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旅行,你要從哪裡開始? 在台灣,很多人都會說,工作後賺了錢,再去旅行,這是標準的制式想法,但,陳靜君不一樣,她19 歲就開始環遊世界,讓世界走進自己的生命。
19 歲,大學一年級的我,還是不知道自己未來的方向在哪裡,突然發現自己對自己原來仍一無所知,但是我不希望大學畢業後,失去了得到文憑的動力後,突然覺得人生空了。
「我要休學,想先去環遊世界到澳洲打工度假。」話一說出口,馬上就被父母親打槍!努力了好幾個月,還是無法說服父母親,直到寫了一封長達七頁的信,從台北寄給在高雄的父母,事情才出現了轉機。
改變1》人生順序 自己決定
我想自己決定人生的學習順序!為了展開旅程,我先到澳洲念語言學校,熟悉外國的生活環境,當盤纏用盡,便進入當地農場打工,籌措接下來的旅行資金。
每天凌晨4 點多起床在農場摘番茄、挖番薯的打工生活,使謙卑知足的種子有了生長的空間與養分,也意外改變想法和性情。從學習如何生活,到自己打理事情,農場的勞動讓我彎下腰來,親身體驗所謂一級產業的生態,才真正知道「職業不分貴賤」,讀書充實自己很重要,但它不是人生唯一的道路。
從小在都市長大,對大自然有無限嚮往,因此,等存夠錢,啟動環遊世界引擎後,第一站就是搭飛機至少要30 幾個小時以上才能到達的拉丁美洲,其次為愛沙尼亞、西班牙、法國和印度。
改變2》生命張力 與勇氣成正比
南美洲是這次旅行的重點。從阿它加馬沙漠、亞馬遜雨林、火山到冰河,南美洲展現出它壯闊且多樣的天然美景,而當地人的友善和好客,更是令我永生難忘!
有一次要去露營,到遊客中心詢問資訊,不巧得知帳篷店週末不營業,正當要改變行程時,遊客中心的大哥,主動提出要免費借我帳篷,只要記得還他!另外一次是在巴西,找不到旅館且迷路的我,所幸遇到熱心的當地人,讓我坐上他們的小車,全身擠在前座壯碩女主人的大腿上,才到達了方向完全相反的旅館,結束我的落難記。
為了再見到在澳洲結交的背包客朋友,即使經費不足,也將輕鬆但昂貴的歐洲行排入行程,也讓我體驗了人生中第一個白色耶誕,駕雪橇、送薑餅、在覆著白雪的森林裡尋找動物的蹤跡,甚至和朋友們一起煮台灣的中藥湯,做文化交流。
就連行程中不停遇到騙術,並讓我腹瀉2 週的印度,都在醜陋與美好的相互拉扯、撕裂間,古老而緩慢地向我傳承生命循環的智慧。
在旅途中,受到各國文化的巨大衝擊,遇見許多人,視野才開始拓寬!正如我一直秉信生命擴張或萎縮,和一個人的勇氣成正比。
世界是地球村,根本不是一個口號!藉由旅行,我感到自己身上所有毛孔、鼻息都與世界緊緊相連,開始變得會主動去關心這個世界。
改變3》世界為經緯 確認生命座標
在澳洲度假打工時,遇到不少已有碩士文憑或是曾在大公司工作經驗的背包客,這些人都是未來的競爭對手或是合作夥伴,他們已具備流暢的語文能力、專業與實作經驗,而我,又該怎麼走,才能面對全球化的職場?
這趟歷時一年半的旅程,是教育自己最好的方式!在過程中,必須學會獨立克服困難,學習臨機應變,必須學會去尊重並且包容不一樣的文化,也學會用不一樣的眼光看這世界,並從中確認自己的生命座標。
追求幸福的過程固然艱辛,但是我無法想像什麼事也沒做,就任憑青春流去!人生是一連串思索的過程,踏出小小的台灣島,到世界各地走走看看,跳脫框架、尋覓生命的出口,就是自己美麗的境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