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成千上萬的資訊洪流裡,你究竟是資訊領袖,還是資訊文盲?
小心,這裡有個字叫「資訊不對稱」,你以為你知道的事,其實你根本不知道。為什麼門口馬路一年要挖3 次?台灣的輻射屋,你在其中嗎?水災後,災民的權益又是什麼?美國總統歐巴馬上任第一件事,不是外交不是國防,而是頒布Open Government 備忘錄,減少特定利益團體利用資訊落差獲取利益。
在台灣,熱血青年徐子涵認為,政府太慢,得靠民間力量!
徐子涵的正式工作是樂多網路總監,私下他還有一個大計畫,就是「Open Data」,與歐巴馬的計畫類似,要拆除政府與民間的資訊藩籬。
2 年前的八八水災,徐子涵號召網路界朋友,成立「莫拉克民間災情網絡中心」,居然被政府正式請進災情應變中心。為了讓民眾可以更容易找到政府資料,風災結束後,他開始有Open Data 的想法,企圖建立一個平台重整上千個政府網站資訊。
他認為,「誰掌握資訊,誰就掌握資源。」讓資訊真的到達民眾手中,才是新世代參與民主最重要的基礎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