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不改初心 就能擁有未來

金溥聰╳曲家瑞╳黃健豪

張姿惠
user

張姿惠

2010-11-08

瀏覽數 4,350+

不改初心 就能擁有未來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歷史上很多政治改革,都從咖啡館開始!

在台北鬧區的巷弄咖啡館裡,這是一場火線對話,談的是年輕世代最不關心的政治話題;那為什麼還要談?因為,大家都知道,年輕、無畏改變的雄心,才能讓革命擦槍走火!

歐巴馬47 歲當選美國總統,英國首相布萊爾44 歲壯志凌雲地說:「 我已永久改變了英國!」相對台灣的冷漠,年輕世代該不該站上政治舞台?這是一場顛覆政治權力的對談,由國民黨秘書長金溥聰、實踐大學時尚媒體研究所所長曲家瑞,一起與國民黨青年團團長黃健豪平起平坐對話。

端著透明水杯,曲家瑞隔著玻璃裡的透明白開水,希望政治人物能參透讓年輕人放手改革的聲音。拿著馬克杯的金溥聰,杯中是深色咖啡,就像深不可測的政治人性,他以改革的心情,等待杯中澄清;黃健豪手裡拿著喝了一半的拿鐵冰沙,儘管看不見杯底的風景,相信體制內能加速改革的他,勇敢地一腳踩進去。

咖啡館風暴談些什麼? 以下是對話實錄:

火線1:如果我們問10 位年輕的30 世代,可能有9 位都搞不清楚年底選舉要選什麼。目前台灣年輕世代普遍不關心政治。如何讓年輕世代不會一聽到政治就想逃走?

曲:我覺得年輕世代不是不關心政治。2000 年大選,整個社會對政治都很狂熱。實踐的學生也是揮著民進黨旗,在夜市裡拉著我一定要去跟陳水扁握手,他們眼睛裡面閃爍著熱情。我問學生怎麼會這麼投入?他們說,因為覺得自己很被重視,很像事件的一員。

金:這是社會發展的過程。以前對政治的熱情,是對美好未來的一種希望;現在政治好像變成一種墮落。趙耀東等技術官僚時代,中產階級把政治人物當作一種榜樣在看待。但現在政治充滿了政黨意識的攻訐,媒體的攝影機紅燈一亮,政治人物會特異的扭曲誇大,變成一種作秀政治。當政治人物的評價都是負面的,要怎麼期待年輕世代參與?我覺得,我們要鼓勵對公共事務有興趣的孩子,讓他們覺得有出頭的機會,而且不需要用扭曲的方式。

黃:印度前總理那拉辛哈勞說,要實現幫助窮人的理想,就要先掌握權力,而且你必須願意使用任何手段來取得這個權利;問題是,這個手段有可能跟你的理想衝突。面對這種衝突,你怎麼做抉擇?

金:我不覺得實現理想一定要不擇手段。重點是不改初心,Be myself(作自己!)我的政治經驗算短,但基本原則是,你原來是什麼人,走入政治之後,不要改變。政治人要懂得掌握機緣、機率跟機會,當「三機」碰在

一起,就是可以做事的時候。

政治有兩個重要的事情,一是「時機」,另一是「制衡」。改革要看時間,時機對了向前跨一大步,時機不對要退個1 吋、2 吋,在進退之間慢慢往前走,總會達到改革目標。制衡就是多一點聲音,有不同的聲音就不容易偏頗。

在我看,政治是最充滿人性的。藝術創作者都喜歡從體會人性中激發創作能量。政治裡這麼多衝擊,全部都是人性,年輕人更應該參與政治。因為政治是最充滿人性的地方,就像小說家、藝術家,他們都在享受人性的滋味,從這裡面尋找創作的元素。政治不管給的是衝擊,或是感動,這都是人性的地方,只是他負面的人性有時候比任何領域都多。

雖然人性很挑戰,我認為只要不改初衷,面對權力不容易被誘惑,就能夠自在從容,反而可以在這些人性中汲取生命養分。

火線2:過去20 年台灣新增的投票人口多支持民進黨,國民黨卻一直有吃老本的疑慮,像是年老的政治機器,無法以願景拉近和年輕世代的距離?

曲:我剛教書時,一心想把國外那一套帶到台灣,在班上只注重最好的學生,很多人反彈、攻擊我:「 妳只看金字塔頂端,那下面還有一大群人,妳都不理。」我問自己,我把國外所學最好的帶給大家,讓所有人看到最好的同學,把最好的榜樣標誌出來給大家學習,為什麼會失敗?

