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一天會花多少時間逛facebook 與微博、聊MSN?你認為,網路可以有溝通人際關係的作用?西班牙設計師Nacho Carbonell,用他的設計問了這個問題。
「10 年前,沒有人知道推特、臉書是什麼,現在,你沒有這些社交軟體的帳號,就是人際關係的失敗者?」講到人們認為用來「聯絡感情」的社交軟體,Nacho Carbonell 顯得不以為意,甚至還有點惱怒地說,「我不屑這種聯絡方式,寧可花多一點時間,和人面對面溝通。」
1981 年生於西班牙,畢業於全球最知名的設計殿堂荷蘭Eindhoven 設計學院,Nacho Carbonell 的設計,很有Eindhoven 畢業的氣質,不僅追求設計的外表,更在意的是其背後所具有的意義,或者,是丟出一個問題,提醒觀賞者或使用者生活中早已被認為是理所當然的狀態,例如,社交網絡是否真能聯絡人與人的感情?
在Design Miami/Basel現場,我們和Nacho Carbonell相約某個下午2 點見面,2 點10 分左右,遠遠看到他的身影,紮著一頭半長捲髮,有點破舊卻帶有復古氣息的格子襯衫,和帶有歲月痕跡的牛仔褲,一坐下來,他瀟灑地不打算為有點遲到這件事做過多解釋,「不好意思,我不太常check 手機,」Nacho Carbonell 手拿著電話,螢幕上還顯示未接來電。
兩年前獲選Design Miami/Basel 的「未來設計師」獎項,之後,Nacho Carbonell 和過去得過獎的前輩一樣,展開了成名的生活,而前輩們包括近年知名的瑞典女子設計師團隊FRONT、英國設計師Max Lamb 等人。對於成名,他的解釋很耐人尋味,「就是變忙,所以更需要自己的時間,更不需要社交網絡。」
虛擬網絡的反信仰
不相信虛擬網絡的互動,Nacho Carbonell 選擇以設計去提醒人們,唯有真實面對面,才會出現更多可能性,因此他的一部分設計,強調使用者的參與,他甚至說,如果沒有人的參與,設計就會呈現垂死狀態。
他的第一件作品「Pump it Up」,是一組附帶4 根管線、4 隻動物的沙發 ,要搞懂這件設計,一定要親自坐下來,才能發現端倪,「它們的生死,要你來決定,」Nacho Carbonell 說,神情可沒有一絲玩笑。因為一旦有人坐下來,沙發被擠壓後的空氣,會經過4 根管子輸送出來,送達給4 隻扁扁的動物,它們就會存活下來。
Nacho Carbonell 說,設計不只是用來觀賞或使用,更重要的是,設計與人之間的互動,直接坐下來,給予一件設計「生命」,其實隱喻著人與人之間的溝通,也需要建立在直接溝通,就像這件「Pump it Up」,如果沒有連結和互動,人和設計一樣,沒有活力。
在今年Design Miami/Basel 的入口,一組名為「Playground closes at dusk」的大型裝置作品,也是Nacho Carbonell 的作品,觀賞者可以自由和5 件設計互動,攀爬、嗅聞、聆聽⋯⋯等等。
「這是要提醒人們漸漸衰弱的五感,」為什麼會衰退?Nacho Carbonell 同樣把原因歸在人們愈來愈依賴虛擬網絡,沒有機會磨練五感,因此他結合自己設計經常出現的互動性質,做出這套作品。
「你可以先爬上樓梯,或是走進那一罐罐的瓶子,聞聞看,」他說,除非親身體驗,否則不會發現自己的五感衰退了。
一盞化成海底生物的燈
我們生活在人工的世界,Nacho Carbonell 的設計,純粹是人工的,目的卻是試著提醒人們,設計也可以模擬自然,提示出設計的生命。
今年在Design Miami/ Basel 展場裡,BSL 畫廊代理了Nacho Carbonell 的「Luciferase」燈具系列,綜觀整個展場,這個展間絕對是最吸引眼球的展覽之一,這些燈具整體均利用環氧樹脂灌模,內部嵌入LED 燈,發散均勻光線,保留樹脂的些微黏性,不平的表面處理,設計相當大膽。
Nacho Carbonell 說,這組設計的靈感,來自海底生物,這些燈具,彷彿生活在深海底下的生物,發光,不是為身旁生物照路,而是為了自己的覓食,「它們是為了自己發光」,這也是動物界最真實的本質。
即便每盞燈具, 因為自身而發光, 但是Nacho Carbonell 在著手這組設計時,仍然設想到人與人的連結,因為他知道,這組設計的怪異,一定會讓經過的路人停下腳步,帶著驚呼的口氣,和同行的人說道,「這是什麼?」 模擬自然,讓設計更有生命。
好玩背後的深沉意義
今年剛滿30 歲,設計產量算豐富的Nacho Carbonell,作品總是勾起人們隱藏武裝起來的童心,讓人忍不住好奇心,走幾步上前去玩玩。
「其實我的設計具有諷刺意味,我用看似孩子氣,或是好玩的形式呈現,但是討論的,卻是嚴肅的議題,」他說。
不論是討論互動與生死的「Pump it Up」,或是直接取名為「遊戲場」的「Playground closes at dusk」,或是模仿海底生物的「Luciferase」燈具,背後都有嚴肅的意義,而貫穿他設計的概念,就是對於人與人聯絡的提問。
下次,當你打開社交網站前,不如問問自己,是否能直接走到他/她的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