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場貴賓們,有人看過美人魚嗎?請舉手。」現場約200 多位大小朋友,沒有一位舉手。有些人甚至還沒聽清楚問題呢?「沒有人要聽我講話,」主持人自言自語說了一句。
「昨天我問同樣的問題,結果現場有位先生很快的舉手說:『有,我看過,我老婆就是美人魚!』」此話引來台下一片笑聲。
「好,等一下還有機會,請男士們好好把握了。」主持人發現觀眾有反應,開始進入主題。
這是在花蓮遠雄海洋公園的一個節目解說片段。海洋公園頭號解說員、人稱「海王子」的曾瑞敏,負責在海牛水族箱前解說導覽,他是Yess123 副總副邱文仁口中最棒的解說員。海王子曾瑞敏短短20 分鐘的解說,總是能讓在場聆聽的大、小朋友們,笑聲不斷。
很難想像,如今口若懸河的曾瑞敏,在國中以前,竟是老師眼中「沉默寡言」的學生。直到高中參加了樂團,擔任打擊樂手,才讓他開啟與旁人對話的那扇窗,喜歡與人互動溝通,甚至訓練自己成為以說話為生的專業解說員。
高職及專科讀的是汽車修理,但喜歡與人接觸的他,畢業後主動爭取成為客服人員。在一家歐系進口高級車廠,擔任客戶與師傅間的溝通橋樑。「聽懂客戶的車子問題,完整地轉述給師傅,最終解決,讓客戶滿意地離開,就是我的工作,」曾瑞敏說。
這樣的工作也讓他感到滿足,並受到公司禮遇,成為外籍技師來台授課的翻譯。「解說員好像是我天生該吃的飯,跟人講話、互動,讓我很自在,」他說。
一次機會認識在陽明山擔任解說員的客戶,邀他上山隨隊觀摩,曾瑞敏發現:「 解說員的工作太酷了,就是我要的。」他二話不說,回花蓮報考太魯閣國家公園解說員,休假花上來回5、6 小時的車程,就為了向遊客解說各種動植物及地理環境。
布局─跟生活事物連結
「這就是海牛,也就是大家說的美人魚,大家不要再叫我海象或海豹了,」台下肅靜,又恢復靜悄悄的冷場。「沒關係,我知道,大家就是沒辦法接受美人魚長得是這個樣子,」曾瑞敏再次化解了尷尬的氣氛,又是一陣笑聲。
「其實我是很美的,你看我有腰身哦!如果我是女生,我也有胸部,可以餵奶!如果你待在船上很長的時間,遠遠看著我在礁岩岸上休息,那肯定會把我誤認為是位大美女,就是美人魚嘛!」曾瑞敏三言兩語說明海牛為何有美人魚稱號的由來。
每天開園前,曾瑞敏會頂著他特色的牛仔帽、戴著酷炫的太陽眼鏡,站在園區中最明顯的位置迎接遊客。露出一排白齒的笑容,親切地跟遊客打招呼,讓遊客對園區及他有好的第一印象。另一用意是他要觀察遊客,看今日入園區的遊客是哪種類型。
「見人說人話」是曾瑞敏的解說技巧之一。「一定要使用遊客共通的語言,才能產生共鳴,」他說。如果是老阿嬤參訪團,他一定會參雜台語,而且用字淺顯易懂。如果是國中、小學生,那就要用自然生態教學的方式,穿插童話故事情節,來與小朋友產生互動。如果是白領階級遊客,那就要用專業知識來餵飽他們的求知欲,讓他們對你感到敬佩。所以他要觀察、了解遊客的屬性,在解說過程中調整用詞、音調及方式。
互動─挑起遊客好奇心
「請問,海牛怎麼呼吸?」他提出問題。
「不用呼吸」、「用腮呼吸」、「浮出水面呼吸。」「答對了,浮出水面呼吸。」「答這答案的人請把手放
在胸前說:『我好棒!』」不少大小朋友都把手放在胸前,複誦了一遍:「我好棒!」「海牛在水裡平均憋氣7 分鐘,會浮上水面呼吸,一次3秒;你看牠現在浮上來了,好,大家一起數1、2、3,沒錯,牠又下去了。」全場遊客跟著曾瑞敏一起數1、2、3,大家的呼吸節奏也跟著海牛一般,曾瑞敏心想:「就是這樣,這一場又算是成功了。」
為了提供專業的解說,曾瑞敏自己找了好幾份工作,培養說話能力。他擔任太魯閣國家公園解說員,花了
1 年時間受訓,了解自然生態。而為了訓練說話,辭去台北高薪工作,在花蓮擔任導遊,只為了在遊覽車上向遊客解說花蓮的大小事。
這還不夠,為了解海洋生態,他應徵賞鯨船的解說員。「在船上遊客更沒地方跑,只能看著你說話!」曾瑞敏打趣地說,也逼自己充實更多知識。在船上待了1年多,他聽到遠雄海洋公園準備進駐,可能需要海洋生態解說員。但自覺還是缺少飯店服務的訓練,他決定先到某家五星級飯店學習,擔任泳池救生員,領1.8 萬元薪水,但「你知道你追求的是什麼?就會為那目的,去犧牲。」2002 年,遠雄海洋公園開幕,他獲得海洋生態解說員的職務。
「服務的背後是專業,沒有專業的解說,那只是會說話,不是解說。」曾瑞敏清楚遊客是要寓教於樂,不單單只是來玩而已,因此,他一直在吸收海洋生態的知識,以深入淺出的方式,說成故事或趣味問答題,讓遊客帶著知識記憶回去。
狀況─天天不同隨時發生
「好,大家對海牛有了基本的認識與了解了,我再問一次,請問大家今天看到幾隻美人魚?」曾瑞敏在即將結
束之際,再次丟出這個問題。「2 隻,」一位男士大聲地說。「為什麼會是2 隻?」曾瑞敏反問。「另一隻是我老婆。」台下觀眾聽了再次哈哈大笑。
「沒錯、沒錯,今天開始,所有男士及丈夫們都要學會,台灣有2 隻美人魚,一隻在花蓮海洋公園,另一隻就是你的女朋友或老婆。」台下男士們都點頭表示認同,曾瑞敏也結束這一場20 分鐘的解說。
看著觀眾微笑滿足的臉離開會場,曾敏瑞心中也感到欣慰。「我只要看到遊客臉上的笑容與給我們掌聲,就是最大的滿足。」
在遠雄海洋公園擔任解說員10年,曾瑞敏每天保持最佳狀況。只要天氣許可,他騎著單車上班,早上8點不到就進入園區,先拿起報紙讀副刊,念出文章韻味情節,訓練自己口條。
接著他會到水族館及海牛、海豚等水族館去觀察,看牠們今天的心情及狀態,有沒有生病或吃不下飯等情況,作為今日解說時的參考。
「最難掌握的是動物,我不太了解牠們的心情,」曾瑞敏說。海牛會有低潮,1 年約發生2 次,牠就是不想動,待在最底層無動於衷,根本拿牠沒轍。所以你要天天觀察牠們,了解牠們的習性,遇上低潮時才不會手忙腳亂。
最快樂的事是什麼?他說:「遊客看到你會笑,下次再來還記得你,這樣就夠了,其他辛苦的事,都不算。」
記得,有機會到海洋公園,要向海王子打招呼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