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發現你的潛能力》和另一個自己好好相處

石井裕之
user

石井裕之

2010-04-02

瀏覽數 7,000+

發現你的潛能力》和另一個自己好好相處
 

我們每個人的內在都有「兩個自己」,也就是「平常的自己(意識)」與「另一個自己(潛意識)」。無論是哪一個自己,都有各自的煩惱、迷惘以及痛苦。明明兩個自己都有各自應該解決的問題,可悲的是,在世上能找到的「答案」、「建議」等幾乎都只針對「平常的自己」。

若要說所謂成功的人、不斷實現人生目標的人,或是過著幸福人生的人有什麼秘訣的話,那就是,知道跟「另一個自己」好好相處的方法;也就是,知道如何運作內心,讓自己去做該做的事。

如果這「兩個自己」能夠朝著同一個方向協調運作,當然沒有問題。不過,一旦雙方的意見或方向不同,就會產生各種意想不到的狀況。如果雙方分歧過大,就會受到「想活下去卻又想死」之類嚴重矛盾的折磨。或者在戀愛、結婚、職場或人際關係中,不斷遇到傷害自己的人,使得自己的人生走向自我破壞的方向。

如何與另一個自己好好相處,我歸納了4 個法則:

1.「 顛倒」法則

2.「 重生」法則

3.「 節奏」法則

4.「 咒語」法則

理解這4 項法則,對於一直以來彷彿謎樣存在的「另一個自己=潛意識」,應該就會感到更親近一些。那麼,就讓我們趕緊跨出第一步。

「顛倒」法則

當我們故意將「平常的自己」的思考方式「顛倒」過來思考,你就會看到「另一個自己」的思考方式。如果將發現這個事實的人跟沒有發現這個事實的人進行比較,你會察覺到,他們對於人生的態度與思考方式完全不同,光從外在就可以清楚看出差異,只要觀察一個人的言行舉止,就可以知道這個人是否發現「顛倒」的秘密。

這是潛意識最有趣的一面。其實,從許多方面都可以看出潛意識與意識世界的思考方式呈現顛倒的狀況。那麼,所謂的「顛倒」,到底是什麼意思呢?我舉一個例子。

「內心支點」顛倒。比方說,當平常的自己心想「來學英文,當個口譯員吧」。這時「另一個自己」的想法,可能就是相反地,想著「想當口譯員,所以要學英文」。兩者的差別在於將「學英文」跟「當口譯員」中的何者作為出發點,也就是把哪一個當作「前提」。

【7月空中沙龍】會員免費參加>>半導體產業如何成為護國群山?

通常我們會認為「把英文學好之後就可以當口譯員」,只要確實「學好英文」,自然就可以實現「當口譯員」的目標。但是,另一個自己會先以「當口譯員」這個未來的現實為前提,認為「如果想當口譯員的話,從現在起就要用功學英文了。」

懂得與另一個自己好好相處的人,在檢討這個目標是否適當之前,在某種意義上,他們早已直覺地認定自己「要當口譯員」了。一如日本本田汽車創始人本田宗一郎,當他還在經營小工廠時,就曾經誇下海口,要讓公司成為「世界本田!」,又好比美國高爾夫球選手老虎伍茲,他曾經忿忿不平地說:「 為什麼我沒辦法拿到冠軍?完全無法理解!」對這些人而言,他們的「內心支點」都已經固定在實現夢想,或是獲得比賽冠軍上。

「重生」法則

與另一個自己好好相處的法則之二是,讓潛意識每天重生。晚上睡覺時,潛意識會暫時「解散」。然後,分散的素材會重新被建構組合,重新建立新的潛意識。由於是從頭建立,這個「嶄新的思考方式」就不會被舊有的成員排斥了。

因此,在睡覺時,潛意識會在昨天座談會中所學到的「嶄新的思考方式」中,加入原有的素材,加以重新組合。當你早晨醒來時,潛意識就有了全新的面貌。睡眠不單純只是讓身體休息而已,對於潛意識而言,除了休息之外,睡眠也進行重要活動的時間。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