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在加州的瑞爾是一個運動狂,常運動過度不以為意。二十歲那年,背負重物導致他的下背彎曲,他第一吹發現疼痛是如此地強烈,他認為自己再也站不起來了。於是他去找整脊師,經過幾次的脊椎矯正,他表示:「離開時,我覺得自己彷若新人。」接下來的二十年,瑞爾只要碰到緊張或壓力過大時,他的背痛就會發作。這個時候,他就會去找整脊師,有時數個月一次,有時則一個禮拜好幾次。瑞爾表示,他現在知道什麼是背痛發作的警訊,他也喜歡臨時造訪整脊師,跟他說:「我知道問題出在哪裡,你要矯正一下嗎?」
歷經一個世紀的發展,愈來愈多人「信仰」整脊療法。根據一九九四年的統計,美國每一年造訪整脊師的整脊人數高達一千五百萬到兩千萬人,國家承認的合格整脊師大約有五萬人以上,「整脊」儼然成為僅次於「醫學」與「牙醫」的第三大醫療團體。
整脊在美國的另類醫療體系當中,大概最接近主流醫療。不需要醫生的監督,法律賦予整脊師合法對病人進行治療的權力;愈來愈多的大醫院聘請合法的整脊師;甚至有些主流醫生會推薦病人去接受整脊;至於國家的健保體系、私人的保險公司更是廣泛地對整脊進行醫療給付。
過去二十年來,研究認為整脊在治療「下背痛」或「急性背痛」上面效果很好,而美國整脊師最普遍治療的就是背痛的病人。一九九0年的研究發現,接受整脊的慢性背痛病人與在醫院接受治療的病人相較,疼痛較為減輕,並且可以較快復原。至於加州有名的智庫朗德公司(RAND Corp.)一九九一年公開的研究則指出,在疼痛不超過三星期的下背痛病人身上施以脊椎矯正,效果最好。
保險公司喜歡整脊師
在美國,背痛是病人進出醫院的最大原因,損失了數以百萬計的工作時數。於是,當八0%的人受背痛所苦時,整脊自然成為最經濟有效「解除疼痛」的方式。伊利諾大學醫學歷史學家葛維茲(N. Gevitz)表示:「保險公司喜歡整脊師,因為他們可以讓背痛以及職業傷害的病人快點回到工作崗位上。」
但是,當整脊在美國本上被廣泛地接受時,它聲稱的「療效」、「整脊師能夠治癒疾病的範圍」以及「治病理論基礎」等問題依然備受爭議。一些極端的批評從未停止過對整脊價值的質疑,他們認為部分整脊師使用末經證明的療法,很少將自己的理論置於嚴格的科學評估當中。
在整脊的信仰系統裡,脊椎在健康與疾病當中扮演主要的角色。根據斯里蘭卡國際醫科交流大學副校長苟迺彥在「整脊醫學」一書中認為,因為椎體和椎間板的錯位壓迫到周圍的神經根,使得神經系統產生功能紊亂,因而導致所支配的臟器出現病症。整脊就是要使錯位的部分得到復位,使神經系統能夠正常地傳迭營養給病變的器官或組織,從而恢復組織原來的功能。不同的椎體錯亂導致不同的疾病,因此透過整脊能夠治癒的疾病之多,令人目不暇給,除了背痛以及骨骼肌肉的問題,還有偏頭痛、氣喘、過敏、癲癇、糖尿病、高血壓、婦科疾病及腸胃問題……等。
當很多的慢性疾病,傳統醫學不太清楚真正的致病原因以及提不出有效的醫治方法時,整脊人士這種對病因的解釋方式,吸引很多病人抱著試試看的心理。強調不用吃藥、開刀就可以把病治好,更今「聞藥色變」的現代人趨之若驚。苟迺彥認為,西醫花了那麼多錢還是沒把病人治好,已經失去醫療的本能,完全在做檢查。他認為整脊就是在治病,西醫沒辦法醫的病我們來。於是,愈來愈多的整脊師把自己的工作定義為治病,開始扮演起「家庭醫生」的角色。
整脊從業人員,素質良莠不齊
很多人認為這種行為其實已經超過了整脊所受訓練的範圍。有人指出,整脊師的訓練不夠嚴謹,並沒有接受做為一個醫師該有的訓練。根據一九九0年美國整脊教育期刊的統計,整脊學院學生接受的臨床教育課程訓練(八百小時)不到美國醫學院學生的三分之一(兩千八百二十五小時)?
