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 值!C/P 值!C/P 值!⋯⋯」你可能完全想不到,年薪千萬的主持人是這麼樣的精打細算。在曲艾玲口中,C/P 值,代表你是否能一眼看穿物品價值;C/P 值,代表你能不能迅速換算單次使用成本;C/P 值,也代表會不會計算產品使用週期長度的價值。
很多人會問,油電雙漲,小日子難過,追求流行該如何出手消費,省錢卻可以不犧牲品味?
國內大型活動主持人一姊曲艾玲,有一套獨門的「價值」計算法,一個7 萬的香奈兒經典包,她可以慧眼獨具讓它愈用愈增值;一個RAINBOW 吸塵器,她會計算15 年分攤的成本,另計對家庭的效益;一件禮服,別的藝人穿一次就轉手,曲艾玲卻能穿出10 次不同風采。
舞台上,一襲削肩禮服襯托高雅氣質,氣質與語言能力兼備的曲艾玲,常是各大精品品牌指名的活動主持人,聚光燈下,名品、時尚、質感,樣樣要錢,該如何提高C/P 值,把錢的價值放大?
「聰明消費,一定要計算價值,而非只在價格上打轉,」她說。
聰明消費1:一眼看穿消費價值
人在花錢的時候,往往沒法像運用資產那般理性,不論是買房子、買車子還是追流行,總是理性擺兩旁,感性擺中間,想要聰明消費,得先具備看穿產品價值的能力。
對五光十色的藝人來說,時尚品味的投資是最大的消費開銷,尤其一件衣服所費不貲,如果只能曝光一次,就須淘汰,長期累積下來,賺的錢可能全部送給了治裝費。
「要想聰明消費,就得提高產品利用率,」曲艾玲說。如果一件衣服、一雙鞋、一個包的生命只有一次曝光,那麼這個消費行為就是浪費。必須精算它們的生命週期,提高利用率,降低平均成本,就能物超所值。
大多數人在價格前卻步,她看得不僅是購買當下的價格,更會進一步去試算利用率,把單次使用費用算出來。
以工作所需穿著的禮服為例,曲艾玲在消費前習慣先思考:這件衣服的生命週期可以怎麼走?如何更改、搭配?可以創造多少額外價值?
想提高使用率,在出手前就要先想好,「衣服本身流行符號低,才有較多的變化空間。」她看一眼禮服,腦中就閃過無數種組合搭配,有哪些配件、飾品可以輔助改造、重製時能不能改短、能變換成哪些款式?哪些場合可以使用?確認一件禮服的投資至少有10次以上的穿著機會後,她才會下手。
「欣賞漂亮的衣服,買有價值的東西。」曲艾玲為了提高消費C/P值,她自從17年前進入演藝圈開始,就培養自己看穿產品價值的能力。像是對流行的敏感度上,她從雜誌、造型師、fashion show中去吸取不同的時尚養分,學會當自己的造型師,讓她即使身穿平價服飾,也能利用飾品、彩妝去做改變,穿出訂製服的質感。
曲艾玲認為,如果經濟能力許可,可以買到被視為藝術品的手工高級品牌當然很好,但是如果不行,也可以利用一些方法,以平實的價格,達到流行、時尚的目的。練就看穿消費價值的能力,讓自己在欲望與消費間,找到平衡的對價關係。
聰明消費2:買價值不買價格
對曲艾玲來說,聰明消費就是「買價值,不買價格。」從消費目的、需求的源頭考慮起,源頭沒做好,後面會延伸很多浪費的問題。「貴不一定好,便宜也不一定是占便宜,」她說。
有2個過敏兒寶寶的曲艾玲,特別注重家中的清潔度,有一次,她大手筆投資一台要價8萬元的吸塵器,把老公嚇了一大跳。
但是曲艾玲認為,買東西應該要算價值,而不是只看表面的價格。在吸塵器業務人員實地操作示範下,她發現該吸塵器雖然價格看似天價,卻存在許多優勢:吸力相較其他品牌更強,在她以為已經相當乾淨的地毯上,還能再吸出一堆灰塵;除此之外,也可以當作塵蟎掃除器、空氣清淨機等多元複合式機使用。
此外,吸塵器保固期8年,使用年限最高到15年,將功能與年限交叉換算,跟買一台2萬元的吸塵器價值差不多,卻多了高性能,與確保小孩生活環境品質的優點。
「買價格低的看似不浪費,但把時間成本與效能加進去一算,往往並不划算,」曲艾玲說。
同樣的問題,也常發生在女生最愛買的名牌包上。不管有錢沒錢,多數女生都抵抗不了名牌包的魅力,但一個好包包可能索價8-10萬,因此多數人會以1萬出頭的名牌入門款包包來替代,價格低,買的頻率高,1-2年下來,也買了好幾個。
曲艾玲認為,雖然1個萬元出頭的包包看起來比10萬元的包包省錢,但是入門款屬於消費品,一出售就跌價,這是浪費;若能不亂買,集中費用去買一個10萬元的名牌經典包,卻可以享受未來升值的利益,花的錢差不多,但是一來一回價值卻差很大。「10萬元的包包不是買不起,而是消費沒有計畫。」
「除了學會創造消費的價值,最好還能將紀念性加進來。」曲艾玲說,計畫性消費能讓自己在生命中某一個時刻創造紀念,像是20歲的名牌包、30歲的鑽石等,刻畫進時間的紋路,慎重寫下紀念價值。
聰明消費3:資源整合再創價值
但是,大大小小的消費行為充斥生活,價格高、品質好的東西可以計畫性消費,如果是一般生活中的平價消費呢?
走出工作場合,生活裡的曲艾玲在捨得間,創造價值。流行,意味高度汰換率,作為時尚敏感度高的藝人,曲艾玲選擇一件1000-2000元的韓貨,維持時尚、流行感,並且每一季、二季就整理一次家中的衣櫃,做換季出清。
她會將換季的衣服轉售到二手市場,「很多人會捨不得,覺得只賣100-200元很可惜,但我不這麼想。」曲艾玲說,這些流行性強的衣服放在衣櫃中,如果穿不到,時間久了就會變黃、也占空間,而且隨著流行風潮消退,衣服的價值會快速遞減,不如定期出清,這樣不僅能讓出下一季度流行的空間,也能充分掌握衣服價值趨近零之前的最後剩餘價值。
此外,曲艾玲也會善用身邊的資源來做聰明消費,像是工作上,化妝品廠商提供試用,不論品牌,她來者皆用,讓自己省下一大筆化妝品費用;或是利用每年回美國省親的時刻,以5-6折的折扣,一次大量買進小朋友的衣服,平均每件不到新台幣300元;甚至利用自己的語言優勢,時時關注美國精品競標網站Gilt,以5折價格買入實用精品。
聰明消費,不僅在比C/P值,還要學會利用身邊資源鎖住、創造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