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熱情不滅,只是被遺忘

瞿欣怡
user

瞿欣怡

2006-12-01

瀏覽數 7,300+

熱情不滅,只是被遺忘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沒有人會否認熱情的重要,但心裡總是會追問:「熱情,到底是什麼?」這虛無飄渺的「東西」,既不是一種情緒,也不是個性,我們真的能找到嗎?

實踐大學家庭研究所副教授謝文宜認為︰「熱情的表現就是忘掉時間,投入後其他東西都不存在的一種狀態,過程中極度享受,100%地投入。對生命有熱情的人,看到世界上任何東西都會感動,覺得生命真好,分秒都要把握,不會再有害怕和恐懼。」

精神科醫師王浩威則認為:「熱情有兩種,一種是熱情洋溢,一種是安靜的信仰。」「非強烈感染他人不可的熱情,以趨勢科技董事長張明正為代表;而陳映真對馬克思主義的堅持與熱情,就是一種安靜的信仰。」

在《熱情洋溢》一書中,美國知名的精神醫學教授傑米森(Kay Redfield Jamison)指出,熱情洋溢(Exuberance)一詞在拉丁文中的原意為大自然界生生不息的豐饒,雖然現代人已經解釋為一種熱切並高昂的情緒或性情,但究其原意,講得仍是「事關存活的原始生命力」。

從哪裡遺失,就從哪找回

對王浩威來說,找尋熱情的方法就是不斷探問:「人為什麼要活著?到底要怎樣活著才值得?」他強調,熱情的層次必須拉高,千萬不要把熱情投注在特定的老闆、公司、甚至行業上,否則更容易失望,一定要把熱情拉高到存在的意義。當工作不是為了填補某些人生空白,諸如權力、名利等,而是從心底想要完成挑戰,那便是熱情。

知見心理學(Psychology of Vision)的創辦人恰克(Chuck Spezzano)則認為,當人們為了屈服於社會,一再妥協後,放棄了自己,也失去了熱情。要找回熱情,就要回到第一次失去自己的源頭,看見自己究竟在什麼狀況下,把自己給丟棄。

這趟找回自己的旅程並不輕鬆,我們都可能意外發現,為了屈服於環境,竟割捨許多信念,但只要能找回最初的想法,就可以找回失去的部分。

沒有熱情時,就假裝吧!

經過漫長旅程終於找到的熱情,可不會永遠不改變,當疲倦超過熱情,或者又開始懷疑:「我到底在做什麼?」時,熱情又跑掉了。

【7月空中沙龍】會員免費參加>>半導體產業如何成為護國群山?

「沒有熱情時,就假裝吧!」謝文宜進一步引用心理學的方法,說道:「Fake it, than you can make it。例如心情不好卻要參加派對,到了現場只好一直微笑,就會真的以為自己很開心。在心理學研究中,嘴角上揚是代表一種愉悅感,多笑,你的腦子就會被騙。」當擠不出任何一點熱情時,先試著想︰「如果這是我很喜歡的工作,我會怎麼做呢?」假久了,就變成真的。

「重新啟動」則是找到熱情的好方法。心靈工坊企畫總監莊慧秋建議,陷入瓶頸的工作者先嘗試在公司做內部輪調,調整工作內容,換個心情重新開始。倘若一切方法都無用,就獨自去旅行,脫離原有環境,更深刻地與自己對話。「傾聽內在的聲音」,說來簡單,但該從何開始?莊慧秋建議沒有心理學背景的人可以透過表達性藝術治療,例如自由寫作、繪畫治療等方法,找到自己潛意識的想法,穿越外在重重迷障,聽見內在的聲音。

「尋找熱情是一段漫長而孤獨的旅程,只能靠自己。」莊慧秋說。每隔一段時間,她一定要做一趟長長的旅行,重新找回自己的熱情。

其實,熱情一直在我們心裡,只是你有沒有發現它。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