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大家把草種在平地上就滿足了?植物可不是這麼凡庸的。」植物學家兼直立花園設計師派屈克‧布朗(Patrick Blanc)說道︰「看看熱帶雨林的植物應該就不難理解了。馬來西亞的八千種植物裡,有兩千五百種是長在岩壁或樹幹上的。」
1953年生於巴黎的布朗,從孩提時代起便深受水族箱所吸引。當時他就驚訝地發現,許多水草不必在土壤中紮根也能生長。因此12歲時,他就開始在溼潤的玻璃纖維上種植長春藤。他認為,「植物必須長在土壤上是個陳腐至極的邏輯。
但人類卻打從被逐出伊甸園時起,就對此深信不疑。」
為建築披綠意
二十年前,布朗在巴黎郊外自宅實驗垂直面栽培植物的方法時,發現只要利用花藝店用來固定盆中植物的人造毛氈,再加上含有氮化合物和鉀的水,便能為植物構築出一套完善的垂直生態系統。
1994年,他在法國舉辦的國際花藝展上展示了他的研究成果——垂直花園(Le Mur Vegetal),旋即成為萬眾矚目的焦點。至今他已應邀在全球各角落設計了許多垂直花園,從巴西的聖保羅到韓國的首爾,都能觀賞到他鬼斧神工的傑作。
最近的知名作品則座落在巴黎的凱布朗利博物館(Musée duQuai Branly),這棟於2006年6月開幕的博物館是由法國總統席哈克所催生,以展示原始藝術品為宗旨,布朗以嚴選的豐富植物,為這棟由建築界巨星努維爾(Jean Nouvel)所設計的高科技建築披上了一層綠意盎然的外衣。
每年修剪兩次
垂直花園系統由三個部分所組成︰PVC層、毛氈層和金屬框架。植物的生命由定時補給水分與養分的毛氈層所維持,而金屬框架提供了植物無須土壤也能攀附的結構,由於重量極輕,因此可外掛在牆上,甚至懸吊在空中也沒問題。水和液肥則以計時器按時自動供應, 省去了需要澆水、施肥的麻煩。同時底部也裝有用來儲存餘水的水槽,以利回收餘水。由於沒有任何土壤,因此這種垂直花園中完全不見雜草的蹤跡,只需每年修剪兩次維護外觀即可。
只要品種選擇得宜,這種完整的生態系統讓植物不論在任何氣候、環境下的室內、室外均能適應無虞。
實用兼具美觀
雖然每座垂直花園的造型都是獨一無二,所處環境的風土氣候也大不相同,但布朗本著對植物的熱愛與豐富知識,在選擇物種時總是十分審慎,好為每一座花園創造出最穩定、同時也最容易照料的生態。讓人驚訝的是,他完全不使用攀附性最好的長春藤,理由是這種植物繁殖力太強,管理起來太麻煩。
這種直立式花園可以做為美觀的戶外裝飾,或配合人造燈光搭建在室內。它有為建築物降溫、過濾落在植被表面的雨水、改善空氣品質、降低能源消耗等優點,在美化環境之餘,也為置身建築物裡的人築起一道自然的保護牆。無論身處都市或市郊,寒帶或熱帶,室內或室外,垂直花園都能讓人享受到舒適的環保綠意。
除了在建築方面的貢獻,布朗還有個社會性的使命,他最近正默默為一個曾於2005年發生暴動的巴黎貧民區,著手企畫綠化工程。他認為這些地方的居民對生命已放棄希望,因此期望綠意能喚醒居民正面的社會意識,學會如何與其他人和自然溝通。
「世上有太多地方需要垂直花園了。」布朗認為,不論是停車場、火車站、還是地鐵站──這些了無生趣、人們不期望能看到植物的地方,就是他最感興趣的目標。他進一步表示︰「不管動機是基於科學還是美學,只要大自然能在出其不意的地方露臉,就能為大家創造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