這些人擔心整脊師可能錯失病人身體一些嚴重疾病的癥兆,其實亟需其他的醫療處置,而不是單純地只施以整脊。
在台灣由於整脊不受官方認可,整脊從業人員的訓練過程沒有一致的標準,素質參差不齊。苟迺彥這個系統訓練學生的時間四到八年不等,有些個人會到美國去學或者去國際醫科交流大學接受訓練。至於傳統民俗療法這個系統所提供的訓練則是會員人會,由傳統民俗療法職業工會提供課程,上課四十八小時(十三種療法統統在這些時數中上完,整脊是其中一項),然後考試(呈報勞委會)通過,只要病人不拒絕就可以對外營業。在體制之外幫人整脊頗有名氣的陳碧田表示,在台灣從事整脊的人數接近十萬人。民間訓練整脊從業人員,一期三個月,上兩期就可以開業,其中大概有一半的人不及格。
根據美國「消費者報導」雜誌的報導,若是整脊師將自己的工作限定在治療背痛以及骨骼肌肉的問題,很多醫生願意接受這套療法。至於整脊師則意見分歧。當強調整脊傳統的人試圖做更多時,另一派整脊師則認為在研究證明整脊對其他疾病處理的安全性及療效沒有問題之前,他們將自己的工作限定在處理骨骼肌肉的問題。
有些人試圖以傳統醫學的訓練與語言討論整脊理論,對於整脊人士所說的「椎體錯位」概念,他們覺得難以理解。根據諸多整脊師的定義,錯位是指包含神經、肌肉以及關節活動的複雜異常現象,可以從X光片看出來。美國消費者報導雜誌指出,這種錯位的存在從來沒有被清楚地表明出來。至於整脊在改善神經傳導以及提升健康上面,美國健康雜誌也認為,沒有任何的證據顯示錯位會導致器官的功能失調以及免疫功能的喪失;或者背痛是因錯位造成的。
病人就是不痛了
神經系統也不主宰所有的身體功能。加州大學神經學教授海德曼(S. Haldeman)表示,神經系統不是人體唯一的規範系統。人體內有很強的化學及荷爾蒙控制系統,強調某一個系統凌駕另一個系統是一種偏差的立場。
他們更表示,即使神經系統對於健康有決定性的影響,整脊師也只能影響其中一部分(從脊髓出來的二十六對神經),很多重要的神經,整脊師根本無法接近。
海德曼則認為,X光片的確可以看出椎體與椎體之間的關係,但是椎體之間關係的很多變化都是正常的,不見得就是問題的癥兆。但是整脊師還是拿著X光片,指出一些西醫不認為是不正常的脊椎現象,認為是致病的關鍵。
當傳統醫學與整脊師因不同的語言而無法進行對話時,整脊人士認為他們就是能夠把病治好,而一些病人也表示他們不痛了或者疾病的發作次數減少了。這些「成功」是否表示整脊已經超過標準科學的理解範圍之外呢?
