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比世》(Forbes)日前公布「亞洲最年輕富豪(Asias Youngest Billionaires)」排行榜,評選出亞洲 15 位年紀不到 40 歲,卻已身價上億美30看世界元的青年富豪。這群年輕人平均年齡 36 歲、坐擁 2億美元資產(約合新台幣 64 億元),即便是平均每人國民生產毛額最高的卡達人民,辛勤工作 2000年也還望塵莫及!
繼承股權,中國楊惠妍登榜首
全球 60 億人中,只有 1125 人得以戴上億萬富豪的桂冠,這群財富金字塔頂端的富翁,平均年齡 61歲,其中不到 5%的人未滿 40 歲,絕大多數來自新興國家,如亞洲的中國、印度,歐洲的俄羅斯,跟著國家經濟一同成長、積累財富。
亞洲最年輕富豪榜上的 15 人,更有如桂冠上的珍珠,眾人欣羨的鉅額財富,及無可限量的青春優勢同時匯聚在他們身上。15人當中除南韓零售業龍頭「新世紀集團」副董事長鄭溶鎮之外,全出自中國與印度這兩塊崛起的亞洲金磚:包括8名中國、1名香港與5名印度年輕富豪。
其中最年輕者當屬生於1981年、年僅27歲的楊惠妍,從父親楊國強手上取得地產發展商碧桂園集團58%的股權,淨資產76億美元,使她榮登中國年輕女首富,同時,她也是此次兩位上榜的女性之一。
網路熱潮,青年淘金捷徑
不同於楊惠妍透過繼承取得財富,這群青年富豪當中,有11位是白手起家。在網路熱潮中淘金,是當下年輕人赤手空拳致富成名的捷徑,有Yahoo!、Google的例子在前,現今更有全球最年輕的億萬富翁,Facebook年僅23歲的創辦人朱克伯格(Mark Zuckerberg),亞洲年輕人也抓緊了這樣的機會乘勢崛起。
不管是大家熟知的中國第一大搜尋引擎、全球最大中文網站「百度」的聯合創始人李彥宏,或者是1997年創辦「網易」,2003年就成為中國首富的丁磊,皆搭上網路順風車,將自己推向顛峰。榜上有名的中國即時通訊軟體QQ的「騰訊」創辦人馬化騰,也被《富比世》拿來與在奧運勇奪八金的泳將菲爾普斯(Michael Phelps)相提並論,後者場內風光,前者則是在運動場外,把握北京奧運期間大力曝光,吸引了如麥當勞、耐吉等眾多跨國公司在其即時通、部落格介面下廣告,季營收比起去年同期翻了一倍。
印度36歲的迪克史特(Anurag Dikshit)同樣靠網路翻身。他原本是軟體工程師,在網路賭博公司PartyGaming撰寫賭博軟體,全球各地玩家可透過線上撲克與他人對賭。這位引領線上博奕技術發展的大人物,點燃網路撲克賭博熱,2005年PartyGaming市值甚至高達100億美元!不過自從美國立法禁止金融集團參與線上賭博後,PartyGaming股價便一路下跌風光不再,儘管迪克史特出售大量股票且離開董事會,但他仍然擁有大筆財富,富比世估計其資產淨值為16億美元。
富豪創業發跡,橫跨各產業
不僅局限於網路,礦產、能源、金融、傳統製造等產業,也都留下這群年輕富豪打拚耕耘的足跡,每個人發跡的過程都是一頁傳奇奮鬥史。
目前在中國198個城鎮共有828家門市的國美電器,主席黃光裕一手打造出中國最大的電器零售連鎖商。黃光裕,骨子裡流淌著廣東汕頭人擅長經商的血液,別人十六、七歲還坐在課堂求學,家境清貧的他卻輟學北上,跟著哥哥到內蒙古做起了貿易。
1986年,只有17歲的黃光裕帶著僅有的4000元人民幣赴北京闖天下;當年營業面積30坪不到的小小電器行,如今成為總規模90萬坪的電器連鎖商發源地。
在「賣不出去的商品才刊登廣告」的年代,腦筋動得快的黃光裕就在《北京晚報》打起廣告,「買電器,到國美」的標語喊得響亮,商品價格也一清二楚刊印在廣告上,靈活的行銷手法成功滲透到顧客的日常生活。
英國《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形容其穩扎穩打的經營策略時說道:「靠著簡單卻歷經驗證的營銷法則『薄利多銷』,一步步建構起他的零售王國。」美國《商業週刊》也稱讚國美電器:「完全可與美國的同類商家媲美。」從阮囊羞澀的4000元人民幣到35億美元身價,黃光裕一路走來沒有任何僥倖。
爭做第一,寫下致富傳奇
鮮揚則是另一個傳奇。人稱「黑金王子」,畢業於四川的人民警察學校,之後擔任公安,由於因公負傷,未避免家人擔心而轉任海關人員,誰曉得這位公務員居然因為工作性質過於沉悶,毅然決然轉換跑道棄官從商,人生至此轉了個大彎。
跳入商場的鮮揚一頭栽進煤礦堆,2000年開始從事焦炭生意,企業所在地攀枝花有豐富煤炭礦藏、鋼鐵資源。起初鮮揚做的是礦產貿易生意,公務員出身,心態卻不保守,不滿利潤的微薄,轉而自己經營煤礦。
2002年,鮮揚藉著收購務本大河溝煤礦,成功進入煤炭開採及洗選行業,短短幾年就成為中國西南地區最大的民營煤礦企業。他的恆鼎實業在去年9月於香港公開上市,依據最新公布的財報顯示,2008年上半年的營業額較去年同期有198.8%的巨幅成長,才34歲的鮮揚,戲劇化的人生腳本還充滿多種可能,朝事業頂峰奮力攀爬的他,繼續創造黑金王子的傳奇。
同樣出生於四川,同樣因為公司在香港公開上市而浮出水面,獲得大眾注目的,還有華寶國際集團的主席朱林瑤。
38歲的朱林瑤所在的產業相當特別,專門生產用於清潔劑、飲料、乳製品、化妝品的食用香精與香煙專用的煙用香精。華寶國際2007年的營業額為14.19億港幣(相當新台幣58.35億元),穩居產業龍頭。
除了本業穩固的根基,朱林瑤更運用靈活的資本運作,利用併購逐步擴展香料王國的勢力範圍,公司網站的集團願景標示著「爭做第一」,清楚俐落,明白揭露這位「香料女王」在事業版圖的企圖心,19億美元的身價,讓她榮登全球白手起家的億萬富豪中最年輕的女性。
年輕、多金,是這群年輕富豪被世人記憶的模樣,卻不是他們唯一的樣貌,他們積極、充滿企圖心,勇於嘗試、樂於挑戰,我們很難預估下一個世代的富豪將從哪個產業冒出頭,因為創意的點子隨時盈滿腦袋,在他們眼裡處處都是機會,處處都有新的可能。
對這群集財富與青春優勢於一身的幸運兒,人生計畫的下一步是什麼呢?賺飽了錢好退休嗎?別開玩笑了,有趣又充滿挑戰的人生,才剛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