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瓶中樹,把大地還給大地

綠色創新》 歐萊德

楊倩蓉
user

楊倩蓉

2012-09-01

瀏覽數 6,000+

瓶中樹,把大地還給大地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68 台灣 歐萊德

綠色創新+綠色供應鏈

讓瓶子長出樹的綠色魔法家

很少企業家如歐萊德總經理葛望平這樣,鐵了心就是要做「綠色創新」的鬥士。

鐵了心的背後,是因為切膚之痛。他在髮妝市場深耕20 幾年,本來是代理國外髮妝產品,2002 年決定自創品牌,沒想到公司成立後不到1 個月,父母相繼因為腎臟病與肺癌在半年內去世,去世的原因,都懷疑跟環境荷爾蒙的化學物質入侵體內有關。

從小家境不好,國小3 年級就開始打工補貼家計的葛望平說,雖然家窮,但是父母給他很完整的愛。父母猝然過世後,對他打擊非常大,為什麼好好的人突然過世?到底是什麼原因?謎底未必能揭曉,但他下定決心,要從自己開始做起,目標是要求自己一定做出百分之百沒有化學汙染的髮妝產品。

人的意念是很奇妙的轉變。也就是這樣的心念一轉,歐萊德全面綠化產品後,雖然成本提高了4% -20%,但是正因為這樣的革新,年營業額也從過去新台幣4000 萬元,以400%的成長速度,預計今年年底將會突破2 億元,不僅成為國內髮妝市場第1 品牌,就連供應鏈也因此受惠。

但是,要做出百分之百沒有化學汙染的產品談何容易?一般企業的綠色思考,多半集中力氣在改善產品本身,對於產品以外的整個生態圈思考卻是斷鏈的,他們完全沒想到,外包裝的瓶蓋,可能早在電鍍製程中就已產生廢水汙染河川。

但是葛望平卻沒有辦法忽視這一環。他反思:「為什麼我們都只清楚客戶需要什麼洗髮精,為什麼我們不能一次完整的想清楚,河川(代表大自然生態圈)又期望一種什麼樣的洗髮精呢?」

他開始想,如果自己化身是一條綠色河川,那麼所謂的綠色產品就不應該只是滿足人類最基本無化學物質的要求,是不是應該放大到整個產品生產供應鏈上,讓每個製程環環相扣,完整的綠色思考必須從整個生產鏈上,一步一步檢視循環鏈的每個細節。

綠色供應鏈創新》從製造到消費全都綠

頂著一頭捲髮的葛望平,是很有愛因斯坦實驗精神的人,一開始,上游廠商都把葛望平當作瘋子。

2006 年,葛望平下定決心公司全面轉型製作「全都綠」的髮妝產品,所謂全都綠就是從行銷、設計、研發、製造、銷售、服務等,都重新打造。其中,最困難的關鍵點,就是如何改變上游廠商的傳統觀念,重新打造一條綠色供應鏈。

上游廠商因為沒有人做過綠色產品,什麼碳排放量與環保原料,聽都沒聽過;為了說服這些供應廠商,葛望平大量收集數據做成簡報,不厭其煩到各個廠商那裡去報告,說服他們用環保的方式來改善製程與配方,由於初期歐萊德的訂單不多,能給上游廠商的訂量也不多,但是為了讓這些廠商踏出第1 步,於是保證如果製作超出成本預算則由歐萊德吸收。

當別的客戶是上游廠商來拜託下單時,歐萊德卻到處請託上游廠商,葛望平笑著說:「就差沒有下跪求他們。」

葛望平心中,有很清楚的綠色生態圈概念,父母的過世,讓他更了解人不可能獨好,必須與整個生態大自然共生,才能真正得到救贖。所以在做綠色產品時,他整個動機,放大到也要改變整個髮妝產品生態圈。

2006 年也正是國內許多產業因為金磚四國興起,紛紛出走台灣,留下許多夕陽產業在本土苦苦掙扎。就像是為了取代電鍍瓶蓋產生的廢水汙染,葛望平在南投竹山找到一家竹藝手工廠,裡面的老師傅都擁有極精湛的手藝,但是竹子工藝沒落,淪為幫卡車司機製作一件250元的竹製椅墊。

