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人人都想拿120 分

市場第一品牌Yahoo!奇摩知識+團隊

林婉蓉
user

林婉蓉

2006-03-01

瀏覽數 3,250+

人人都想拿120 分
 

「女生29歲真的不能結婚嗎?」、「請問紙藤如何做玫瑰?」、「哪家門號最適合打長途電話?」各式各樣的問題,現在上「台灣Yahoo!奇摩知識+」,查不到答案也有熱心的網友幫忙解答。

台灣Yahoo!奇摩知識+於2004年12月1日正式上線,至今已有超過四百六十五萬筆知識,每個月單月不重複使用人數有六百五十萬網友。根據創市際網路調查報告顯示,奇摩知識+網友到達率為61%。Yahoo!奇摩搜尋暨社群服務事業部總監黃蕙雯表示,網友到達率如同網路收視率,亦即台灣總上網人口約一千四百萬人,其中61%的人使用過知識+。

知識+團隊傑出的表現不僅吸引美國總公司派人來台取經,還獲得2005年網路「最佳社群創造獎金手指網路廣告獎」,團隊成員中,不願具名的Yahoo!奇摩知識+製作人,更榮膺雅虎全球企業員工獎「Yahoo!Superstar」(雅虎之星),雅虎兩萬多名員工中,僅十四人獲此殊榮。

壓力:搶市場第一

知識+的概念從韓國而來,但是台灣知識+團隊後來居上,創下台灣分公司創造的產品為總公司採用,並移植海外的紀錄,並已陸續引進美國、香港、大陸、英國、澳洲、紐西蘭。「起初感覺抄別人的滿可恥的。」搜尋暨社群服務事業部產品總監康芳菁說。不過抄回精神,再注入台灣的風土民情與網友使用習慣,產品的完整度更勝一籌。

知識+的成功,是團隊成員在無形的時間壓力下打拚的成果。由於韓國知識搜尋的第一把交椅是最早進入市場的Naver,韓國雅虎也只能在後苦苦追趕。因此知識+團隊很擔心在籌備過程中,市場上忽然有人比他們早推出知識搜尋服務。「我們在台灣必須要第一個進入這個市場,才能掌握先機。」康芳菁在採訪中一直強調「要搶在第一個進入市場」。

談及過程中最辛苦的部分,其他成員也認為是在於時間上的壓力,那種「不知道是否還有別的網站做」的無形又莫名的恐懼,可說是「誠惶誠恐,能早一天推出就早一天。」從5月到韓國考察,7月正式進行知識+網站架設,到12月上線,籌備期的時間已算充足而合理,然而絕不能讓別人捷足先登的想法,是驅策團隊奮勇向前的心理壓力。

辛苦:比當兵還慘

知識+有多成功,幕後推手的團隊付出的心血與遭遇的挫折就有多大。

網站管理員在知識+剛推出時,得自己先上去PO題目,引領互動。可是有些情緒化的網友,會上網批評:「你們管理員提的什麼問題,爛死了,那我也可以提白癡問題。」此外,處理網友的抱怨時,Yahoo!奇摩搜尋分類服務事業部執行製作張雅萍表示,有些網友會因為小事,就來罵她一頓,有的網友則以為,用謾罵方式才會受到重視,所以她也會收到網友各種不同方式的謾罵,「現在也習慣了。」張雅萍說。

知識+系統平台的研發,一開始先由Yahoo!奇摩軟體工程師陳鴻嘉負責,他每天上班超過十二小時。已組成小家庭的陳鴻嘉,每次遇到小孩生病或太太身體不好,就分身乏術,還得請媽媽北上幫忙,讓他不禁向負責內容的Yahoo!奇摩知識+製作人叫道:「我承受的壓力很大,火氣也很大,肝指數上升,甲狀腺也亢進啦!」

【7月空中沙龍】會員免費參加>>半導體產業如何成為護國群山?

Yahoo!奇摩知識+製作人的情況也沒有好到哪裡去。他開始投入知識+的工作時,太太剛好懷孕,害喜吐了四個月。那時他每天早上9點到公司上班,晚上8點多下班,帶太太去醫院吊點滴到半夜1、2點,凌晨3點多才能就寢。「生不如死,」這是他對當時工作、家庭兩頭忙的感想。結果小孩出生後,他每兩個小時要起床一次,餵寶寶喝奶,蠟燭照樣兩頭燒,他說:「那一段是人生最艱困的時候,比當兵還慘。」

喜悅:大家都用知識+

一切的辛苦在知識+廣受歡迎後,都化作喜悅與成就。

產品本身夠好,讓Yahoo!奇摩行銷經理王品品在行銷時事半功倍。王品品認為,秘訣就在於這個團隊了解消費者要什麼。而對Yahoo!奇摩研發經理許明彥來說,最快樂的就是美國總公司拿了台灣、日本和韓國的知識搜尋系統比較後,最後選用了台灣的系統,並複製到其他國家和地區,在Yahoo!這麼多研發小組中,這是一項榮耀。

Yahoo!奇摩軟體工程師柯志裕則是在喝喜酒的時候,聽到朋友說,當他懷孕的太太羊水破了時,他一時不知道該怎麼辦,於是上網找知識+,而且得到正確的解答。康芳菁也有親朋友好受惠於知識+的例子,她的大嫂不甘於停車費逾期繳款要被罰款,上知識+請教網友,最後得到免繳罰款的好方法。

當張雅萍在咖啡廳裡看到有人在上知識+,在朋友聚會時聽到他們想得到問題解答時,就會上知識+,「心中會覺得狂喜。」當知識+被愈來愈多人知道、愈來愈多人使用,同時在電視上打廣告後,Yahoo!奇摩知識+製作人覺得很棒的就是,終於可以指著廣告,向不管他怎麼解釋,也聽不懂什麼是網際網路、什麼是知識+的媽媽和岳父、岳母說,「我就在做這個。」

期許:一個錯字都不能有

資訊是冷的,但是在知識+上,因為網友的問答往來而產生溫度,知識也可以再被搜尋、被利用。黃蕙雯認為,這是創造了過去不曾存在過的搜尋形式,並把內容產出的本身和權力,交給網友。

而營造這個為資訊加溫的環境,吸引網友熱情互動的一群人,就是知識+的團隊。成績愈好、團隊愈小心翼翼地不敢出錯。負責內容製作的成員,總是一直問研發部:「真的有測好嗎?系統沒有問題?」而研發小組每個成員都跟許明彥說過,他們都被一一挑出全形空白、半形空白的問題。一聽到這點,Yahoo!奇摩知識+製作人還是堅持:「空白不統一,就會影響頁面呈現。而且錯字也不可以有,一個錯字就罪大惡極!」身為團隊領導人的黃蕙雯很精準地形容整個團隊:「我們的團隊成員都是型,都想做120分,也都願意多想多做。」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