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年前,當時擔任《哈佛商業評論》總編輯的前奇異總裁傑克‧威爾許(Jack Welch)夫人蘇西‧威爾許(Suzy Welch),是外人眼中擁有一切的成功女性,其實,她正深為家庭、事業兩頭燒所苦,一次幾乎被自己搞砸的夏威夷演講之旅,讓她痛定思痛,並因此發展出「10‧10‧10」策略,後來她開始教導深陷抉擇困境的人應用10‧10‧10 脫困。在《10‧10‧10 改變你生命的決策工具》中文版出版前夕,《30》獨家專訪蘇西‧威爾許,請她為30 世代說明如何運用10‧10‧10 做出人生抉擇。以下為專訪內容:
發現自己的人生價值觀
《30》雜誌問(以下簡稱《30》):您在書中強調「價值觀」的重要。人們唯有根據最深層的價值觀來做人生抉擇,才能享受「忠於自己而活」的喜樂。
但現實東方社會仍有沈重的責任包袱,「忠於自己」並不容易,您是否能給30 世代一些「自我探索」的建議?
蘇西‧威爾許答(以下簡稱答):確實,每個國家的文化都不同,更別提其間還有次文化的差異性,對我們的價值觀帶來不同的影響與限制。我想,你得自己判斷,是否要讓自己的價值觀順從文化的標準,還有,被影響的程度有多少?這大概是所有30 世代面臨的掙扎。如果你決定在文化的規範下活出自己的價值觀,就得把這列入你的10‧10‧10 策略。對某些人來說,「忠於自己」表示要衝撞某些常規的文化價值;但對某些人來說,他們認為自己的文化很有意義,而且納入自己的生活價值系統。即使受到一般的文化價值觀影響,我認為還是有足夠的空間來彰顯個人的價值觀。你還是可以在裡頭找到方法,來定義個人特色。不管你來自何處,每個人的價值觀都有著微妙的差異,而10‧10‧10,也包含如何找出自己到底是怎樣的人。
《30》:初入職場的30 世代最常面臨的疑惑之一,是理想受現實所困。您會如何建議他們利用10-10-10 做決定?
答:10‧10‧10 是一面很好的三稜鏡,讓我們審視自己的工作抉擇,因為所有工作都是關於衡量即時、中程、未來的目標,並努力結合理想與現實。大部分的人在找到想做的工作前,通常都會經歷一番曲折。而10‧10‧10策略可以幫你更快抵達目標,因為它會逼著你花時間,好好決定自己要什麼,這在你對未來感到不確定時,尤其顯得重要。
我還不夠幸運, 沒有早點在我的事業上運用10‧10‧10 策略,但是我的家人最近使用10‧10‧10 作了一個人生的重大決定,她承認自己不想在醫學界發展了,她比較想將熱情投注在攝影上。
在過渡時期,她的確為這個困難的決定付出了些許代價,但所幸結局卻相當圓滿。有時候,10‧10‧10 將告訴你,它值得你承擔重大風險,因為你知道,最終它會帶領你到你真正想要的生活。
總而言之,我的建議是做你喜愛的,其餘的都會隨之而來。別只因為一個領域現在很熱門,就貿然進入。唯有那真的是你想要的,你才走向它。我知道這聽起來似乎是很美式的觀點,但是我傾向於相信,實際上這可能是舉世通用的。
超越衝突、壓力 做自己
《30》:您在書中以案例反覆闡明:10‧10‧10 的目的在做出「忠於自己」、而非「皆大歡喜」的決策。例如選擇依原定計畫飛往南非拜訪客戶、而非取消行程照顧突然生病的父親。這對在意他人評價、重視家庭的台灣社會,可能是難度很高的決策,因為當事人可能被家族成員視為不孝,被朋友認為過度自我中心。
答:我想說的是,對某人而言是對的決定,對其他人而言,不必然也是對的。一個在台灣文化下長大的人,可能做出和書裡的美國女性非常不同的決定。這要回到一個概念,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看中的獨特價值,我稱之為「個人特色」(fingerprint)。
對於優先順序的組合,我們不會全都一樣。有時候,取悅他人實際上可能是最重要的價值。對某些人來說,不管在任何情況下,家庭總是放在第一位。對其他人而言,排名第一的可能是財務安全。你必須瞭解你的價值觀排序,對你來說,什麼最重要?你可以從問自己一些
問題開始,「如果要活得毫無遺憾,我需要什麼?」「什麼能使我真正幸福?」「對於我的文化價值觀,我喜歡什麼?不喜歡什麼?」
《30》:那麼,在忠於自我的同時,有什麼方法可以將人際衝突或壓力,降至最低?
