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是自己生命的燈光師。從小到大,我們總學著怎麼打出漂亮的聚光燈,讓別人一眼就能看見。但,只有極少數的人有自覺去看清燈光之外的黑暗,另一個如影隨形的自己。
光影是共存的,如果不能正視影子的存在,即便站上了舞台,還是無法成為一個出色的燈光師,打出獨特的生命之光。
今年,入圍金鐘獎最佳女主角的琇琴,唱歌、主持、演戲均難不倒她,多次被提名金曲、金鐘獎,不管是大愛生命故事的女主角,或是搞笑討喜的偶像劇配角、臨場反應的舞台劇演員,她都能掌握節奏,發揮生命力的演技。
陽光思考點1》敢看燈黑處的自己
活得真,戲才能真。聚光燈下的琇琴,開朗、樂觀,一身的「陽光」,其實,過去的她,根本不敢去看燈黑處的自己,她是從一次次的逆境,找到活出真實生活的勇氣,破除虛假的自我,學會了不逃避,與不完美的自己和解,才能脫下「自卑」,換上「自信」。
以前,她是個「躲藏」高手,當還是小女孩時,就算有眾人稱讚的好歌喉,也只敢躲在媽媽的背後唱歌。長大後,成為民歌手,陌生人的眼光令她更不自在,把譜架當成媽媽的背,隔開她與觀眾的視線,就像只在海上高歌的美人魚一樣,不敢跟人互動、說話。
內向、害羞的個性,讓她歌唱的這條路走得艱辛,從駐唱的第一天到發行第一張EP,足足等了10 年。
「我的青春就是在等待中度過,」挖掘她的恩師楊明煌幫她找了人稱小辣椒、愛講話的僅雯與她互補,組成錦繡二重唱,雖然在民歌餐廳紅了,卻苦無機會,好不容易熬到楊明煌即將擔任滾石唱片總監,他卻在上任前車禍身亡。這對琇琴來說,失去了恩師,同時與夢想失之交臂,當時的她已經為了等待機會,過了白天打工,晚上到民歌餐廳駐唱的6 年生活。
雙重打擊讓琇琴不知道何去何從,「老師過世後,我跟僅雯就像行屍走肉,整天像遊盪的靈魂,講不出任何安慰彼此的話。」一直到滾石高層想起楊明煌的遺願,找她們簽約,以為一切苦盡甘來,沒想到,半年就錄好的專輯,遲遲等不到發片,比她們晚進公司的藝人,李心潔、梁靜茹等人都出了好幾張,而她們一等再等,到了3 年合約期滿,還是沒動靜。
人生想不到的意外、沒有結果的等待,是無常生命中必修的課題。一直在陰影中的她,決定與僅雯去找總經理,若公司對她們沒有計畫,就到此放棄夢想。公司後來找馬毓芬接手,重新打造專輯,並由周華健、光良跨刀寫歌,夢想終於如願,但這已是歷經10 年的等待。
陽光思考點2》逆境,是你與隱藏的自己和解時機
不過,琇琴與自己的戰爭才開始。錦繡一炮而紅,偶像團體的包袱,讓原本就沒自信的琇琴更「ㄍㄧㄥ」了。
人前的自信是表面上的,她靠著別人的肯定、稱讚來維繫自信,凡事都說YES,不喜歡也會勉強自己順應,就怕別人不喜歡她。
「以前的我就是濫好人,可以拿好人卡了,到最後,我都不知道自己是什麼?也因為沒有原則,別人對你也沒有原則。」長期累積,讓表面下的她老嘀咕這不是自己要的,不開心內在的那一個我被忽略。
更可怕的是,自信心依賴外在給予,而非建立於內在,讓琇琴得失心重,會因為太過在意別人的評價,陷入負面情緒的惡性循環,內在的戰爭在她的靈魂裡爆發,不斷出現否定自我的聲音,她愈來愈不敢看自己。
自卑,「人家講我一點什麼,就會無限制放大,」「說我臉大,我就覺得人生完了,該想的不去想,不該想的又想一堆。」連走紅的手帕交,她都刻意不聯絡,就怕外界說想高攀。
