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掌握人氣,就有好生意

iCook

王妍文
user

王妍文

2012-09-01

瀏覽數 5,250+

掌握人氣,就有好生意
 

20 台灣 iCook

利基社群+精準行銷

掌握人氣 就有好生意

不懂做菜,也能讓一手催生的食譜網站變成人氣王?!

網站上線第1 天,衝出萬人瀏覽量;開站第1 個月,就寫下10天新台幣20 多萬元的銷售額;營運不到1 年,竟然就有機會躋身國內最大食譜內容商。

這是去年11 月才創立的食譜分享社群網站「iCook 愛料理」的成績單,創辦人卻是2 個不懂做菜的大男生。

iCook 創辦人蕭上農與林宜儒,一個是待過遊戲業、蕃薯藤的網路行銷人;一個是曾架過破千萬瀏覽量網站的技術高手,他們在2009 年第1 次合作,經營知名共筆部落格inside,透過對網路界的觀察與分析,看到新商機。

動心起念的創業引爆點,來自日本的COOKPAD 網站。

COOKPAD 是日本最大的食譜社群網站,每個月不重複訪客超過 1500 萬,其中,消費力道最強的20-40 歲族群的比率就達44.5%,換句話說,這個食譜網站,左右日本1/3 家庭「晚上吃什麼?」,這商機不僅讓COOKPAD 年營收達新台幣12 億元,也推動公司走上上市之路。

COOKPAD 展現的食譜威力,讓蕭上農與林宜儒嗅到創業氛圍。他們回頭看台灣,觀察到台灣人愛美食,電視上只要一播美食節目,收視率就特別好;書店裡,也有各式烹飪書籍,甚至帶動料理達人出線。

但是,網路上,除了個別經營的部落客外,卻沒有太多專門講料理的網站。「顯然還有一群人的需求未被滿足,」蕭上農說。

看到需求、滿足需求,永遠是商業模式最佳的獲利動力。不會做菜的蕭上農瞄準會做、想做、希望做菜的人,推出「iCook 愛料理」,他先建置facebook 粉絲頁面,把對做料理有幻想的人集結起來,再推出網站,讓使用者可以用很簡單的介面輕鬆分享食譜,建立起結構穩固的社群網絡。

現在,在「iCook愛料理」上,有6000多道各式各樣的菜色任君選擇,每天還有30-40道新菜色上線分享,14.6萬名粉絲互相討論哪道人氣菜色怎麼煮、特定食材還有什麼新煮法、食材可以去哪裡選購。

【會員免費報名】晶片王國背後,世代賭注如何與信念交織?《造山者》導演帶你進入真實第一線

「iCook愛料理」一開站就擁有高人氣、高銷售,是許多創業人內心的夢幻畫面,新創網站這麼多,iCook如何殺出血路一炮而紅?

1.經營社群 把人氣導回網站

iCook打破「先有網站、再培養粉絲團」的傳統行銷做法。早在iCook網站還沒開張前,蕭上農就已經在facebook上「養粉絲」,他不僅張貼健康飲食資訊,也找來許多部落客一起分享個人食譜,鮮明的訴求聚集高人氣。

「愛做料理的人,也會有很多愛料理的朋友。」蕭上農說,facebook讓分享變得更容易,短時間就能聚集有共同喜好的粉絲,等iCook網站正式上線,粉絲團人數已有2萬多人,第1天就帶來上萬名訪客。

2.分享食譜 創造高度黏著力

將分享收成的成就感,轉換成網站黏著度,是iCook人氣持續成長的祕密。蕭上農指出,iCook的使用者分為3個層次:食譜創作者、「我也做了」投稿者,和單純的食譜閱覽者,其中食譜創作者約僅占5%,要提高粉絲黏著度,需從「我也做了」下功夫。

由於多數食譜創作者都不是阿基師或詹姆士等級的料理達人,而是如你我一般的消費者,透過「我也做了」的人氣指數,既可激勵作者再度上傳食譜,也能讓跟著做的人更有信心,進階變成食譜創作者,或挑動單純閱覽者願意動手,三者正向循環變成網站的最佳黏著劑。

3.主題活動 帶動廣告高營收

有了人氣,雖然就具備吸金力,但是iCook除了傳統廣告營收外,還善用眾人智慧,以創新活動引領自己往「廠商最佳廣告選擇」之路邁進,第1年就做到損益兩平。

不管是以桂冠、康寶為料理材料推出的食譜;或是以好菇道為題徵求新食譜,這些都是 iCook 正在嘗試的行銷廣告合作案。對蕭上農來說,iCook集結的是眾人智慧,最大的好處是可以將「焦點放在使用方式的創新上」,藉由集思廣益來發掘產品使用方式的新創意與豐富性,「比起單純的廣告有趣多了。」粉絲埋單,廣告客戶自然跟著來。

網址http://icook.tw/ (文∣王妍文 攝影∣林育緯)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