【會員限定活動】想懂護國神山的背後?和《造山者》導演一起看見時代的選擇!立即報名>>

葛望平大膽提出的竹製瓶蓋的概念,因為竹子不僅是台灣的特產,一夜之間就能長出1尺多長,十分符合環保經濟的概念,雖然製作成本提高,更耗時耗力,但是老師傅們的精湛手藝,再度得以繼續延續。一個竹蓋子的思考,讓葛望平更循著整條供應鏈回溯,到底還有哪些產品可以變得更「綠」? 茶樹洗髮精原物料可不可以採有機耕作?製造用電可不可以太陽能替代?運送箱可不可以改採80%再生紙製成?或是集中出貨以減碳?

答案,當然是可以。雖然一開始僅有少數供應廠商勉強配合,但是沒想到幾年下來,卻因為綠色經濟發酵而受惠,接到更多訂單,所以葛望平笑著說:「綠色經濟是百年難得遇到的機會,愈往這方面靠近,結果生意更好。」

綠色設計創新》瓶中樹讓環境生生不息

打造綠色供應鏈,只能確保一瓶洗髮精不致產生汙染,但是減少破壞,並不能讓整個地球變好。那還有什麼方法,可能讓地球多一點綠的生機?

葛望平想出的答案是:瓶中樹。

在追本溯源過程中,葛望平發現一件更重要的事,那就是一般人以為製造銷售過程中產生最多碳排放量,但是歐萊德以一瓶400ml的有機洗髮精來檢視,卻發現製造銷售過程產生187g碳排放量的話,那麼消費者從使用到廢棄卻高達602g,是3倍。

這讓他領悟到,只在產品端做到綠色,並不能真正拯救地球環境,生生不息才能帶來改變。葛望平開始有了一個綠色設計巧思,為什麼不讓洗髮精瓶也變成一棵樹?

在瓶中樹想法下,他把洗髮精瓶改用可生物分解澱粉及纖維等天然廢棄料製成,更在瓶底加設種子槽,裝入原生樹種,從相思樹種子到花草盆的有機蔬菜種子,各式各樣都有,當消費者用完瓶後埋入土裡,經過數月分解,空瓶會自動消失並長出樹苗,也因此完成0g耗碳量,達到碳中和。

葛望平長年一頭捲髮,不知道的人以為他天生自然捲,其實他把自己當實驗品,研發染燙髮產品以冷燙取代電熱燙對髮質與環境造成的影響。為什麼碳排放量消費者端是生產端的3倍?其中一個主因是洗髮精的原材料不是植物性,所以要花更多的吹風機電力吹整。因此他把洗髮精的材料改為有機配方,讓頭髮更易乾好整理。

2011年,葛望平帶著台灣製造的綠色髮妝產品,登上在美國舉辦的APEC中小企業會議時,他用簡短輕鬆的動畫片介紹歐萊德如何做綠色創新的過程,台下的掌聲自始自終都沒有間斷過,誰也沒想到,一個來自台灣小小的髮妝企業,竟然比大多數的跨國企業在綠色改革上,更有決心與執行力。

綠色文化創新》找到更多志同道合夥伴

很多的創新都來自一個微小行動,小事做出來後,又發現其中還有更多可以努力的地方,最後就像滾雪球一般,愈滾愈大。

2012 年,全亞洲第1座化妝品綠建築總部由歐萊德在桃園龍潭建成。葛望平不計成本打造出這棟總部,背後長遠的思考是:「綠色企業要走下去,必須要有志同道合的團隊。」

走進歐萊德總部,清水模結構,並依地形風向建築設計,1年300天以上不需使用空調設備。但最令人印象深刻是,只要員工想進修,公司不僅願意出錢,而且還是上班時間,葛望平的觀念是:「最好的老師不一定在辦公室內。」他更提供24小時有機餐廳,讓員工免費使用,習慣綠色生活對身體帶來的好處。

很多人對綠色產品裹足不前,最重要考量是成本上升,畢竟綠色經濟是一條新的商業模式,葛望平的經驗是,成本看似提高了4%-20%,但是正因為這樣的革新,年營業額才會倍數增長, 誰說綠色不是一門好生意。 網址http://www.oright.com.tw/ (文∣楊倩蓉 攝影∣關立衡)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