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熱門的部落格(Weblog),方便了許多想擁有自己虛擬空間、卻不諳複雜網站架構與網頁操作的人。連全世界都認識的前美國總統柯林頓,也擁有屬於自己的部落格《billclintondailydiary.blogspot.com》。
目前網路上的部落格數量究竟有多少?部落格熱有多火?舉網路發源地美國為例,根據美國民調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在2004年2月29日所發表一份關於「網路創作文章」報告(www.pewinternet.org/report_display.asp?r=113),2%的受訪者有寫網路日記或部落格的習慣,且據該民調中心估計,美國的上線人口約有1億2千6百萬人,顯示這塊網路發源地約有250萬的部落格使用者,這個數字甚至還高過美國最大報《USA Today》的220萬份平日發行量。
國內的個人新聞台創立元老《PC Home》則表示,目前個人新聞台的台數共有17萬台,與2001年11月正式接手《明日報》之初的2萬台數目相比,3年不到就已經成長了15萬台;現在每日更約有3萬篇新文章產生,顯示這種既容易又迅速的自我行銷方式,已經愈來愈受到大家的青睞。
千里馬自己出版自己
那麼,一個部落格或個人網站的作品,在台灣可能的讀者究竟有多少?
根據創市際市場研究顧問公司2004年9月的研究,「在一週內曾經上網的人口已超過全體台灣人口的45%,總數約有1000萬人,讓網路成為僅次於電視的第二大媒體。」在不久的將來,「你今天上網了嗎?」很可能就會取代「你今天看電視了嗎?」
想在虛擬世界中藉由個人媒體創造真實的「個人品牌」並非難事。不論是自行架站、製作網頁,或者是使用容易上手的部落格,只消時間、網路費用和會員費(部分部落格甚至可免費申請),就足以讓自己被全世界看到。
過去出版一本書的機會如同緣木求魚,今天只要自認是匹千里馬,大可自己發行電子報,從「個人媒體」捧紅自己,進一步吸引出版社三顧茅廬。主持《遠流博識網》聊齋專區的資深出版人林皎宏對於這樣的現象相當樂見其成,「網路促進知識傳播,讓知識能夠民主化。」他說。作家茂呂美耶就是因為《日本文化物語》網站(miya.or.tv)大受網友歡迎,而被「伯樂」林皎宏相中,在遠流出版社連續出版了多本叫好又叫座的好書。
你的個人品牌媒體帝國
說成立個人網站或部落格是為了出書、成名,或許太過於功利。但網路成本低、效率高的優點,無疑地,順勢將許多作者單純想寫、想發聲的「無心插柳」發展「成蔭」,甚至樹立屬於自己的個人品牌。
透過網路,美食生活玩家葉怡蘭一字一句地構築個人媒體王國,化身為美食及生活風尚的代言人;火星爺爺──許榮宏則因為網路上屹立不搖的說書品牌,人生的第三本書即將付梓;住在淡水的奶爸張育章,一步一腳印地架構著「開放淡水」地區性網站,希望這個茁壯中的新生兒,能快速成為台灣其他地區網站的模範品牌;還有擔任記者的李怡志,將他的新聞報導放在自己的網站上,將每天會跟著報紙被淡忘的文字,紀錄在更多人都能看見的平台上。