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退輔會 預算不低,成效不高?

劉鳳珍
user

劉鳳珍

1997-05-05

瀏覽數 24,350+

退輔會 預算不低,成效不高?
 

本文出自 1997 / 5月號雜誌 第131期遠見雜誌

初春的台北街頭,在新葉爭長的綠意下,顯得生氣蓬勃。但對翟所祥先生而吉,這個春天卻是他走向生命的盡頭。

十四、十五號公園預定地拆遷,住戶激烈地抗爭,一度使台北市長面臨執政三年來最大的責難與挑戰,老榮民翟所祥的自殺,更使陳水扁被冠上「未善待老兵」的罵名。面對指責,陳水扁回應說「榮民安置是退輔會要管的事,不是台北市政府的事」。

不論誰是誰非,這個專為五十八萬榮民提供安置與照顧的單位,在政府的預算編列中,每年一千多億元的預算,等於占國家總預算十分之一的龐大支出,當面對榮民安置問題一再發生,也就使其功能成為倍受爭議的焦點。

民進黨立院黨團便將裁撤退輔會視為歷年預算審查的質詢重點,而社會福利團體如社工專協、殘障聯盟、老人福利聯盟等,更不只一次點名批判國家福利預算獨厚退輔會的不公平現象。

但若細究退輔會所享有的龐大預算,以八七年度為例,一千五百七十五億的預算中,其實有一千兩百多億是作為退伍官兵的退休俸,屬國防部編列在退輔會名下的隱藏性支出,真正用在退輔會本身的只有三百七十四億左右,約只有原來預算的四分之一。因此若說老榮民獨享了社會福利資源,恐怕也不見得公平(見表一)。

然而若和其他弱勢團體相較,退輔會在某些資源的享有上還是較為優勢的。以八七年度的社會福利支出來看,退輔會的預算和內政部、農委會與勞委會主要被歸類在「福利服務」此一政事別中。六百多億的預算,退輔會即占了百分之四十四點三,而主管兒童、青少年、婦女、老人、殘障與勞工福利的內政部與勞委會,預算加起來卻不過百分之二十左右。至於農委會的預算雖接近三成五,但卻有一半是農委會將農產品損失的補貼也編列進來的灌水預算(見表二)。

以退輔會所享有的行政資源,會本部四百位左右的職員,加上各縣市榮民服務處,平均十五個員工的編制,與主管全國福利業務的內政部社會司僅有六十八位職員相較下,更可見其在預算與組織上的得天獨厚。

因此當不斷出現榮民居無定所、全台灣低收入戶中有近八成具榮民身分,卻始終末見改善的情況,也就更加深社會大眾對退輔會的指責。

對榮民而言,退輔會也不是完全沒有貢獻。早期因美援壓力而裁撤的六十萬大軍,若無退輔會的適當安置,任這批在語言、生活習慣都不同於本地人的勞動力閒置,對當時的社會安定可能會產生一些衝擊。

但歷經四十年時空環境變遷,退輔會目前除就醫成效較受肯定外,就養則因老榮民不斷凋零、許多榮民居無定所,一直以來都是各界指責退輔會功能不彰的主因。至於就業與就學就更不用提了。

只要2,880元,雜誌+亞諾納25吋行李箱一次帶回家!

榮民自求多福?

從退輔會的預算結構解讀,其實不難發現,會有這個現象是因為「大筆的經費是用在組織工作上,而不是直接的榮民服務上。」立法院次級問政團體新國會聯合研究室在前年的一份報告中指出。

以「退除役官兵服務救助與照顧」這筆預算為例,它是做為榮民急難救助與遺眷照顧之用,今年度編列了八億一千三百多萬,扣除百分之六十六的行政費後,直接用在榮民身上的僅剩下百分之三十四左右,受惠自然有限。

「退輔會根本是偏離了本業,」對退輔會有深入研究的暨南大學教授吳若予在最近一次公聽會中直指,「安置基金事業中的員工,二十幾年來具有榮民身分者,從百分之八十以上一路下滑至現今只剩百分之三十幾左右,若繼續下去,安置榮民就業的功能根本不存在了。」而且「就算賺了錢,受限於預算法規定,盈餘也只能轉循環做為維持安置基金營運之用,榮民根本得不到任何好處。」

而就學成效,「二十幾年來僅輔導六千多人,在列管的五十八萬榮民中,它的比例實在很低。」前國策中心研究員現任台灣時報總主筆的蘇進強說。

擁有優渥福利預算的退輔會,對許多清寒與生活困苦的榮民來說,似乎沒有強烈感受到。

即將面臨台北市政府強制拆除的大直雞南山違建戶中,幾位老榮民在狹窄的巷弄中有一句沒一句地聊著以後的日子,其中一位無奈地說:「還是白求多福,求老天保佑囉。」

面對社會各界質疑的壓力,退輔會雖然總是盡量保持低調,但面對時空環境與杜會結構不斷的變遷,組織與功能上的調整,才是目前退輔會所該採取的積極作法,「特別是就國家預算與榮民照顧功能間,應有一個名實相符的平衡點。」立委葉菊蘭不疾不徐地說。

今天,民眾到一些政府機關辦事,都有親切的人員指點或茶水招待,然而榮民一進退輔會大廳,迎面而來的卻是嚴肅質問來意的守衛人員,對這些垂垂老矣或行動不便的長輩,作為一個福利供給單位,退輔會在作風組織上是不是也該跟上時代潮流有所調整呢?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