秀如
user

黃秀如

2007-01-01

瀏覽數 3,400+

人生不以成敗論英雄
 

二十世紀即將結束之前,美國《時代》雜誌選出了本世紀最重要的一百位人物,其中曾是1960年8月8日《時代》雜誌封面人物的古巴革命領袖「切‧格瓦拉」,與英國王妃黛安娜、重量級拳王阿里、好萊塢性感女星瑪莉蓮‧夢露、香港功夫明星李小龍等人,同被選入「英雄與偶像」這個類型。在這個強調勇氣、無私、活力、不凡與仁慈的類型裡,切所得到的評語是「雖然共產主義已經失勢,他仍足以做為叛逆與革命熱情的象徵。」

英雄形象深植人心

時間回到1967年10月9日,在玻利維亞一座小山村裡一所小學校,切被美國中情局扶植的玻國政府軍俘獲後遭到槍決,結束了他自1955年以來為了解放拉丁美洲而四處征戰的生涯,得年39歲。10月10日,切的遺體公諸於世。10月15日,曾經與切在解放古巴過程中並肩作戰的革命家卡斯楚,上電視證實了這件事。隔年5月在巴黎,受到中國文革與古巴革命影響的青年學生走上街頭,「切永垂不朽!」成為在街頭張貼的標語;「我們這個時代最完美的人類。」是學生運動的導師沙特送給切的至高讚辭。

從那之後, 切頭戴貝雷帽、鬈髮蓬鬆、滿臉大鬍子的頭像, 總是會出現在大規模示威運動的場合中,彷彿有了切的相伴就有了切的力量。隨著切的傳奇地位得到確立,他的生平事蹟也紛紛改編成影視音樂作品和電玩,他的時尚品味讓他身後成為高級雪茄和伏特加的代言人,他的頭像甚至大量出現在提供給年輕人的商品上,包括身上穿的T恤、手裡拿的咖啡杯和頭上戴的棒球帽。雖然切的形象被拿來這樣消費,他的女兒阿蕾達倒認為這是件好事,因為把切穿在身上的年輕人,「相信有某種東西在那裡。」

醫學生化身革命家

所幸要了解切是個什麼樣的英雄,並沒有那麼困難。出身阿根廷上流社會的切,也曾經是個不懂民間疾苦的醫科學生,直到22歲那年的暑假,騎單車走訪阿根廷北部的十二個省,他才體會到「在醫院裡的病人、監獄裡的犯人或憂心忡忡的路人身上,才會體現一個民族的真正靈魂,你應該去跟他們交朋友。」這趟旅行讓切渴望看到更寬廣的世界。於是約了好友格拉納多共乘摩托車,從阿根廷出發,沿著智利北上祕魯、穿過哥倫比亞、最後抵達委內瑞拉。在遠遠超出預期的八個月旅程中,切將沿途的所見所聞記錄下來,後來整理出版為《革命前夕的摩托車之旅》。

切的人生在這第二趟旅程中徹底改變了。那些他在途中所遇見被剝奪農地的印地安人、被迫害的共產黨徒、沒錢受教育和看醫生的窮人,讓他深刻體會到數百年來,帝國主義者對拉丁美洲人民的荼害有多麼嚴重。他無法忽視這些事實而任由自己成為一個只為富太太服務的醫生,於是他離開布宜諾斯艾利斯,開始以軍醫的身分,在中南美洲各國為左派游擊隊服務。1955年在墨西哥,切遇到了另一個改變這世界的重要人物──來自古巴的革命家卡斯楚。「切」這個阿根廷人平常使用的問候語,也就是在這個時候,成為古巴同志稱呼他的暱稱。

傳奇地位歷久彌堅

古巴革命成功後,掌政的卡斯楚也曾任命切擔任工業部長與國家銀行總裁,但兩人在處理蘇聯事務、以及是否繼續從事南美革命的立場上南轅北轍,一心一意想要鞏固古巴的卡斯楚,和無論如何都要將帝國主義趕出第三世界的切,終於在1965年分道揚鑣。切寫信向卡斯楚告別,前往剛果執行國際主義者的任務,後來又回古巴再轉往玻利維亞,直到他被俘之前,卡斯楚始終都是最能掌握他行蹤的人。

卡斯楚在《切:卡斯楚的回憶》一書中如此緬懷切:「切的過去、現在、未來都已在歷史占有一席之地。我們要告訴人民,如果要說希望我們的孩子未來像誰,我們會說要他們像切。」也許卡斯楚和切之間確實存在無法跨越的鴻溝,但是在切死後的這三十多年期間,他的傳奇地位始終維持在世人仰之彌高的巔峰之上,古巴還成立了切‧格瓦拉研究中心,並打算出版切的二十餘部著作,這些努力或許正足以說明切在卡斯楚心目中的重要性。

【會員免費報名】晶片王國背後,世代賭注如何與信念交織?《造山者》導演帶你進入真實第一線

進入二十一世紀的第一個十年,切所信仰的共產革命早已褪去了光芒,他的形象卻比任何形式的革命還要持久燦爛。想必這是39歲就從容赴義的切所料想不到的吧?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