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生命以100年為範圍,問問自己,你最想做的3件事是什麼?
這是蔡康永在〈當我30時〉單元中,與五月天主唱阿信對談時所出的有趣考題。
親情、愛情、還是財富?
生命裡,親情愛情必是重點,但是生命中的「金錢遊戲」,大多數人是既愛又怕,更不知所措。
「金錢躲在機會裏,機會躲在歷史的洪流裏。」這是我最喜歡的德國投資大師安德烈.科斯托蘭尼的名言。這個智慧老人經歷80年投資生涯,看過資本市場多次從榮景到衰敗,再從衰敗到榮景,他的一生富裕、優雅,關鍵就在於他看得見歷史洪流裡的機會。
金融海嘯後,很多人在財富戰場上受重傷,職場工作的不確定性,更讓人對未來害怕。
這期《30》雜誌〈封面故事〉《M型上班族 薪水投資術》,特別從大時間軸的角度,讓你清楚看到台灣30、40、50世代的理財環境究竟有多大不同。
30世代上班族從第一天上班開始,大概有一半時間都處於薪資負成長,2009年社會新鮮人起薪,居然比5年前還低,超悶的這群人,還要理財嗎?
答案當然是。因為,你比40、50世代更有本錢的就是時間。我們教你認識複利的力量,而且你每晚1年理財,存錢的效益就變少。別以為死薪水不能理財,在玉山銀行擔任美術設計的31歲謝依珊,為了環遊世界的夢想,2年半就存到人生的第一個100萬元。只要你人生有目標,百萬存錢動力法一點也不難。
現在,時間,一點一點流逝,但千萬不要對著時間傻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