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有一顆年輕的心,是故宮首位品牌設計師林芳朱的寫照,也正是因為如此,提到她的珠寶是以怎麼樣的心態設計出來的?
「一顆自由的心開始,玩一種毫不設限的遊戲,打破規矩形式,就是我的藝術風格,」學歷史的林芳朱,以一種反叛、創新的語氣來說明她的設計概念。
從事古董文物珠寶設計二十多年來,林芳朱喜歡以自己多年收藏的各種古董珠寶及材質,在創作時增添新的流行元素,這樣結合新舊的「古意」珠寶設計作品,不僅時尚感強烈,同時也具有人文氣息的氛圍。
從2009 年開始與故宮合作雙品牌,林芳朱很驕傲的表示,故宮以往的文藝創物,都以文具玩物為主,她是第一個將珠寶帶入故宮的設計師,而以故宮的形象品牌作為設計主軸,同時注入了她對珠寶設計另一番的感受。
「我不希望珠寶給人是有距離的感受,珠寶是博物館的經典,國寶可以帶上街、可以說故事,也可以是文化概念的傳流」。所以,在林芳朱的珠寶設計中,加入了不少國寶的元素在裡面,然後以其獨特巧思,及材質運用的技巧,創造出了一件件饒富風味、值得細細品嘗的珠寶。
與故宮合作 珠寶玩古意
林芳朱認為,與古物結合這樣的創新嘗試,將生活的情趣以其文化修養的部分都勾勒出來,珠寶,已經不再是配件而已,也可以滲入時代的軌道中,延展文化的意義。第一件與故宮合作的珠寶,對林芳朱來說也別具意義。
這個最值得注目的一件作品,就是「故宮九九如意項鍊」,創意靈感來自故宮珍藏的國寶「九九如意」這件寶物,同樣形狀的如意造型,但林芳朱以一毫米米粒珍珠,以四爪鑲嵌立體設計方式,極具工藝的手法技巧製作,然後將紅寶、藍寶、翡翠再鑲入每個如意的中間,將亮點聚焦,呈現出如意九九的隱喻,如意,對中國人來說,是祝福吉祥的話語,然而九九如意,意味著長長久久,更是象徵無上祝福的獻禮。
而剛剛出爐新作「故宮宜子孫項鍊」,由乾隆皇帝的印章「宜子孫」作為藍本,然後做成一款可配戴式的項鍊,林芳朱說,「宜子孫這個乾隆皇的印章,其實是有歷史故事性的,喜歡書畫的乾隆皇,將他認為可以收藏給子孫看的書畫上蓋上宜子孫的印章,讓子孫一代傳一代的延綿下去,」了解了這個印章的背後文化意涵,林芳朱將朱紅色的底以珊瑚米粒呈現,字型的部分,則以立體的爪鑲鑲上鑽石,宜子孫三個字,既顯眼又時尚,配戴在頸上,四方造型的設計,另有一番不同的風味。
30 世代 買珠寶可當投資
此外,林芳朱也觀察到30 歲的上班族偏愛的簡單設計,也設計了一些年輕人可以配戴的款式:呈現葫蘆狀配上如意的作品「如意呈祥」,或是象徵代表人與人之間的好關係的「如意指間戒」,她說,指間戒為手指與手指之間的戒指,戴上指間戒會讓你人緣好,萬事皆如意,利用方形黑瑪瑙與如意兩種材質做成的銀飾戒指,很受年輕朋友的喜好。
「故宮雙飛別針鍊墜兩用」、「如意別針鍊墜兩用」,可作為項鍊或是別針的造型,也符合年輕創意的造型搭
配。
「 故宮無垠八吉手環」上,古時候「盤長」的符號,沒有間斷的線條,無限延長,可以表示福氣長長,幸福如意長長,這個好兆頭的符號,配戴在手腕上,個性表露無遺。
雖然林芳朱的珠寶作品,大多是大件的飾品,加上老玉璧、翠玉翎管、琥珀鼻煙壺;或是珊瑚、水晶、玉石⋯⋯等素材,幻化成去雕成流線型的鳳凰、飛梭般的游魚、如夢似幻的螭龍,令人感受需要貴婦般的等級才觸及。
其實並非如此,在林芳朱的想法中,對於初入門的30 歲上下的白領階級族,正是開始欣賞以及收藏,以投資的角度來說,是最值得入門的項目之一。
而慢慢的從簡單入門收藏,加上平時的展出參觀磨練眼力,都是自我增值的方式呢!
設計 多了文化使命
以特別書法潑墨的方式呈現白玉的晶透,加上以鑽石勾勒近乎書法的線條,這精緻的手法,也是她常常運用到的,更是獨家專利,林芳朱也提到:「 中國畫作中的潑墨畫,常是我參考的重點,所謂墨分五色,光是一種黑色,就分中黑、淺黑、淺灰,老坑玻璃種翠玉讓竹扇葉葉生晶,黑瑪瑙如墨、白水晶似紙,是一場水墨的渲染,新古典珠寶的演繹。」
對於林芳朱所創作下的每一件珠寶,她都像古物般的對待,對於自己的珠寶能夠與故宮合作,則認為是台灣文化創意產業最特別的部分,也是未來努力的方向,她認為,國外大型的博物館都將珠寶視為藝術典藏的一部分,而中國文物之廣之深,對於珠寶的推廣似乎還在「有錢人才可以攜帶的」狹隘的觀念上,所以未來林芳朱還是會持續致力推廣藝術珠寶,並賦予文化的意義,她說,這才是「文化的探源、是心靈的尋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