根據整脊理論的說法,環境的侵害、人體退化的過程以及遺傳等因素都可能是致病的原因,但是這些負面的影響可以透過定期的整脊來恢復身體的自癒。長期研究整脊的康乃迪克大學社會學名譽教授華德威爾(W. Wardwell)表示:「整脊所使用的典範與傳統醫學所使用的完全不同,有時候很難去研究。」他認為,他們強調的是身體自癒的能力,忽略環境中細菌的因素。華德威爾說;「對於人體「病癒」的能力,連最好的醫生都無法理解。」
本身是整脊師,擁有神經學學位的隋安諾(J. Triano)一直試圖研究快速的脊椎矯正(high velocity thrust)對脊椎產生的力量與效果。他說:「今天我們對整脊的瞭解,就好像是一九三0年代我們對糖尿病的理解。當時我們知道有一種病叫糖尿病,這種病人喝多、尿多,必須改變飲食習慣,但是我們不太清楚這些病人到底怎麼了。」他認為現在的整脊也是如此,病人的確從整脊中得到好處,至於在這過程中病人發生了什麼事卻不太清楚。
對於部分傳統整脊師對整脊療效的理論解釋,隋安諾表示,有些人相信這有答案,但是他不認為如此。他說:「沒有證據證明他們的信仰系統是真的,事實上有證據顯示整脊的主要信仰不是真的,但是這又如何?這就是科學運作的方式。我相倍我做的對病人有好處,並且我相信研究更多,病人受益更多。」
整脊人士倚賴於臨床的個案,不強調對照控制組以證明疾病真正是由整脊所發揮的療效的證明方式,一直是整脊療法最受批評的一點。批評者認為這很難排除可能是病人自己好的(一些背痛在三個禮拜到一個月之間會好)或是因為病人相信這套療法在心理上產生的效果。
當初發生了什麼事
美國健康雜誌則以為,整背所做的整套醫療處置與其他的治療像是物理治療、按摩之間的區分不甚清楚,因此更難斷定整脊的好處。快速矯正脊椎之前還包括很多對肌肉處置的手法,像是肌肉鬆弛、軟組織的處理等,這些方法在放鬆病人受壓緊繃的肌肉上,具有舒緩疼痛的效果。龍欣骨科診所復健師蔡明恭認為對脊椎脫位、恢復正位或椎間盤突出等,整脊的確有效。但是,受壓的椎間盤一旦減輕壓力、肌肉放鬆會跑回去,整脊很難排除是否是這些舒緩方法造成的療效,因此很難知道脊椎到底有沒有其正被處理到。
對於整脊的其他效果,蔡明恭也表示,相對於醫院裡頭冷冰冰的感覺,一對一的醫病關係所形成的良性互動帶給病人很大的好處。他說:「病人感到舒服,對醫生信任,病痛就好了一半。」李錦如經過幾十次整脊療程,背痛、腳麻大為改善,現在相關問題都會請教整脊師,她表示:「痛無法體會,疼痛時那種無助的感覺,的確需要人幫忙。」試想當整脊從業人員特別地照料你的那種感覺,誰不感覺舒服呢?
整脊理論聽起來很有道理,簡單地解釋了身體致病的原因。但是,複雜的人體真有這麼簡單嗎?贊成、反對者各執一詞。對整脊持保留看法的人一直期望有更多的研究幫助我們理解整脊療法,至於信仰「整脊醫學」的人則把矯正每一個有瑕疵的脊椎,當做是百年來整脊所賦予他們的歷史使命,致力於保存整脊傳統,並將自己的住處搬至整脊聖地(帕爾曼之子,整脊宣傳家生前所居地)的系德(W. Sid)表示:「這個事情是如此地簡單,為什麼每個人都要把它想得這麼複雜呢?」
一百年前整脊之父帕爾曼(D. D. Palmer)因拍擊里拉的背,而使得里拉十七年的耳聾不藥而癒。當初到底發生了什麼事,人們現在已經無從證明。但是現在當整脊人士提供一個個治好的病例時,我們希望能知道更多。
專業人士的建議
