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準備找工作或換工作嗎?市場雖然處處樂觀,但實際上要找到一份好工作,可能沒有你想像中的這麼容易。
畢業季到來,根據104 人力銀行最新資料,今年6 月新鮮人的工作職缺數高達15 萬筆,而一般公司的職缺數也達35.7 萬筆,比起2009 年的同一個時間,也是金融海嘯對就業市場影響最嚴重的時候,增加19.7 萬筆,成長了123%。
薪資成長幅度也很樂觀,根據韜睿惠悅的薪酬調查,2010 年預估將大幅提升至3.1%,去年台灣平均調薪幅度只有0.7%。104 人力銀行5 月底公布的新鮮人起薪調查,新鮮人起薪幅度最高比起去年成長4.2%。
不過,職場真的這麼景氣嗎? 榮景的背後,卻隱藏了3 個你不能不知道的真相。
真相1: 今年職缺數=去年砍人數
企業大幅刊登職缺數,只不過是把去年裁掉的員工給找回來。
104 人力銀行董事長楊基寬說,相較於低迷的2009 年, 今年成長近7 成的職缺數,「並非市場出現大量全新的工作機會,而是從V 型谷底爬升,回復到 2008 年以前的正常水準。」
打開徵才職缺數排行榜前10 名的企業名單,一字排開,一個都沒有例外,正好就是去年裁員最狠,一砍就是幾千人的科技業大廠。
去年砍掉多少人,今年就得回補多少回來。一位竹科科技廠人資招募主管背負著3 個月內招募3000 名員工的壓力,他說,「因為開春之後訂單回來的速度,快到超過我們預期,人找不齊,產量怎麼做得出來?」
所以你必須了解,職缺是要與去年砍掉的員工競爭的。
真相2: 老鳥要與新鮮人搶飯碗
市場回到正常水準,人才對工作的期待也變高,競爭反而變得更激烈。
目前就業市場上,在職求職者的比率,從去年同期的29.2%提高到今年的39.1%,換言之,過去每年2月開打的換工作潮,今年往後延到6 月才發燒。
因此,即使針對新鮮人徵才的職缺超過15 萬個,占總職缺數的42%,但新鮮人的挑戰卻更大,因為,有高達77%的職場老鳥表示,想要從零開始,應徵新鮮人的工作機會,以換得更好的工作舞台。
大批職場好手準備趁機換個更好的工作,企業主也趁著去年裁員汰舊的機會等著A 咖人才回來填補關鍵職位,有些好機會,其實看得到吃不到。
根據人力銀行的觀察,有些企業雖然開出職缺,卻只是在累積人才庫的名單,並不急著馬上補齊人力,寧缺勿濫、找不到寧可先空著。
「求職老手的積極態度是新鮮人的1.48 倍,」不管是主動投遞履歷的積極度,或是履歷填寫的完整度上,新鮮人都顯得太被動,楊基寬提醒,「新鮮人的實務經驗比不上職場老鳥,若積極度也不足,很難有機會得到企業青睞。」
真相3: 派遣多出3倍
就業機會的「量」成長,但「質」卻出現了變化。
經歷過海嘯的震撼,企業主對人才的態度發生改變,有近10%的職缺是短期派遣,比例是海嘯前的3 倍。
楊基寬說,「這表示企業主對景氣的信心只回復90%。他們寧可留著10%的彈性,以防未來景氣再度出現低谷時,有更大的人力需求調整空間。」
問題是,即使未來企業對景氣的信心回復到100%,派遣職缺也不會減少。
根據萬寶華人力資源顧問的全球調查,近一半的企業主認為,因應景氣循環,企業愈來愈需要派遣職務,為未來預留人力調整的彈性空間,派遣會變成企業雇用人才時的常態選擇。
「工作不再等於飯票,」楊基寬說,「就業市場的結構正在發生變化,想要在職場維持競爭優勢,還是得回頭評估自己的能力,究竟有沒有比別人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