答:10‧10‧10 決策流程會自動減除壓力與衝突,因為當做完10‧10‧10 流程之後,你便能夠向自己及別人清楚說明做出決定的緣由,那有助減輕罪惡感、自我懷疑與人際壓力。
你因此可以估計可能要為決定付出的代價,所以你可以預期結果。我們所做的許多決定,都無法取悅所有人,但是你會因此知道哪些事對你是最重要的,而這正是忠於自己的關鍵。
《30》:實踐10‧10‧10 時,如何善用您書中提到的「消除罪惡感的橡皮擦」或「能讓人獲得清楚思緒與勇氣的地圖」,請您就10‧10‧10 實際應用層面,與《30》讀者做更深入的分享。
答:10‧10‧10 的應用,需要大量的心理鍛鍊,就如同我在書中提到的,最重要的鍛練就是找出你的價值觀,並排列它們的優先順序。這並不容易,它包括深入的心靈探索與誠實面對自我。
一旦做了這項心理功課,你將可以不帶罪惡感地做決定,因為罪惡感通常來自自欺、太快做決定與對結果缺乏充分的認識。
首先,確認你的價值觀,然後,將決定或難題轉化為一個單一的問題,或者,換一個角度說,必須先確定你所要決定的事情是什麼。
最後,針對這個問題自問:每個可能的抉擇在10 分鐘、10 個月、10 年後將分別帶來怎樣的結果?這麼做的同時,盡量收集有關你當下處境的所有資訊,然後你可以著手仔細地檢視。新的解決方案通常會在你完成決策流程的時候浮現。它會強迫你做出考慮周延的審慎決策,而非隨興的直覺反應,以清晰思慮取代罪惡感與臆測。
坦率、誠實是最好的美德
《30》:您提到「普魯斯特問卷」(Proust Questionnaire)與您自己的「價值觀問卷」,十分有趣,同時,也希望您能與《30》雜誌讀者分享,在開始10‧10‧10 的自我改造之旅後,您給每個問題的答案是什麼?
■蘇西‧威爾許問卷
Q1:什麼事會讓您在70 歲生日時遺憾落淚?
答:無法被兒女的愛所環繞。
Q2:當您不在場時,希望朋友如何形容您?
答:好媽媽與好妻子,有趣且懂得如何將事情完成。
Q3:您喜歡父母的生活方式嗎?最喜歡其中哪些部分?又有哪些部分令您討厭?
答:我很感激他們為了讓我受教育而勤奮工作,並且犧牲很多,但同時我希望他們能多關心自己的幸福。
■普魯斯特問卷
Q1:您最欣賞的美德是什麼?
答:只能選一項最喜愛的,真的很難。但是,我認為坦率與誠實是很重要的。
Q1:如果可以選擇,您希望變成誰?
答:勇敢的義大利記者法拉琪(Oriana Fallaci,1929 ∼2006),我一直非常景仰她。
Q2:對您而言,什麼是快樂?
答:愛、家人與有意義的工作。
Q3:什麼是痛苦?
答:無聊乏味。(Boredom.)
在組織中應用10-10-10
《30》:您在書中生動地描述了自己的「HBR 經驗」:是否刊登「教授陛下」文章的決 過程,後來在「希望長久影響HBR 走向」的考量下,決定刊登。
想進一步請教您,當團隊成員對同一件事無法形成共識時,如何透過10-10-10 找出共同接受的決策?也就是說,我們如何在組織中應用10-10-10?最後還是主管下決定嗎?
答:在組織中,10‧10‧10 可以做為協助決策者與內部成員溝通的有效工具。當決定「誰是對的」的責任全落在主管身上時,部屬可以試著以10‧10‧10 來說明做出某個選擇的理由。10‧10‧10 也有助主管放慢決策速度,與企業內部成員溝通他們的想法,特別是在形塑企業使命與核心價值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