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開放社會的美妙

高希均
user

高希均

1997-08-05

瀏覽數 17,450+

開放社會的美妙
 

本文出自 1997 / 8月號雜誌 日本的第二隻眼睛──大阪的新城市思維

(一) 美國社會最開放

研究市場經濟的人,最能欣賞「一隻看不見的手」的奇妙;正如研究國際競爭力的人,最能體會「開放社會」的美妙。

四月間哈佛大學波特教授來台講述國際競爭優勢,當他被問及;「為什麼最近幾年美國在全球競爭力排名中一直是第一名」時,他的答覆斬釘截鐵;「因為在當前世界各國中,美國擁有一個最開放的社會。」

與其他先進國家比,美國確實是最多元、最給人機會的一個開放社會。唯其如此,美國擁有來自世界各國的:(1)頂尖人才、(2)最新科技、(3)巨額資金、(4)新穎產品、(5)多元資訊。

因此,美國的學術界可以擁有我國出生的諾貝爾獎得主;產業界可以使用我們的外匯存底;消費者可以享受我國製造的商品。

這些人才、科技、資金、產品、資訊匯聚於美國所產生的乘數效果,就變出了一股世界上擋不住的競爭力。

從美國實例中,我們清清楚楚地看到,社會愈開放,競爭就愈劇烈,產品的品質就會愈好,價格就會愈低,消費者就愈受利,整體的競爭力就會愈高。

現在,找們終於能體會,美國最令人羨慕的不是先天的地大物博,不是後天的驚人財富,而是開放的社會。事實上,只要一個社會規規矩矩地追求開放,就會得到財富以及其他更多;如果只急功近利地追求財富,常常只會得到財富而已。

一向受人稱讚的日本經濟,則因其國內市場的不夠開放,近年飽受各國批評。例如在日本政府各種無形的保護之下,雖然照顧到了特別部門的產業(如農業),但卻犧牲了國內消費者的權益,也傷害了國際間的公平貿易。

近年來大陸經濟,因其經濟體制逐漸走向開放,引起了世界各國的重視;但因其政治體制的不開放,常受到責難。

(二) 「開放」帶來的好處

【會員免費報名】晶片王國背後,世代賭注如何與信念交織?《造山者》導演帶你進入真實第一線

「開放」不是一個隨心所欲的決定,也不是一蹴可幾的境界。即使在很多其他先進國家,仍有各種形式及程度上的不開放,如對移民、資金、科技等的限制。「開放」實在是一個民主體制、法治社會、及心態公平下的產品。它必定要有嚴格的遊戲規則、社會紀律、及人人遵守的法治,以及彼此乎等、相互尊重等因素來配合。

透過這種「開放」機制下的民主、法治、公平,頂尖人才就會受到其正的重視;科技就容易開花結果;資金的存放就會有安全感;產品就可以自由出入;資訊就不易被壟斷及誤用。

人才、科技、資金、產品與資訊五種因素的相互結合與良性互動,也就創造了美國的競爭力在全球排名中獨占鰲頭的輝煌成績。

(三) 「半」開放的台灣還要努力

在「別人能,為什麼我們不能」的討論中,一個社會的開放程度,也提供了一個重要解答。以台灣情況來說,我們比過去開放,因此,社會有了進步;但是開放的程度遠不及歐美,因此,又趕不上歐美。「開放社會」是國家進步的果實,更是國家進步的動力。

相對於過去的威權時代,台灣已經是一個開放社會。過去誰敢率直地批評兩位蔣總統?現在,誰不敢率直地批評李總統?但是與歐美先進國家比,台灣只可稱之為「半」開放社會。因為(1)人民已享有敢批評的自由,但被批評的政治人物,也還有不理睬批評的傲慢;(2)在民主、法治、公平三個相互分不開的實際運作中,台灣仍然缺乏公平的法治、篤實的民主及自我規範的自由;(3)在經濟範疇,由於金權、黑道、特權的彼此糾纏及袒護,仍然缺少一套公平競賽的遊戲規則。

在我們這個「半」開放社會中,我們需要強調;「開放」不是為所欲為,更不是可以一己利益侵犯他人利益。在美國這個開放社會,股票固然可以自由買賣,但有嚴格的法律規範(如內線交易);正如老百姓可以參與政治獻金,但一樣也有嚴格的規範(如不准外國人捐獻)。因此,真正的「開放」,是指在一套嚴格的規範下,讓人民與企業可以自由運作。

引伸來說,「開放」是鬆綁、是釋放各種限制,用以激發人類的創意與實踐;另一端則是「規範」,是一種共同的約束,用以確保開放不會產生「混沌」與「亂象」。

當前台灣社會,實質上的開放程度還需要擴大(如教育鬆綁、兩岸經貿與文化交流),心靈上的開放(如族群間的彼此尊重)更缺乏。四十多年來養成的「恐共病」及近十年來被挑起的省籍情結,正是開放社會中最需要首先被剷除的違章建築。

領導階層提倡的心靈改革,正可先從自身示範做起。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