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4個聰明傻子的贈物網

公益網站這樣做》

簡永達
user

簡永達

2012-05-01

瀏覽數 10,050+

4個聰明傻子的贈物網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4 月伊始,細細絮絮的春雨不停,久雨不晴,連人都要悶出霉味來。

幸好,清明一過,天氣也逐漸放晴。許多人趁著好天氣,趕緊曬曬衣物棉被,也順道收拾家裡的雜物。

你是不是也會這樣?蹲在牆角,看著家中不要的雜物一堆,只能發愁。丟掉怕浪費,留著家裡既占空間、又惹塵生灰的,好不麻煩。

它們可能是公司尾牙抽中的電扇、信用卡集點兌換的包包、股東大會發的杯子,或是百貨公司週年慶衝動買下的衣服,不管如何,這些都是你想丟棄的「廢物」。

「你沒有用的東西,可能正是別人需要的。」馬玉如、林慧洵、馬玉珊、陳念宜4 個充滿熱情的大女生,因為單純的善心動機,一頭栽入創建了「Give543 贈物網」。

打開Give543 贈物網首頁,Banner 上大大的字寫著:「不需以物易物,不需出價競標,即可免費獲得贈物。」不管是二手機車、過季衣物、冷凍母乳,甚至是專業人力,只要你需要,都可以無償在Give543 上面找到。

營運3 年多,會員人數最高達1 萬5000 人,每天在網站上刊登贈送的物品約有400 件,平均不到4 分鐘就有一樣物品被送出,截至目前,已有幾萬件物品找到新主人。

這個網站很特別,它是台灣第一個免上架費、免手續費、也免費取得物品的網路交換平台。在這個「修理比買新的貴」的年代裡,贈物網請網友「捐出多餘」,大膽創新的公益手法讓物品的生命延續。

它滿足了給與受的雙方需求,但,誰來滿足4 個大女生的需求?

1981 年次的馬玉如是Give543 的站長,從台大中文系畢業後就到遠雄建設當行銷專員,每個月的薪水加獎金至少都有20 幾萬元。幾位創業夥伴,馬玉珊在台灣大哥大忠孝門市當副店長,林慧洵是醫院的護理師,而陳念宜則是餐廳廚師。不管如何,薪水絕對都比現在入不敷出的情況好上太多。

聯合報副總編輯何振忠曾形容她們是「幾個充滿熱情的聰明傻子」,她們真傻嗎?

「人生的跑道是固定的。大自然只給人一條路線,而這條路也只能跑一次。」哲學家西塞羅說。年輕的魯莽與無懼,讓馬玉如與她的朋友當起了聰明傻子。

跌破眼鏡的網站,誕生!

創業是條孤獨的路,還是條碎石子路。馬玉如不諱言「隔行如隔山」,轉換領域創業遇到的問題比想像中多,甚至有2 次網站掛掉,都讓她們想關掉不做了。

現在訂雜誌就送>>亞諾納行李箱:TSA鎖+手機支架+煞車輪一次到位

創業遇到不熟悉的領域,多數人都會選擇聽專家的意見,馬玉如也是一樣。2009 年,她在網站成立之初,曾經花很多時間與建置網站的工程師交換意見,但對方認為這個網站一定是「放1 個東西上去,有超過200 人來拿,1 天最好只有5 個東西在上面」,工程師看準人們貪小便宜的人性,決定用比較小規模的架構來寫網站程式。

結果,事實證明錯了。「1 天有超過400 個東西被放上去,只有350 個東西成功被送出,還有50 個東西繼續留在上面」。令人意外的,人們比想像中更願意分享,而且Give543 更容易被網友接受,成立不到5個月,就有超過1 萬5000 名會員。

但千錯萬錯,她們沒想到會員太多,網站無法負荷流量,最終2 次以關站收場。是什麼時候決定要重開網站?答案是:發現網路上的虛擬互動轉化為真實感動的那一刻起。

網站關閉,當每個人忙著找工作的時候,一張來自基隆的明信片,才讓她們明白原來自己一直「do the right thing」。那是會員小粘的來信,她說,她們家境不好,曾經跑路過,卻因為贈物網上提供需要的物資,讓她們家生活有了改善。

關心不只來自網友,還有許多NGO(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非政府組織)團體。288 公里,是台北到雲林的距離,因為一條聰明傻子的線路串起兩邊的心。「我們是一個默默無名的協會⋯⋯,」雲林弱輔會總幹事丁志明說,但贈物網可以po 上自己需要的物資,讓協會裡的孩子有文具可以使用,在耶誕節晚會上,才有耶誕禮物可以拿。

綠色商場,讓公益永續

「輕鬆給予,自然付出」是贈物網最大特色,「這是個潛移默化的社會運動,」勵馨基金會企畫長曾大力讚譽贈物網的創意。《這一生,至少當一次傻瓜》書中的主人翁木村阿公,選擇以自然農法栽種蘋果樹,不用農藥、不用肥料自然長成的野蘋果,居然比任何高級品牌都香甜可口。

「蘋果樹才是主角,它會自己決定何時要開花;不適合,它就不開花,」馬玉如分享書中她最喜歡的一句話。現在看來,贈物網不也是那棵不用藥的「蘋果樹」?單純的動機,居然匯聚這麼多人的善意,這是她們當初絕對沒想到的。

網站開發新功能,也是這樣天馬行空亂想下產生的,她們不走商學院那套SWOT 分析,反而更創新。

新版網站中,獨特的點數機制就是這樣「聊」出來的。你在贈物網上提供1 項物品,就會拿到1 點「好人點數」;你收取1 項贈送物品,就會拿到1 點「開心點數」;你再回覆感謝訊息給贈送者,就會拿到1 點「感謝點數」。為了鼓勵更多人捐贈物資,「好人點數」累積一定數量,都可以兌換合作企業所捐贈的禮物,其他點數雖然無法兌禮,但也都累積在個人profile,誰不「知恩圖報」,一看就知道。

雖然4 傻的熱情感動了很多人,但是光靠理念不能持久經營,這種公益性質的網站,究竟要如何才能損益平衡、永續經營?馬玉如認真思考下一步,「綠色商場」是正在籌備的計畫,她們想在網站上除了賣環保無汙染商品,也要幫助庇護工場賣產品。她評估,這群在網路上喜歡做公益的會員,絕對是購買庇護工場商品的target audience(目標客群),在公益理念一致下,馬玉如想嘗試新社會企業做法,讓贈物網可以永續走下去。

套句九把刀的台詞:「因為有了我,讓這個世界,而有一點點的不一樣」,馬玉如和她的夥伴也正在讓世界不一樣。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