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玩偶的家,產學創造新可能

台北科技大學》工業設計系

王維玲
user

王維玲

2013-03-01

瀏覽數 3,750+

玩偶的家,產學創造新可能
 

丹麥家具設計大師Hans J. Wegner所設計的「Y Chair」,沉穩的坐面加上背板的良好支撐,環狀向兩側延伸的手肘倚靠,優雅的型體兼顧舒適機能,成為超越世代的經典名椅,很少人知道,其實Y Chair設計脫胎自中國明代圈椅。

北科大工業設計系副教授楊明津感嘆,北歐、義大利設計家具揚名國際,其實台灣家具製造的水準極高,70年代曾是台灣外銷出口前3強,但是長期只懂製造,忽略設計及品牌價值,使得台灣家具難以創造差異化價值。

如何重新擦亮台灣「家具王國」的榮光?目前許多家具廠商努力轉型,朝向材質創新、強調設計文化、找到品牌定位等方向發展。在這個過程中,北科大工業設計系扮演了重要角色。

北科大工業設計系系主任黃啟梧表示,北科大工設系除了產品設計之外,還設有家具與室內設計組,是少數強調家具專業的學校,也是台灣家具設計人才的搖籃,目前台灣一半以上的系統家具創辦人,都畢業於北科大。

設計與產業結合 找到家具新可能

老木匠和新一代設計師的最顯著的差別在於設計與創新思維。過去原木家具常標榜某件作品的尺寸,強調木材的珍貴價值;但是唯有將製造與設計結合,才能善用材質,做出符合市場潮流及人體工學的世界級產品。

北科大工設系最近與兒童玩具品牌「玩偶的家」合作,開發出一系列尿布檯及多功能兒童餐椅。學生除了要思考有機棉如何與木頭結合、如何讓有機染料完美附著木材、如何控制成本...等專業技術問題之外,更為家具加入「人」的思考。

為了真正了解使用者需求,學生實際訪問保母、托嬰中心,了解目前市面上產品有何不足之處,還要考慮嬰兒成長速度,當這些家具無法發揮原本的功能時,能不能轉換功能,延長產品壽命?

創新設計,學生必須同時具備堅強的實作專業技術與跳出框框的思考方式。黃啟梧表示,設計不能流於紙上談兵,從家具材料、結構、製造技術、製造流程、家具製圖,系上都有開設專業課程;而「設計哲思」課程則從人類、社會、人文學上探討人性與設計之間的關係, 讓產品更有溫度與情感。

【7月空中沙龍】會員免費參加>>半導體產業如何成為護國群山?

競賽實務 將創意磨成鑽

行經工地旁的高空吊車,一不小心就會誤入危險區域怎麼辦?工設系家具與室內設計組大四學生簡百慧觀察到高空吊車施工作業的危險性,與土木系學生跨界合作,設計出「險路勿近」,比照施工區拉封鎖線的方式,在吊車垂吊勾上加裝警示燈,避免行人或行車勿入。

而家具與室內設計組四年級學生余柏璁設計的「2mm Tape」也相當實用,他將雙面膠的黏膜與外層保護紙設計出2公釐差距的落差,只要輕輕一剝,就可讓雙面膠的外層保護紙與黏膜「分家」,單手就可以撕開雙面膠,大大減少傳統雙面膠使用時的困難度。

簡百慧與余柏璁的作品獲得2012年Red Dot大獎,背後的推力,則是系上所開設的「競賽實務」課程,讓學生實際在國內外各種競賽中驗收大學4年所學成果,除了研究歷年得獎作品趨勢之外,更教學生如何透過影片及表板表達創作理念,讓設計在5秒內「跳」出來。

「因為設計是一個競爭激烈的殘酷行業,只有最優秀的人才能生存。」黃啟梧說,北科大工業設計系希望透過專業技術與創新開發的訓練,幫助學生畢業後無縫接軌,在設計領域走出自己的一片天。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