從出道前的工作逆境,到成名後的心理困境,琇琴形容,當時很多事情糾結在心裡,「愈積愈大,在心底變成瘤了,也不承認,還覺得自己是好人,又不害人,為何會發生這種事?為什麼不順利?為什麼得不到期待的結果?」
愈逃避去看自己,愈不容易走出困境,後來,有人找琇琴演戲,說也奇怪,透過演戲,她意外得到釋放的出口。
「演戲可以讓我躲在角色背後,丟掉包袱,沒有時間思考我漂不漂亮,就是要把事情做好。」透過別人的生命故事,她也懂了,「要不要去面對、要不要讓自己翻轉,都是自己的問題,跟別人真的沒關係,我決定跟自己和解,不好就是不好,你接受它了,它就變成你的特色。」她發現,當這麼想時,內心裡那個長年否定自己的聲音也消失了。
陽光思考點3 》當你敢為自己負全責,就能打開眼睛、耳朵,去看真正的自己
一旦真正去看自己,陽光就開始灑進生命,自然就擁有轉化逆境的力量,這股力量會讓人看清,原來最關鍵的問題不在逆境禁錮了我們,而是我們在躲避光明,拒絕成為更好的自己。
「我開始檢查自己、修正自己,」琇琴指出,這個功課她持續了7、8 年,「人都有慣性,會回到最安全的舒適圈,覺得自己很好啊!哪裡有問題?我為什麼要改?中間會想要逃,逃了再回去,心裡會知道那是對的。」
她跟著長者學習如何過生活,從最基本的拿筷子,到茶道中的智慧,她驚訝過去的自己有太多的自以為是。
「我是眷村長大的,自認為很會拿筷子,結果2、30 年都拿錯了,或者可能本來拿對,但會變啊,一天看不到,10 年之間加了一堆想法,方法錯了還不知道,人看不見自己的問題,以為長大什麼都會,才發現我什麼都不會。」琇琴說,錯就改,給自己太多理由,反倒害了自己,「真正的解決就是面對,人會生病、氣不順,都是因為有心事,當什麼事都願意去面對,就不會生病了。」
讓事情過去,也就是讓自己過得去,過了,不再留戀,錯了,也沒關係,「下次就知道經驗,你就一直往前走。」
陽光思考點4》將生命的聚光燈打在你跟他人之間
出色的生命燈光師,不但能看到光影的共存,還會知道聚光燈不能只聚焦自己身上,要打在自己與他人之間。
「我以前看不到自己,也不會看別人,現在我打開我的心,跟人溝通。」她舉例,歌手不是只把歌唱好,若跟別人無法溝通,沒人要聽他唱歌。現在的她學會用良性與善意的溝通,創造雙贏的情境,「只是你是為了事情好,好的事情就會發生。」
例如,拍戲時,可能碰到一位跟她想法不同的化妝師,以前的她,會等對方來跟她講話,或是請經紀人去跟對方協調,「可是,每天跟化妝師相處的是我,經紀人又不是隨時在場。」不像過去的表面順從、心裡嘀咕,弄得每天不開心,琇琴現在的做法是,先讓自己接受這位想法跟她不同的化妝師,主動關心,發現對方的優點,先聽對方的專業建議,再溝通自己的想法,達成共識。「如果要讓這個人打從心底接受我,我就必須先接受他,演員沒什麼了不起,如果他不能幫我,我還是輸啊!」
每天還是會有不如意的事發生,但,想法改變了,換了不抱怨的心態,整個人也蛻變了。
等待,變成怡然自得的優閒時光。「導演現在拍別人,太好了!我偷到時間聽音樂、看書,甚至走出去拍照。」起伏,成了當下學習的人生課題,「若碰到不順利,我不再會認為是倒楣,而是它一定在告訴我要學習什麼。」
過去,那個設限自己,需要從別人的鼓勵、安慰,才能找到自我價值的琇琴,學會了自我肯定,把聚光燈是打在她與人們之間,別人的評語,不再是被放大的恐懼,而是讓她更好的成長劑,「若你告訴我哪裡不好,我真的很謝謝你,讓我有機會可以變得愈來愈好,我很珍惜現在這個快樂、自在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