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訂理財目標滾動存錢力

保守型理財建議

林靜宜
user

林靜宜

2011-02-08

瀏覽數 3,900+

訂理財目標滾動存錢力
 

保守型理財人的特性是不愛冒風險,但就算只使用定存這項理財工具,也有被通膨吃掉的危險,因此,不是把錢存在銀行就是「穩當」,掌握以下2 大祕訣,不管有多保守,一樣能「理」出財富人生。

祕訣1:訂目標,滾動存錢力

想要變有錢的第一個關鍵是設定理財目標。「有了目標,存錢才有動力,」宏觀首席財務顧問李鳳蘭觀察,這是很多30 世代存不到錢的原因。最好能像徐薇,進行支出管理,「不是錢賺得多,就存得到錢,而是要控制支出,」 她提醒,年輕人的主要收入來自工作,要妥善規畫保險,以防受到生病或意外的影響。

假設目標是5 年後想買房子,這時得根據目前手頭的資金離目標缺口有多大,以及預估自己的賺錢能力,若每年能存30 萬,5 年後就有150 萬,可當購屋的頭期款,甚至還有部分裝潢費。不過,除非像徐薇一樣很會賺錢,剛起步的30 世代不要把錢全部投資在不動產,「房子變現速度不快,想賣到好價格需要等待,但25 到35 歲會碰到結婚、生子的用錢需求,要以流動性高的理財工具為主。」

當然,存錢速度與薪資高低成正比,徐薇的高所得是她能快速倍增財富的重要因素。李鳳蘭指出,就算年收入50 萬,善用時間的複利效果,每月存1 萬,也能累積可觀財富。儲蓄率是「時間╳投資報酬率」,所以愈早開始愈好。舉例而言,31 歲、41 歲開始,結果就大不同。

以年複利5% 計算,A 先生31 歲開始,每年存12 萬元,僅投資10 年;B 先生41 歲才開始,同樣每年存12 萬元,投資長達25 年,當兩人都65 歲,A 先生花10 年存的120 萬本金,增值約537 萬元,B 先生花25 年存的300 萬本金,才增加601 萬元。

祕訣2:利用基金打敗定存

不過,現在的定存利率不到1%,又有被通膨吃掉的風險,保守型要如何達到年複利5%?「最好的工具是基金,」李鳳蘭指出,很多人的基金會賠錢,都是沒做到資金配置,以及掌握2 到3 年把定期定額轉換成單筆的兩個動作。

她建議,2011 年,保守型若要投資單筆基金,債券型基金占8 成,股票型占2 成,但定期定額本來就是用時間分散風險的概念,債券型基金占4 成,股票型基金可提高至6 成,「重點在於兩年後要變成單筆操作,不要存了5 年都不動,結果跟著市場齊跌。」也就是說,若每月定期定額1 萬元,2 年共24 萬元, 先將這24 萬轉換成單筆的債券型基金,再持續每個月定期定額1 萬元。

西堤餐券+雜誌一年才 $2,680,這組合太划算!立即訂閱>>

一般說來,債券型基金加上配息,年投資收益約5 ﹪到6 ﹪,保守型最好能占總資產的5 至7 成。她以2008年金融風暴為例,股票型基金全賠,多數更損失40 ﹪以上,如果有7 成的債券型基金,就能分散股票型基金的風險,「總和起來還小賺2 ﹪,保守型的投資組合一定要有債券。」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