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審慎觀察 勿盲目追隨

財務.創業.管理相對論

黃一祥
user

黃一祥

2010-03-01

瀏覽數 4,650+

審慎觀察 勿盲目追隨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最近,外資從12 月21 日到1 月11 日連續買超台灣股市15 天,總買超金額約新台幣1,330 億元,在此同時,台灣股市加權指數亦從7787 點持續上漲到8323點。外資持續買超而台股指數持續上漲的現象,又開始引發最近新聞媒體和一般投資人的注目與熱切討論,其中一項討論重點是:「可否跟著外資腳步買賣股票?」

外資 本地資訊弱勢

外資一直被認為是擁有雄厚的投資資金,並具有豐富的財金專業之投資者,然而,基金經理人其實只是代理基金委託人的操盤手而已,且相對於台灣投資者,外資通常亦被視為較具本地資訊弱勢的投資者。因此,跟隨外資買賣股票必須謹慎。首先,外資持股僅代表其追求某投資組合的風險與報酬關係,但其風險與報酬的取捨,未必符合所有投資者的風險趨避態度。另外,由於一般投資者沒有足夠資金,可建構一個類似外資持股,而可完全分散公司特有風險的投資組合,因此,若一般投資者模擬外資的投資行為,但卻受限資金能力而只能持有極少數股票的話,則特定股票之持股,仍必須承擔公司特有風險,結果可能遭受損失。

風險大 應謹慎觀察

從最近實際的外資交易歷史和其代理本質,推演在現階段股價指數相對高檔期間,跟著外資買賣股票,將遭遇極大損失風險的可能。猶記得2008 年5 月金融海嘯發生之前,當時台股指數在8000 ∼ 9000 點之間,絕大多數的外資幾乎都看多台股,甚至有樂觀預期台股指數會到1 萬2000 點者。然而,到了發生金融海嘯,在2008 年9 ∼ 12 月間的台股指數4000 ∼ 6000 點之間,外資卻大賣3,000 多億元股票。

此歷史經驗似乎顯示,外資很可能不是買低賣高的投資高手。對照今日台股收在15個月以來的新高點之時,外資卻反而一直在此股價高檔區持續買進股票,除了令人不解其投資策略之外,更令人不得不替他們擔心。

本質上,外資操盤手只是代理基金委託人操作股票,在資訊不對稱的經濟環境下,自利的外資操盤手其實有動機,以極大自身預期財富為買賣股票之原則。若是如此,則我們替他們擔心的事根本就是多餘的,其實我們更應該謹慎看待與觀察後續股市動態。

為何外資常在股市買高賣低?假設外資操盤手另有自身不為人知的隱名帳戶,且他們確有過人的先見之明,即具有買低賣高的能力,在自利動機下,為了讓他自己在低(高)價位時所買(放空)的股票,可以順利在高(低)價時出脫(回補),則外資買高賣低的投資行為應可獲得合理解答。而外資難道不怕因績效不好而被離退?假設外資圈有類似牛群同進同出的群聚行為(學術界事實上已發現此現象),則只要大家績效都差不多,投資者實難究外資操盤手之責。其次,假設私益高過於職位所得,則外資買高賣低的投資行為仍會重複出現。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