遠見訂閱贈西堤餐券2張,知識與美食一次滿足!優惠組合價$2,880,立即訂閱>>

花了好多年反省,我才知道,其實老師的功能不是去看那個最棒的,而是看下面的,如果能夠從底端找到、挖掘最好的人才,那才是我存在的意義。政治也一樣,政黨要能夠和廣大的群眾對話,特別是年輕一代,只要你稍微姿態高一點,他一定不會對你客氣。

黃:相對於民進黨,國民黨強調正統、法統,很少談未來該怎麼辦。您認為國民黨能不能給年輕人更大的舞台,去談願景和希望?

金:年輕人喜歡挑戰權力,只要成為執政黨,就要去面對這種挑戰。國民黨目前在年輕世代的確有斷層。民進黨從在野黨變執政黨的期間,培育了很多年輕人,相對的國民黨不管在野或執政都是停滯的,新血的注入被阻礙了。但是大家不要忘了,國民黨建黨也是靠年輕人,但歷史會累積包袱,世代間難免會塞車。

國民黨有一段時間都是三年級當家,我們常開玩笑說自己是四年級啦啦隊,但這是一種生命週期,我們也在反省,所以鼓勵所有候選人都成立青年團,讓年輕人世代有機會接觸政治。只有這樣,他們才會認識國民黨,認識才會認同。我們現在辦年輕人活動,找羅智強、找蘇俊賓,黨主席和我自己都不太參加,要把舞台空出來,才不會又是過去那種從上而下的指揮關係。

《30》:那黃健豪以後會有決策權嗎?

金:( 笑著拍拍黃的肩膀)你要好好加油!

曲:我覺得要讓年輕人成為一種改革的力量,需要時間累積。比如說像青年團團長的任期,1 年根本作不了什麼,策略沒有累積就散掉了。年輕人是現實的,你現在站在這兒, 很棒,年輕人都歡呼,但之後你如果沒有繼續跟他們對話,他們也不會再理你。我都教書教13 年了,還在往年輕人裡扎根。

火線3:從歐巴馬的競選經驗來看,網路已經改變了政治過程。民進黨掌握網路競選的能力明顯比國民黨靈活而有彈性。這對國民黨是個危機嗎?

黃:現在國民黨多數政治人物僅僅把網路視為宣傳管道之一,把過去面對電視和報紙這些媒體的思考,直接複製到網路這個載具上,會不會是用騎馬的世界觀來開太空梭?

金:在網路趨勢下,國民黨的確要檢討和反省。

我感覺網路因為匿名,所以當人群當中有個人拿了石頭開始砸,就一堆人跟著用力砸,這是一種網路暴民現象,是不好的。隨著網路進化,我們會期望民眾水準足夠了,暴民式的不入流攻訐會自動被淘汰拋棄。

2008 總統大選時,網路還沒有噗浪和Twitter 出現,那時國民黨其實是遙遙領先的。但是我感覺,噗浪跟twitter 的討論在政治議題上,聲勢大於實質理念。

歐巴馬當選是因為美國社會到了一種黑人總統可當選的時機,這個狂熱不見得是網路帶出來的。台灣的政治時機和美國不同,我上網看過台灣候選人在網路上的粉絲大約就是幾百人、一千人,這和動輒一百萬計的美國歐巴馬現象不一樣。基本上台灣的政治在這種新媒體的效應上,還是氣勢居多,實質是被誇大的。

黃:網路有驚人的引爆作用,集結群眾的速度很快,反映底層民意的過程變得更直接,這和政治現狀不太一樣。你覺得數年後,是既有的派系樁腳在影響選舉結果,還是這些素未謀面的網路世代?

金:樁腳的政治結構在網路時代一定會受到衝擊。同樣的一個事件,以前要累積很久,才會爆發,但網路把燃點變低了,民怨的出口變多,變成新的動員方式,這當然有可能會取代過去的樁腳。我們其實可以對這樣的發展抱有期待。樁腳動員都是找自己人替自己打氣,目的是要撐氣勢,但在網路上出現的動員,比較是自動自發,如果其中真的反映出真實的社會議題,那就是好現象。

曲:我覺得網路其實是讓年輕人對政治重燃希望的關鍵。10 年前的年輕人,他們面對政治會有熱度,是因為他們的成長環境中,也許是父母或阿公阿嬤,背負著生命的創傷,所以年輕一代要衝出來。現在他們長大有工作,他沒有心去喚起新的一代。

可是新一代有網路,這是2000 年沒有的,現在的年輕人不需要衝出來,他們在網路裡聚會。台灣習慣以學歷評斷人才,但網路時代與其找模範生、乖乖牌,可能一個活生生的人更適合,他不只要有領袖魅力,更重要的他的「真」要能感動金字塔底端的所有人,這才是台灣需要的政治人物。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