目前整脊在民間運作的狀況是因某些個人的療效,以口耳相傳的方式在醫療人口當中流傳。一些相關的報導、整脊從業人員以及醫生提出一些建議,供想試一試整脊的人參考:
陳碧田認為整脊適用於功能性及器質性的毛病。(有一些禁忌,像內出血、潰瘍、骨質疏鬆症、僵直性脊椎炎、壓迫性骨折、腫瘤、血壓異常、血栓症及血管硬化、頸動脈剝離症及骨癌等疾病。在「整脊禁忌及注意事項、備忘錄」中,他條列需要非常小心處理的疾病,他也提到:「整脊療法亦非萬能,若效果不彰,應予轉診,這是責任與義務。」
蔡明恭則認為自己要先瞭解自己,不要把自己丟給醫院,找出腰酸背痛的原因(姿勢不正確、過度使用肌肉或者其他的嚴重內臟疾病),並尋求西醫確定是哪一部分受壓迫,再考慮選擇做怎樣的治療。來台參加中日骨科大會的日本福島縣立醫科大學教授菊地臣一則認為,治療背痛有很多方法,若不是特殊原因造成的身體不適,病人可以自己去尋求幫助。他認為甚至可以去找心理醫生,因為很多背痛可能是情緒、壓力造成的。
據整脊人士表示,整脊的效果幾次後就會感覺,若是遲遲不見效果,或者整脊人員把你的病說得很嚴重,就要特別留意了,他可能是希望留住你這位客人。
對於整脊的效果與安全性,龍欣骨科診所醫生吳錫銘表示,他不否認整脊有它的功效,若是整脊從業人員素質整齊的話,此種療法是可取的。這種傳統民俗醫療讓病人精神負擔較小。但是他提醒病人,最重要的還是要找出致病的原因;有可能是過度負擔,跟工作、情緒和睡眠都有關係,只有透過控制情緒、肌肉放鬆的方式治療。重要的是解除致病的因素,而不是到處找治療。至於整脊還是要小心(特別是有心臟疾病及高血壓的人),他還在臨床上碰到過兩個由於錯誤整脊造成的傷害案例。
據整脊人士的說法,與西醫的藥物、手術的危險性及副作用相比,整脊安全多了。公開的報導也很少看到因矯正脊椎而導致病情更加嚴重的問題。但是據美國消費者報導雜誌引用神經外科期刊(Neurosurgery)的統計,一九九三年英語世界期刊所報導的整脊傷害案例是一百三十八個;至於矯正頸椎發生問題的案例,六十五年來是一百一十二個。但有一家保險公司認為,完全倚賴公開的案例報導是一種誤導,一九九0年他們支付給因脊椎矯正導致中風的病人給付費的案例是一百四十位。
因此,消費者報導雜誌提出整脊可能造成的傷害供消費者參考,認為整脊的併發症,從疼痛增加、椎間板破裂、癱瘓到死亡都有可能。而最嚴重的是來自於頸椎矯正,因為一旦傷到血管,導致血液往頭回流,可能導致中風或其他的神經問題。陳碧田則提出頸椎按摩禁忌,其中包括頸椎骨刺者(退化性關節炎)、類風溼性關節炎者、頸動脈硬化及中風的病人都不適合。
至於整脊在治療脊椎側彎的效果上,吳錫銘表示,他們在解剖學上看到的脊椎側彎力量非常大,若說要透過外界力量讓它轉正,他不太相信。台大醫院骨科醫生陳博光也表示,他們在脊椎側彎病人身上打鋼釘都無法讓病人回正,若說透過整脊手法可以將脊椎弄直,他覺得不太有意義。
務本堂美式推拿的陳嘉成則表示,十四歲以前以及彎下去可以直、可以改變弧度者,整脊就有辦法治療。若是彎下去呈S型,側彎時間太久、定型了就沒辦法。
由於整脊人員素質不齊,這項療法又爭議不斷,包括醫生、整脊從業人員都無法提出選擇合適整脊人員的標準。不過醫生提醒病人注意的是,任何療法都不會治百病,醫生有醫生的限制,疾病的復原也需要時間。至於人體的設計也不是整天在使用的,使用時間長,自然壽命就短。
(陳玉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